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保护电路
[0001 ]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具体涉及锂电池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锂电池具有容量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由多块锂电池组成的锂电池组则以其更高的容量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为保障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锂电池组需要专门的电路对其进行各种管理,比如在锂电池组出现过充、过放、过流等情况时进行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对锂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流等情况时进行有效保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锂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正输入端P+、负输入端P-、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电池正连接端B+、电池负连接端B-、M0S管Ql和MOS管Q2 ;正输入端P+与MOS管Ql的源极连接,MOS管Ql的漏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MOS管Q2的源极连接到电池正连接端B+ ;M0S管Ql的栅极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的COP引脚,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12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的DOP引脚;负输入端P-接地;负输入端P-通过电阻R15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的VINI引脚;负输入端P-还通过电阻R ...
【技术保护点】
锂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输入端P+、负输入端P‑、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1、电池正连接端B+、电池负连接端B‑、MOS管Q1和MOS管Q2;正输入端P+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MOS管Q2的源极连接到电池正连接端B+;MOS管Q1的栅极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1的COP引脚,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12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1的DOP引脚;负输入端P‑接地;负输入端P‑通过电阻R15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1的VINI引脚;负输入端P‑还通过电阻R1连接到电池负连接端B‑;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1的CLT引脚通过电阻R6 ...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输入端P+、负输入端P-、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电池正连接端B+、电池负连接端B-、MOS管Ql和MOS管Q2 ;正输入端P+与MOS管Ql的源极连接,MOS管Ql的漏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MOS管Q2的源极连接到电池正连接端B+ ;M0S管Ql的栅极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的COP引脚,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12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的DOP引脚;负输入端P-接地;负输入端P-通过电阻R15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的VINI引脚;负输入端P-还通过电阻Rl连接到电池负连接端B-;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的CLT引脚通过电阻R6连接到电阻R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池负连接端B-连接;电池正连接端B+还通过电容Cl连接到电阻R4的第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正输入端P+还通过电容C5连接到负输入端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正输入端P+还通过电阻R14连接到MOS管Ql的栅极;正输入端P+还通过电阻R13连接到锂电池充放电芯片Ul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迅朗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