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率放大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具体地涉及功率放大器。
技术介绍
功率放大器通常用作音频放大器和射频放大器,用于产生功率输出以驱动负载。在射频应用领域,功率放大器是必要的模块,在发射信号之前对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可以将放大的信号耦合至天线。按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模式分类,功率放大器可分为A类、B类、AB类、C类、D类、E类等。功率放大器的种类不同,其输出的电压波形也不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波形的幅值可能达到电源电压的2~4倍,从而要求功率放大器中的功率晶体管的耐压也应该是电源电压的2-4倍。对于一些消费类电子产品,在使用电池时,电源电压可能在宽范围内变化。在满电的时候,电源电压可以达到7V或更高。然而,在电池快用完的时候,电源电压会下降到2V左右。为了适应宽范围的电源电压变化,需要按照最大电源电压设计功率晶体管的耐压参数。然而,在普通工艺上同时要求工作频率高和耐压高是一件困难的事。采用更先进的工艺则会增加成本,而且不利于集成。另一方面,由于负载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固定的。如果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大,还会使得功率放大器的负载偏离最佳负载值。结果可能减小输出功率,并且使得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电源端和地之间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扼流电感和第一晶体管;连接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输入耦合电路;以及连接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扼流电感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中间节点之间的输出耦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还包括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的偏置电路,使得第一晶体管的工作点跟随电源电压的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源端和地之间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扼流电感和第一晶体管; 连接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输入耦合电路;以及连接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扼流电感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中间节点之间的输出耦合电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还包括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的偏置电路,使得第一晶体管的工作点跟随电源电压的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晶体管的工作点设置为使得在第一中间节点的输出信号的直流分量大致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包括: 串联连接在供电端和地之间的第二电阻和第二晶体管,在第二电阻和第二晶体管之间的第二中间节点产生检测电压; 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的第三电阻; 连接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第四电阻;以及 运算放大器,其同相端接收检测电压,其反相端接收参考电压,其输出端经由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 栅极,以及经由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其中,运算放大器以反馈方式调整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工作点,使得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上的电压降始终大致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为电源电压的一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烷,胡铁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