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现有奶牛追踪器由于绑带采用提弹性扣位,扣位扣合后回弹行程大,各扣位之间的间距较大,不能满足各种粗细不同的奶牛腿,且该绑带的结构设计不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包括绑带及追踪器;绑带包括带体、设置在所述带体一端的固定端、设置在带体另一端的自由端以及设置在固定端的末端的锁扣部,锁扣部上设置有锁扣孔及位于所述锁扣孔内的母扣扣位;带体上设置有可与母扣扣位卡合的公扣扣位;追踪器上开设有通孔,固定端固定在通孔内;锁扣部位于通孔的一端,自由端位于通孔的另一端;自由端的一侧表面的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面,导向面沿带体的长度方向由自由端的底边向固定端方向逐渐抬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
本技术涉及追踪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在许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中,射频识别技术也运用在动物上,例如,将射频标签(追踪器)通过绑带附着在奶牛腿上,就可以方便追踪该奶牛的活动地点,而且,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对射频标签(追踪器)的绑带的性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现有的奶牛追踪器,该奶牛追踪器的绑带是利用绑带上的弹性倒扣和倒扣孔,然后通过奶牛追踪器上的过孔来限制绑带倒扣与倒扣孔扣好后扣位不再松开,从而起到绑紧作用,该奶牛追踪器的绑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绑紧作用。但该现有的奶牛追踪器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现有奶牛追踪器的绑带是采用提弹性扣位,扣位扣好后回弹行程大,且各扣位之间的间距也较大,不能满足各种粗细不同的奶牛腿,要么会绑得过紧使奶牛很不舒服,要么会绑得过松,从而影响奶牛追踪器的工作状态,同时,在将这种绑带捆绑在奶牛腿上的操作存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奶牛追踪器由于绑带是采用提弹性扣位,扣位扣好后回弹行程大,各扣位之间的间距也较大,不能满足各种粗细不同的奶牛腿,且这种绑带的结构设计不方便奶场工作人员的操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包括绑带及追踪器;所述绑带包括带体、设置在所述带体一端的固定端、设置在带体另一端的自由端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的末端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上设置有锁扣孔及位于所述锁扣孔内的母扣扣位;所述带体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母扣扣位卡合的公扣扣位;所述追踪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锁扣部位于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另一端;所述自由端的一侧表面的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带体的长度方向由所述自由端的底边向所述固定端方向逐渐抬升。根据本技术的带有绑带的追踪器,所述追踪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绑带通过所述固定端固定在通孔内;所述锁扣部位于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另一端,所述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进入所述锁扣孔,所述母扣扣位和所述公扣扣位卡合固定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绑带的追踪器,由于所述锁扣部上设置有锁扣孔及位于所述锁扣孔内的母扣扣位,所述带体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母扣扣位卡合的公扣扣位,当所述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时,所述带体上设置有的公扣扣位和位于所述锁扣孔内的母扣扣位卡合固定在一起,能使绑带的扣位扣好后不再有回弹行程,缩小各扣位间距,从而使之可以满足各种粗细不同奶牛腿,且该绑带的结构设计更加方便奶场工作人员的操作。优选地,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固定扣卡接在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扣卡接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自由端设置有贯穿所述自由端上下表面的拉孔。优选地,所述母扣扣位的扣位和所述公扣扣位的扣位均由至少两个呈直线排列的限位件组成,所述母扣扣位的扣位方向和所述公扣扣位的扣位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母扣扣位的扣位和所述公扣扣位的扣位均分别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母扣扣位的扣位之间的距离及所述公扣扣位的扣位之间的距离均为1mm 至 2mm。优选地,所述自由端设置有两个第一倒角,所述自由端的底边与两侧边通过所述两个第一倒角过渡。优选地,所述带体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优选地,所述带体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带体上下表面的多个通风孔,所述多个通风孔间隔排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提供的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中绑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提供的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中绑带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绑带;2、带体;3、固定端;4、自由端;5、锁扣部;11、内侧接触面;12、外侧面;21、公扣扣位;22、通风孔;23、第二倒角;31、第一固定扣;32、第二固定扣;41、拉孔;42、第一倒角;43、导向面;51、锁扣孔;52、母扣扣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包括绑带I及追踪器;所述绑带I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接触面11和外侧面12,所述绑带I包括带体2、设置在所述带体2 —端的固定端3和设置在绑带2另一端的自由端4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端3末端的锁扣部5 ;所述锁扣部5上设置有锁扣孔51及位于所述锁扣孔51内的母扣扣位52 ;所述带体2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母扣扣位52卡合的公扣扣位21 ;所述追踪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3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锁扣部5位于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自由端4位于所述通孔的另一端。所述自由端4 一侧表面的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面43,所述导向面43沿带体2的长度方向由所述自由端4的底边向所述固定端3方向逐渐抬升,为了保障所述自由端4能够更加容易地穿过所述通孔,从而顺利进入所述锁扣孔51,所述自由端4 一侧表面的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面43,所述导向面43沿带体2的长度方向由所述自由端4的底边向所述固定端3方向逐渐抬升,这样利于所述自由端4能够更加容易地穿过所述通孔,从而顺利进入所述锁扣孔51。上述自由端4的底边即为自由端4的顶端,如图2中自由端4的最右端。根据本技术的带有绑带的追踪器,所述追踪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绑带I通过所述固定端3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锁扣部5位于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自由端4位于所述通孔的另一端,所述自由端4穿过所述通孔,并进入所述锁扣孔51,所述母扣扣位52和所述公扣扣位21卡合固定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绑带的追踪器,由于所述锁扣部5上设置有锁扣孔51及位于所述锁扣孔51内的母扣扣位52,所述带体2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母扣扣位52卡合的公扣扣位21,当所述自由端4穿过所述通孔时,所述带体2上设置有的公扣扣位21和位于所述锁扣孔51内的母扣扣位52卡合固定在一起,能使所述绑带I的扣位扣好后不再有回弹行程,缩小各扣位间距,从而使之可以满足各种粗细不同奶牛腿,且该绑带的结构设计更加方便奶场工作人员的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扣31和第二固定扣32,所述第一固定扣31卡接在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扣32卡接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为了确保将所述绑带I固定在所述追踪器的通孔中,所述绑带I通过所述固定端3固定在通孔内,所述固定端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扣31和第二固定扣32,所述第一固定扣31卡接在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扣32卡接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所述固定端3通过第一固定扣31和第二固定扣32与所述追踪器固定在一起,从而确保了所述绑带I固定在所述追踪器的通孔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自由端4设置有贯穿所述自由端4上下表面的拉孔41。当所述自由端4穿过所述通孔,并进入所述锁扣孔51后,为了方便奶牛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及追踪器;所述绑带包括带体、设置在所述带体一端的固定端、设置在带体另一端的自由端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的末端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上设置有锁扣孔及位于所述锁扣孔内的母扣扣位;所述带体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母扣扣位卡合的公扣扣位;所述追踪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锁扣部位于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另一端;所述自由端的一侧表面的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带体的长度方向由所述自由端的底边向所述固定端方向逐渐抬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绑带的追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及追踪器;所述绑带包括带体、设置在所述带体一端的固定端、设置在带体另一端的自由端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的末端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上设置有锁扣孔及位于所述锁扣孔内的母扣扣位;所述带体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母扣扣位卡合的公扣扣位;所述追踪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锁扣部位于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另一端;所述自由端的一侧表面的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带体的长度方向由所述自由端的底边向所述固定端方向逐渐抬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绑带的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固定扣卡接在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扣卡接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绑带的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设置有贯穿所述自由端上下表面的拉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凤传,易万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