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姆承烧机构,包括:承烧板和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柱头,所述承烧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头穿过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有两个定位柱的定位柱头穿过,该两个定位柱的定位柱头分别从承烧板的顶面和底面穿进定位孔,两个定位柱将承烧板夹持在该两个定位柱之间。所述承烧板和定位柱以及定位柱头均由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姆承烧机构通过定位柱的使用,使得多块承烧板可以稳定地叠加起来在高温连续炉中进行流动,将大量的精密器件同时放置在多块承烧板上烧结,提高了生产效率,放置在承烧板上的精密器件不会散落或碰撞,保证了精密零部件的生产质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姆承烧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姆承烧机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一些小而精密的零部件以及密姆零件经常采用注射成型的加工方法,包括金属粉末注射成型。这些精密器件在模具中成型后需要再进行高温烧结以定型,一般是将精密器件放置耐受高温的承烧板上放进高温连续炉中烧结。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要同时将多块放置精密器件的承烧板摞起来一起烧,但是多块这样叠加起来的承烧板在高温连续炉中循环移动、进行流水线式流动时不稳定,容易倒掉或错位,使承烧板上的精密器件散落或是碰撞,影响精密器件的质量以及出现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姆承烧机构,该密姆承烧机构通过定位柱的使用,使得多块承烧板可以稳定地叠加起来在高温连续炉中进行流动,将大量的小而轻的精密器件、密姆零件同时放置在多块承烧板上烧结,提高了生产效率,放置在承烧板上的精密器件和密姆零件不会散落或碰撞,保证了精密零部件的生产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密姆承烧机构,包括:承烧板和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均设置有定位柱头,所述承烧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内有两个定位柱的所述定位柱头穿过,所述两个定位柱的所述定位柱头分别从所述承烧板的顶面和底面穿进所述定位孔,所述两个定位柱将所述承烧板夹持在所述的该两个定位柱之间。所述承烧板和定位柱以及定位柱头均由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头与所述定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头和定位柱均为圆柱体,所述定位柱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承烧板的四角处,所述定位孔为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密姆承烧机构通过定位柱的使用,使得多块承烧板可以稳定地叠加起来在高温连续炉中进行流动,将大量的精密器件同时放置在多块承烧板上烧结,提高了生产效率,放置在承烧板上的精密器件不会散落或碰撞,保证了精密零部件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密姆承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是图1中承烧板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3是图1中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承烧板,2、定位柱,3、定位柱头,4、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密姆承烧机构,包括承烧板I和多个定位柱2,所述定位柱2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均设置有定位柱头3,所述承烧板I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4,每个所述定位孔4内有两个定位柱2的定位柱头3穿过,所述两个定位柱2的所述定位柱头3分别从承烧板I的顶面和底面穿进所述定位孔4,所述两个定位柱2将所述承烧板I夹持在所述的该两个定位柱2之间。所述承烧板I和定位柱2以及定位柱头3均由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定位柱头3与所述定位孔4之间为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定位柱头3和定位柱2均为圆柱体,所述定位柱头3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柱2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定位柱2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4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定位孔4的数量为4个并分别位于所述承烧板I的四角处,所述定位孔4为通孔。本技术密姆承烧机构在使用时先将一块承烧板I的4个定位孔4内均穿上定位柱2,使该承烧板I被夹持在多个定位柱2之间。然后将待烧结的精密零部件放置在该承烧板I上,然后再将另一块承烧板I叠加到先前的承烧板I上,并同样地在后加的承烧板I上穿上定位柱2。并且叠放时使另一块承烧板的定位孔4与先前的承烧板的定位孔4对齐,使先前的承烧板的外露的定位柱头3进入另一块承烧板的定位孔4,完成两组承烧板的对接。以此类推,可以将多块承烧板叠加起来,这样多块承烧板I上可以放置大量的精密零部件同时进行高温烧结,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由于定位柱头3与定位孔4的卡和定位,使得叠加起来的多块承烧板不会晃动或移位,保证了多块承烧板的稳定性,因此其在高温连续炉中流动烧结时是稳定的,放置在承烧板上的精密器件不会滑落或相互碰撞,保证了精密零部件的生产质量,大批量精密零件同时烧结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密姆承烧机构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密姆承烧机构通过定位柱的使用,使得多块承烧板可以稳定地叠加起来在高温连续炉中进行流动,将大量的精密器件同时放置在多块承烧板上烧结,提高了生产效率,放置在承烧板上的精密器件不会滑落或碰撞,保证了精密零部件的生产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姆承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烧板和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均设置有定位柱头,所述承烧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内有两个定位柱的所述定位柱头穿过,所述两个定位柱的所述定位柱头分别从所述承烧板的顶面和底面穿进所述定位孔,所述两个定位柱将所述承烧板夹持在所述的该两个定位柱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姆承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烧板和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均设置有定位柱头,所述承烧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内有两个定位柱的所述定位柱头穿过,所述两个定位柱的所述定位柱头分别从所述承烧板的顶面和底面穿进所述定位孔,所述两个定位柱将所述承烧板夹持在所述的该两个定位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姆承烧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国文,杨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邦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