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翰林专利>正文

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37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机,其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后部的喇叭,喇叭前部的壳体内腔形成前腔,前腔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一至多个音孔且各音孔上均覆有振膜,至少一个音孔上的振膜为开设有缺口的半振膜;前腔内在靠近其声音出口端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在靠近其周圈边缘的位置上间隔环设有多个通孔;第二隔板前侧面的周圈边缘设有环形挡沿,环形挡沿的内环壁上间隔固接有多块单元隔板,各单元隔板将第二隔板与前腔的前端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位于周圈的多个单元腔和位于中心且与各单元腔连通的中心腔,前腔的前端壁上开设有与上述中心腔连通的声音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精巧、能够产生理想音效且能减小对人耳的损伤。(*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耳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人们经常使用耳机收听音乐或接听电话,耳机发出声音的纯度以及高、中、低音效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听觉体验。尤其是音乐发烧友,其对耳机的声效更是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各耳机生产厂家一直把提高耳机的声音效果作为其主要的研发目标,由于耳机是通过声电转换来实现声音传输的,因此,各耳机厂家往往只把研发重点放在降低电信号干扰和提高信号纯度上,而在耳机物理结构上的改进则微乎其微,从而使得各厂家在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的同时,取得的效果一般。耳机一般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后部的喇机,喇机前部的壳体内腔形成前腔,壳体的前端开设声音出口。喇叭发出的声音首先进入前腔,之后再通过壳体前端的声音出口直接进入人耳。在现有的耳机中,声效完全依赖喇叭的性能,因此,对喇叭的性能要求十分苛刻,同时,单靠喇叭也很难产生令人满意的声音效果。另外,在现有的耳机中,喇叭往往正对人耳,喇叭产生的声音毫无遮挡地直接传入人耳,若长期佩戴会对人耳造成损伤,容易引发耳鸣、耳聋等严重后果,尤其是入耳式的耳机损伤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精巧、能够产生理想音效且能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包括壳体(1)和内置于壳体(1)后部的喇叭(2),喇叭(2)前部的壳体内腔形成前腔,其特征是所述前腔内设有第一隔板(3),第一隔板(3)上开设有一至多个音孔(4)且各音孔(4)上均覆有振膜(5),至少一个音孔(4)上的振膜(5)为开设有缺口(6)的半振膜(51);所述前腔内在靠近其声音出口端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二隔板(7),第二隔板(7)上在靠近其周圈边缘的位置上间隔环设有多个通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包括壳体(I)和内置于壳体(I)后部的喇叭(2 ),喇叭(2 )前部的壳体内腔形成前腔,其特征是所述前腔内设有第一隔板(3),第一隔板(3)上开设有一至多个音孔(4)且各音孔(4)上均覆有振膜(5),至少一个音孔(4)上的振膜(5)为开设有缺口(6)的半振膜(51);所述前腔内在靠近其声音出口端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二隔板(7),第二隔板(7)上在靠近其周圈边缘的位置上间隔环设有多个通孔(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是所述音孔(4)共设置三个且三个音孔(4)上分别对应覆有高音振膜、中音振膜和低音振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是所述三个音孔(4)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安装有两层半振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翰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翰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