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将实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源基板安装到框体,并能够减少组装工时和材料成本的照明器具。照明器具(100)具备光源基板(44)和框体(21),光源基板(44)具有实装有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42)的第一面(441)、和第一面(44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442),框体(21)具有:基板载置部(23),其与光源基板(44)的第二面(442)抵接;夹持部(24),其与光源基板(44)的第一面侧(441)对置,且在其与基板载置部(23)之间夹持光源基板(44)的第一端部(431)的至少一部分;固定部(26),其用于固定光源基板(44)的至少一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器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将实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源基板安装在框体的照明器具已被众人所知。作为实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源基板,例如有LED(Light Emitting Diode)模块基板。例如,日本授权技术316412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用螺丝固定光源基板的一对长边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日本授权技术3164120号公报中,沿着照明器具的长尺寸方向,将光源基板用多颗螺丝安装在散热板。若采用将光源基板用多颗螺丝安装在框体的结构,则组装工作变得复杂,组装时间变长。本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将实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源基板安装在框体,并能够简化组装工作的照明器具。解决课题的方法本申请公开的照明器具的特征在于,具备:具备光源的光源基板;和用于保持所述光源基板的框体,其中,所述框体具备用于夹持所述光源基板的一部分的夹持部、和用于固定所述光源基板的其他部分的固定部。在本申请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固定部是能够插入固定部件的孔。在本申请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光源基板具有实装有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框体具有:基板载置部,其与所述光源基板的所述第二面抵接;夹持部,其与所述光源基板的所述第一面侧对置,且在其与所述基板载置部之间,夹持所述光源基板的第一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部,其用于固定所述光源基板的至少一处。在本申请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框体还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可以与对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抵接。在本申请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光源基板具有:第一长边;与所述第一长边对置的第二长边;以及短边。所述夹持部设置于夹持所述光源基板的所述第一长边侧的位置。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固定所述第二长边侧的位置。在本申请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夹持部具有抵接面,该抵接面从用于插入所述光源基板的开口部朝着深度方向,以其与所述基板载置部的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式倾斜。在本申请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夹持部具有抵接面,该抵接面从用于插入所述光源基板的开口部朝着深度方向,以其与所述基板载置部的间隔阶梯式变窄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技术的效果根据本申请公开的照明器具,能够简单地将实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源基板安装在框体,并能够简化组装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照明器具100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A线上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光源基板44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将光源基板44安装在框体21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A、图5B是表示将光源基板44安装到框体21的工序的侧视图。图6A、图6B是表示将光源基板44安装到框体21的工序的侧视图。图7A、图7B是变形例I的框体21的侧视图。图8A、图8B是变形例2的框体2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1.照明器具100的结构使用图1至图4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照明器具1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案的照明器具100,将LED42用作光源。如图1所示,照明器具100是,吊挂在天花板等安装面的吊灯(pendant lighting)。在该说明书中,将照射光的一侧定义为“照明器具100的下面侧”、将下面侧的相反侧(由安装状态来说是安装面侧)定义为“照明器具100的上面侧”而进行说明。另外,吊灯是本技术的照明器具的一个例子。对于照明器具100,除了吊灯例如还可以是吸顶灯(直接安装于天花板的灯)、壁灯(直接安装于墙壁的灯)、间接照明灯等。另外,照明器具100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圆盘形、或者方形等。光源并不限于LED,可以用其他半导体发光元件实现。其他半导体发光元件例如为EL (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如图1、图2所示,照明器具100主要具有安装部12、吊挂构件13、及器具主体14。安装部12是用于将照明器具100固定到天花板等安装面的部件。安装部12的内部容纳有电源装置(未图示)或点灯装置(未图示)等。电源装置以及点灯装置是用于点亮设置于器具主体14的LED42的装置。电源装置经由用于照明器具的天花板配线器具,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点灯装置和器具主体14通过电线15来电连接。吊挂构件13是用于连结安装部12和器具主体14的构件。吊挂构件13,例如是金属线。如图2、图4、图5A、图5B所示,器具主体14是照明器具100的主体的一部分。器具主体14主要具有:框体21、灯罩51、及光源部41。本实施方案中,器具主体14是在将灯罩51安装到框体21的状态下以呈细长的圆柱形状的方式构成的。另外,“圆柱形状”是,被圆柱面和与其母线相交并相互平行的平面这三个面包围的立体形状。但是,对本实施方案的“圆柱形状”而言,除了上述圆柱形状之外还包含:两个平面互不平行的立体形状、圆柱面并非呈完整的圆柱面的立体形状、两个平面呈正圆以外的形状(椭圆等)的立体形状等。灯罩51是,以盖住框体21的下面侧的方式安装的构件。灯罩51使来自光源部41的光反射并扩散。通过灯罩51反射并扩散的光照射到灯罩51的外部。灯罩51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了可以清扫灯罩51的内部、或可以实施框体21的部件交换等,灯罩51可以在框体21上进行安装和拆卸。在灯罩51的上面侧的开口边缘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在框体21的被保持部52。框体21是作为器具主体14的基体的构件。为了将从光源部41发出的热散发出去,框体21由导热性高的材料形成。框体21的材料例如为铝等金属材料。在本实施方案中,框体21由铝制的挤压成型材料形成。另外,框体21由导热性高的材料形成即可,例如优选由金属形成。在本实施方案中,考虑到高导热性、易成型性、材料成本等,框体21是由铝形成的。在框体21的下面侧,沿着框体21的长尺寸方向形成有光源安装部22,该光源安装部22安装有光源部41。在框体21的下面侧的短尺寸方向的两端设有保持部31,该保持部31用于保持灯罩51的被保持部52。框体21的下面侧的短尺寸方向的两端处于隔着光源安装部22相互对置的位置。通过从框体21的保持部31的长尺寸方向的端部插入灯罩51的被保持部52的端部,能够在框体21安装灯罩51。在框体21的上面侧设有卡止部32,该卡止部32用于安装吊挂构件13。图3是光源基板44的俯视图。图4是搭载有光源基板44的框体21的俯视图。另夕卜,图3及图4是将一部分去掉后绘出的省略图。光源部41具有作为光源基板的光源基板44。在本实施方案中,光源部41由多个光源基板44构成。光源基板44包含基板43和LED42。在本实施方案中,基板43采用了环氧树脂基板,但也可以采用酚醛纸基板、铝基板、或陶瓷基板等。实装有多个LED42的面是光源基板44的第一面441。第一面441的相反侧的面是第二面442。另外,如图3所示,对本实施方案的基板43而言,其第一面441和第二面442的形状为长方形,并具有第一长边431、与第一长边431对置的第二长边432、及短边433。基板43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形,还可以是多角形、圆形。在第二长边432的长尺寸方向的中央位置形成有一处切口 434,该切口 434用于以螺丝27固定到框体21的固定部26的一个U字形状的切口 434 (参照图3)。由于切口 434呈U字形状,因此光源基板44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器具,其具备:具备光源的光源基板,和用于保持所述光源基板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具备用于夹持所述光源基板的一部分的夹持部、和用于固定所述光源基板的其他部分的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19 JP 2013-0887731.一种照明器具,其具备: 具备光源的光源基板,和 用于保持所述光源基板的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备用于夹持所述光源基板的一部分的夹持部、和用于固定所述光源基板的其他部分的固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是能够插入固定部件的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基板具有: 实装有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第一面;和 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 所述框体具有: 基板载置部,其与所述光源基板的所述第二面抵接; 夹持部,其与所述光源基板的所述第一面侧对置,且在其与所述基板载置部之间,夹持所述光源基板的第一端部的至少一部分; 固定部,其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兴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小泉照明株式会社,小泉照明装置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