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使用可靠方便且冷却效果好的挤压机构,包括传动台、安装在传动台尾部的碾压轮、安装在传动台上表面的传送带、位于传送带正上方的冷却板、与传送台前端连接的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挤压本体、连接在挤压本体前端的加料斗、位于挤压本体正上方的防物罩、设置在挤压本体侧面上的拉手和垂直横穿机座的双螺杆,所述的双螺杆的每根螺杆上均穿有滚筒,两个滚筒位于机座内部,在机座上表面设置开口,挤压本体的机头对准开口;所述的冷却板上设置多个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较好的避免添加涂料时,涂料块落入滚筒中,影响熔融物的压制成型,并且还能快速冷却成型的熔融物,避免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该装置还设置专门的拉手,方便打开挤压本体进行维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可靠方便且冷却效果好的挤压机构
本技术涉及涂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使用可靠方便且冷却效果好的挤压机构。
技术介绍
螺杆挤出机是能将一系列化工基本单元过程,如固体输送、增压、熔融、排气、脱湿、熔体输送和泵出等物理过程集中在挤出机内的螺杆上来进行的机器。由于进料斗与挤压机本体上的出口处很近,在通过铲子将需要熔融处理的涂料块加入进料斗的过程中容易洒落涂料块到挤压机本体上,然后滚落到机体上,通过机体上方的通孔落入用于压制熔融状态涂料的滚筒上,影响滚筒的正常转动和熔融溶液的压制成型。放入加料斗的涂料块经过挤压本体的增压加热处理成为熔融状态,然后从挤压本体机头流出,经过滚筒挤压成为块状结构,流入到传送带应立即进行冷却定型,否则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另外,将涂料块压成熔融状态的部分需要经常对其检测,保证其正常工作,现在的装置都不是很方便打开检测,一但发生故障通常都是换掉整个部分,增加了使用成本。而现在的装置还无法同时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使用可靠方便且冷却效果好的挤压机构,能够较好的避免添加涂料时,涂料块落入滚筒中,影响熔融物的压制成型,并且还能快速冷却成型的熔融物,避免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该装置还设置专门的拉手,方便打开挤压本体进行维修。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使用可靠方便且冷却效果好的挤压机构,包括传动台、安装在传动台尾部的碾压轮、安装在传动台上表面的传送带、位于传送带正上方的冷却板、与传送台前端连接的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挤压本体、连接在挤压本体前端的加料斗、位于挤压本体正上方的防物罩、设置在挤压本体侧面上的拉手和垂直横穿机座的双螺杆,所述的双螺杆的每根螺杆上均穿有滚筒,两个滚筒位于机座内部,在机座上表面设置开口,挤压本体的机头对准开口 ;所述的冷却板上设置多个风机。挤压本体侧面上拉手的设计方便打开挤压本体侧面进行维修,维修更方便。当加料斗的涂料块经过挤压本体的增压加热处理成为熔融状态,从挤压本体机头流出,经过位于机头下方的两个转动滚筒挤压成为薄块状结构,流入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位于传送带上方的冷却板上的多个风机同时工作冷却传送的薄块状物,在较短的传送过程中即可进行冷却定型,缩短传送台的长度,避免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防物罩的设计,能够避免涂料块落入滚筒内影响滚筒的转动和对熔融溶液的压制成型,使用可靠方便。所述的防物罩与挤压本体之间通过多根竖直螺杆进行支撑连接,防物罩中间部分水平,两边斜向下弯折,在两边斜向下弯折区域设置多个通风孔,防物罩能够罩住整个挤压本体。由于挤压本体处高温加压才能将涂料变成为熔融状态,防物罩与挤压本体之间有一段距离,能保证挤压本体的有效散热,通风孔的设计也是为了更好的散热。所述的冷却板与传动台之间通过多根竖直螺杆进行支撑连接,在冷却板上设置的三个圆形风机在一条直线上,每个风机的直径与传送带的宽度相等。使整个传送带上方均分布风机,以便快速实现对传送带上的压制成型的薄块冷却,避免其在重力作用下变形。所述的拉手斜向下弯折。与防物罩的弯折方向相同,便于握住拉手打开挤压本体侧面进行维修,而不会被防物罩挂到。所述的双螺杆上套接的两个滚筒相邻且位于同一条斜线上。便于挤压成型。所述的机座上连接电机,电机紧邻加料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能够较好的避免添加涂料时,涂料块落入滚筒中,影响熔融物的压制成型,并且还能快速冷却成型的熔融物,避免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该装置还设置专门的拉手,方便打开挤压本体进行维修,使用更可靠方便。2、拉手斜向下弯折,与防物罩的弯折方向相同,便于握住拉手打开挤压本体侧面进行维修,而不会被防物罩挂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传动台尾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传动台;2、碾压轮;3、传送带;4、冷却板;5、风机;6、机座;7、滚筒;8、防物罩;9、加料斗;10、电机;11、拉手;12、双螺杆;13、挤压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传动台1、安装在传动台I尾部的碾压轮2、安装在传动台I上表面的传送带3、位于传送带3正上方的冷却板4、与传送台I前端连接的机座6、安装在机座6上的挤压本体13、连接在挤压本体13前端的加料斗9、位于挤压本体13正上方的防物罩8、设置在挤压本体13侧面上的拉手11和垂直横穿机座6的双螺杆12,所述的双螺杆12的每根螺杆上均穿有滚筒7,两个滚筒7位于机座6内部,在机座6上表面设置开口,挤压本体13的机头对准开口 ;所述的冷却板4上设置多个风机5。挤压本体侧面上拉手的设计方便打开挤压本体侧面进行维修,维修更方便。在电机的带动下,当加料斗的涂料块经过挤压本体的增压加热处理成为熔融状态,从挤压本体机头流出,经过位于机头下方的两个转动滚筒挤压成为薄块状结构,流入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位于传送带上方的冷却板上的多个风机同时工作冷却传送的薄块状物,在较短的传送过程中即可进行冷却定型,缩短传送台的长度,避免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防物罩的设计,能够避免涂料块落入滚筒内影响滚筒的转动和对熔融溶液的压制成型,使用可靠方便。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具体结构如下:防物罩8与挤压本体13之间通过多根竖直螺杆进行支撑连接,防物罩8中间部分水平,两边斜向下弯折,在两边斜向下弯折区域设置多个通风孔,防物罩8能够罩住整个挤压本体13。由于挤压本体处高温加压才能将涂料变成为熔融状态,防物罩与挤压本体之间有一段距离,能保证挤压本体的有效散热,通风孔的设计也是为了更好的散热。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具体结构如下:冷却板4与传动台I之间通过多根竖直螺杆进行支撑连接,在冷却板4上设置的三个圆形风机5在一条直线上,每个风机5的直径与传送带3的宽度相等。使整个传送带上方均分布风机,以便快速实现对传送带上的压制成型的薄块冷却,避免其在重力作用下变形。所述的拉手11斜向下弯折。所述的双螺杆12上套接的两个滚筒相邻且位于同一条斜线上。与防物罩的弯折方向相同,便于握住拉手打开挤压本体侧面进行维修,而不会被防物罩挂到。所述的机座6上连接电机10,电机10紧邻加料斗9。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使用可靠方便且冷却效果好的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台(1)、安装在传动台(1)尾部的碾压轮(2)、安装在传动台(1)上表面的传送带(3)、位于传送带(3)正上方的冷却板(4)、与传送台(1)前端连接的机座(6)、安装在机座(6)上的挤压本体(13)、连接在挤压本体(13)前端的加料斗(9)、位于挤压本体(13)正上方的防物罩(8)、设置在挤压本体(13)侧面上的拉手(11)和垂直横穿机座(6)的双螺杆(12),所述的双螺杆(12)的每根螺杆上均穿有滚筒(7),两个滚筒(7)位于机座(6)内部,在机座(6)上表面设置开口,挤压本体(13)的机头对准开口;所述的冷却板(4)上设置多个风机(5)。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可靠方便且冷却效果好的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台(I)、安装在传动台(I)尾部的碾压轮(2)、安装在传动台(I)上表面的传送带(3)、位于传送带(3)正上方的冷却板(4 )、与传送台(I)前端连接的机座(6 )、安装在机座(6 )上的挤压本体(13 )、连接在挤压本体(13)前端的加料斗(9)、位于挤压本体(13)正上方的防物罩(8)、设置在挤压本体(13)侧面上的拉手(11)和垂直横穿机座(6)的双螺杆(12),所述的双螺杆(12)的每根螺杆上均穿有滚筒(7 ),两个滚筒(7 )位于机座(6 )内部,在机座(6 )上表面设置开口,挤压本体(13)的机头对准开口 ;所述的冷却板(4)上设置多个风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可靠方便且冷却效果好的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物罩(8)与挤压本体(13)之间通过多根竖直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彩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