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软骨下松质骨楔形截骨剪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595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软骨下松质骨楔形截骨剪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为两个剪切臂交叉处由关节转动连接,每个剪切臂在关节后一段为长臂,在关节前一段为短臂,每一剪切臂的短臂前端连接卡口,卡口前端连接剪切刀头,剪切刀头上排列多个刀刃,两个剪切刀头上排列的多个刀刃啮合时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过去存在的使用骨刀、骨凿等手工修整的截骨面不平整,随意性大,与受体截骨面不匹配,引起术后排斥反应,不利于骨愈合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提高剪切效率,缩短手术时间,有极高重复性,可以反复消毒,重复使用,使移植供体与受体完全吻合,易于骨性愈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软骨下松质骨楔形截骨剪切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医用软骨下松质骨楔形截骨剪切器。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大块同种异体软骨移植时,供体软骨下松质骨的移植前修整为手工操作,使用骨刀,骨凿等简单工具。手工修整的截骨面不平整,随意性大,导致每一个截骨面的形态不一致,并容易照成供体截骨面与受体截骨面不匹配。由于手工截骨,需要保留较多的软骨下松质骨用于固定用,导致异体松质骨成分保留较多,是引起术后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有,传统手工截骨为单平面截骨,不论供体软骨下松质骨还是受体松质骨床均为平面,因此,供体与受体的接触面积小,爬行替代的骨愈合时间会较长,不利于骨愈合。传统的软骨下松质骨单平面截骨不能改变软骨的原有曲面弧度,不能与受体完全匹配,不能达到完全修复受体关节面软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医用软骨下松质骨楔形截骨剪切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医用软骨下松质骨楔形截骨剪切器,两个剪切臂交叉处由关节转动连接,每个剪切臂在关节后一段为长臂,在关节前一段为短臂,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每一剪切臂的短臂前端连接卡口,卡口前端连接剪切刀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用软骨下松质骨楔形截骨剪切器,两个剪切臂交叉处由关节转动连接,每个剪切臂在关节后一段为长臂,在关节前一段为短臂,其特征在于每一剪切臂的短臂前端连接卡口,卡口前端连接剪切刀头,剪切刀头上排列多个刀刃,两个剪切刀头上排列的多个刀刃啮合时相互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软骨下松质骨楔形截骨剪切器,两个剪切臂交叉处由关节转动连接,每个剪切臂在关节后一段为长臂,在关节前一段为短臂,其特征在于每一剪切臂的短臂前端连接卡口,卡口前端连接剪切刀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骏飞熊进郑欣施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