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沥青洒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552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2:43
一种折叠沥青洒布架,在中喷头架的左端、右端安装有导热油管道和沥青回管、中部设置有沥青进油管,中喷头架上设10~28个沥青喷头,相邻两个沥青喷头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中喷头架上左侧设置有左提升气缸和摆动气缸、右侧设置有右提升气缸,中喷头架的左端用左转节铰接有左喷头架,左转节上设置有左操作手柄,左喷头架上设置有4~14个均匀分布的沥青喷头,相邻两个沥青喷头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在中喷头架的右端用右转节铰接有右喷头架,右转节上设置有右操作手柄,右喷头架上设置有4~14个沥青喷头,相邻两沥青喷头之间的距离是100~200mm。(*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沥青洒布架
本技术属于对已完成路面进行修理的工具或设备
,具体涉及到在浙青路面上洒布浙青及各种粘合剂的施工设备或装置。
技术介绍
浙青洒布车是一种专业洒布乳化浙青、稀释浙青、热浙青、热改性浙青及各种粘合剂的施工设备。浙青洒布车在浙青路面的修建和养护中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主要应用内容包括:浙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新建路面的透层、下封层、黏层;应力吸收层和应力吸收中间层;用于液态浙青或其它重质油的运输。随着公路养护施工工艺的发展和施工方对公路养护设备的要求的提高,浙青洒布车的发展方向逐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浙青洒布车主要由载货汽车底盘、动力系统、浙青罐体、加热系统、浙青管道系统、浙青洒布架等组成。浙青洒布车的工作流程:由浙青泵从熔化池中将热浙青吸入随车浙青罐体;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浙青罐体中的加热系统将浙青加热到工作温度;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开启喷洒阀门;通过浙青洒布架、喷管,由浙青泵将热浙青按一定的洒布量和洒布压力喷洒到路面上;作业结束后,即操纵浙青泵反向转动,将循环管道中的残留浙青吸送到浙青罐体中。随着浙青洒布车在浙青路面施工和养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浙青洒布车的浙青洒布架已经显示出洒布效率低下、洒布精度不高、运输时超宽等弊端,严重地影响施工质量,延长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费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设计人设计了新型浙青洒布车,该车需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洒布浙青宽的洒布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高、洒布均匀的折叠浙青洒布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中喷头架的左端、右端安装有导热油管道和浙青回管、中部设置有浙青进油管,中喷头架上设置有10?28个均匀分布的浙青喷头,相邻两个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每个浙青喷头与浙青进油管和浙青回管相联通,每个浙青喷头的壳体内夹层与导热油管道相联通,中喷头架上左侧设置有左提升气缸和摆动气缸、右侧设置有右提升气缸,中喷头架的左端用左转节铰接有左喷头架,左转节上设置有左操作手柄,左喷头架上设置有4?14个均匀分布的浙青喷头,相邻两个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每个浙青喷头与浙青进油管和浙青回管相联通,导热油管道与浙青喷头壳体内夹层相联通,在中喷头架的右端用右转节铰接有右喷头架,右转节上设置有右操作手柄,右喷头架上设置有4?14个均匀分布的浙青喷头,相邻两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是100?200mm,每个浙青喷头与浙青进油管和浙青回管相联通,每个浙青喷头的壳体内夹层与导热油管道相联通。本技术的中喷头架上设置的相邻两个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与左喷头架上设置的相邻两个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与右喷头架上设置的相邻两个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相等;左喷头架上设置的浙青喷头数目与右喷头架上设置的浙青喷头数目相同。本技术在中喷头架上设置有19个均匀分布的浙青喷头,相邻两个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最佳为150mm,左喷头架上设置有9个均匀分布的浙青喷头,相邻两个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最佳为150mm,右喷头架上设置有9个均匀分布的浙青喷头,相邻两浙青喷头之间的距离最佳为150mm。由于本技术采用在中喷头架的左端通过左转节铰接有左喷头架、右端通过右转节铰接有右喷头架,中喷头架、左喷头架、右喷头架上安装有浙青喷头,两个提升气缸,浙青洒布架可提升,大大加大了浙青喷洒宽度,安装在浙青洒布车上在道路上行走时,将浙青洒布架提升起,缩小浙青洒布架的体积,采用了摆动气缸,浙青洒布架可左右摆动,将液态浙青喷洒到路面的左右两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本技术具有浙青的喷洒宽度可调整、喷洒精度高、洒布量均匀、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等优点,可用于浙青洒布车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在图1、2中,本技术的折叠浙青洒布架由浙青喷头1、左喷头架2、导热油管道3、左转节4、浙青回管5、左提升气缸6、中喷头架7、右提升气缸8、右转节9、右喷头架10、左操作手柄11、摆动气缸12、浙青进油管13、右操作手柄14联接构成。在中喷头架7的左端、右端安装有导热油管道3和浙青回管5,中喷头架7的中部安装有浙青进油管13,中喷头架7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19个浙青喷头1,19个浙青喷头I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为150mm,每个浙青喷头I与浙青进油管13和浙青回管5相联通,每个浙青喷头I的壳体内夹层与导热油管道3相联通,导热油对中喷头架7上的浙青喷头I进行加热。中喷头架7上左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左提升气缸6、右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右提升气缸8,左提升气缸6和右提升气缸8用于在施工作业时将本技术放下,安装在浙青洒布车上在道路上行走时,将本技术提升起。中喷头架7上左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连接有摆动气缸12,摆动气缸12用于将本技术在施工作业时左右摆动,以便将液态浙青喷洒到路面的左右两边。在中喷头架7的左端用左转节4铰接有左喷头架2,左转节4上用螺纹紧固连接件联接有左操作手柄11,转动左操作手柄11可将左喷头架2折叠在中喷头架7的下方,并用联接销固定,以便本技术安装在浙青洒布车上在道路上行走时缩小体积,左喷头架2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联接有9个浙青喷头1,9个浙青喷头I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为150mm,每个浙青喷头I与浙青进油管13和浙青回管5相联通,浙青喷头I用于将浙青喷洒到路面上。左喷头架2的右端用螺纹紧固联接件联接有导热油管道3,导热油管道3与浙青喷头I壳体内夹层相联通,对的浙青喷头I内的浙青进行加热,以防浙青凝固。在中喷头架7的右端用右转节9铰接有右喷头架10,右转节9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联接有右操作手柄14,转动右操作手柄14可将右喷头架10折叠在中喷头架7的下方,并用联接销固定,以便本技术安装在浙青洒布车上在道路上行走时缩小体积。右喷头架10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9个浙青喷头1,9个浙青喷头I均匀分布,相邻两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是150mm,每个浙青喷头I与浙青进油管13和浙青回管5相联通,每个浙青喷头I的壳体内夹层与导热油管道3相联通,导热油对右喷头架10上的浙青喷头I进行加热。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在左喷头架2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联接有4个浙青喷头1,4个浙青喷头I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为200mm。在中喷头架7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10个浙青喷头1,10个浙青喷头I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为200mm。在右喷头架10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4个浙青喷头1,4个浙青喷头I均匀分布,相邻两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是200mm。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在左喷头架2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联接有14个浙青喷头1,14个浙青喷头I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为100mm。在中喷头架7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28个浙青喷头1,28个浙青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沥青洒布架,其特征在于:在中喷头架(7)的左端、右端安装有导热油管道(3)和沥青回管(5)、中部设置有沥青进油管(13),中喷头架(7)上设置有10~28个均匀分布的沥青喷头(1),相邻两个沥青喷头(1)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每个沥青喷头(1)与沥青进油管(13)和沥青回管(5)相联通,每个沥青喷头(1)的壳体内夹层与导热油管道(3)相联通,中喷头架(7)上左侧设置有左提升气缸(6)和摆动气缸(12)、右侧设置有右提升气缸(8),中喷头架(7)的左端用左转节(4)铰接有左喷头架(2),左转节(4)上设置有左操作手柄(11),左喷头架(2)上设置有4~14个均匀分布的沥青喷头(1),相邻两个沥青喷头(1)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每个沥青喷头(1)与沥青进油管(13)和沥青回管(5)相联通,导热油管道(3)与沥青喷头(1)壳体内夹层相联通,在中喷头架(7)的右端用右转节(9)铰接有右喷头架(10),右转节(9)上设置有右操作手柄(14),右喷头架(10)上设置有4~14个均匀分布的沥青喷头(1),相邻两沥青喷头(1)之间的距离是100~200mm,每个沥青喷头(1)与沥青进油管(13)和沥青回管(5)相联通,每个沥青喷头(1)的壳体内夹层与导热油管道(3)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浙青洒布架,其特征在于:在中喷头架(7)的左端、右端安装有导热油管道(3)和浙青回管(5)、中部设置有浙青进油管(13),中喷头架(7)上设置有10?28个均匀分布的浙青喷头(I ),相邻两个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每个浙青喷头(I)与浙青进油管(13)和浙青回管(5)相联通,每个浙青喷头(I)的壳体内夹层与导热油管道(3)相联通,中喷头架(7)上左侧设置有左提升气缸(6)和摆动气缸(12)、右侧设置有右提升气缸(8 ),中喷头架(7 )的左端用左转节(4 )铰接有左喷头架(2 ),左转节(4 )上设置有左操作手柄(11),左喷头架(2)上设置有4?14个均匀分布的浙青喷头(1),相邻两个浙青喷头(I)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每个浙青喷头(I)与浙青进油管(13)和浙青回管(5)相联通,导热油管道(3)与浙青喷头(I)壳体内夹层相联通,在中喷头架(7)的右端用右转节(9)铰接有右喷头架(10),右转节(9)上设置有右操作手柄(14),右喷头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明陈升阳王世亮刘廷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