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和热泵系统的补气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343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和热泵系统的补气方法,该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通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其中,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串联成通路且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通过闪蒸器连通,热泵系统还包括:膨胀分流器,闪蒸器的补气出口与压缩机的补气进口通过膨胀分流器连接,其中,膨胀分流器的进口与闪蒸器的补气出口连接,膨胀分流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补气进口连接。这样,高速流动的气相制冷剂会在膨胀分流器内突然体积膨胀、速度降低,进而不仅可以使得气相制冷剂中携带的液相制冷剂部分闪发成气体,还可以使液相制冷剂因速度降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滞留下来,从而实现制冷剂的气、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补汽增焓技术是目前低温热泵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能提高、改善热泵系统在低温恶劣气候下的机组性能。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补汽增焓技术是在热泵系统中安装闪蒸器4,即将闪蒸器4安装在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之间,并使闪蒸器4的补气出口与压缩机I的补气进口连接,使制冷剂在其内“闪发”出气相制冷剂,再通过在闪蒸器顶部弓I出气相制冷剂以用于对压缩机的补汽增焓。在使用定频压缩机的热泵上,通过选用合适的闪蒸器、精确的匹配制冷剂灌注量,可以保证压缩机在补汽增焓时不会产生“带液”现象。然而,在使用变频压缩机的热泵机组上,由于变频压缩机通常会存在更高频率的运行,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会比一般情况下要高出很多,这时候闪蒸器的相对容积“变小”了,液面上升,再加上高速制冷剂的喷涌扰动,容易造成补汽的“带液”现象。由于目前很多压缩机都不允许吸气或者补汽的过程中长时间带液进行,因为液态制冷剂容易对压缩机造成“液击”的危险,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故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补汽增焓技术进行改进以避免出现这种“带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0)和与所述压缩机(10)连通的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其中,所述压缩机(10)、所述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0)之间串联成通路且所述第一换热器(20)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0)通过闪蒸器(4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膨胀分流器(50),所述闪蒸器(40)的补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的补气进口通过所述膨胀分流器(50)连接,其中,所述膨胀分流器(50)的进口与所述闪蒸器(40)的补气出口连接,所述膨胀分流器(5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的补气进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0)和与所述压缩机(10)连通的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其中,所述压缩机(10)、所述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0)之间串联成通路且所述第一换热器(20)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0)通过闪蒸器(4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膨胀分流器(50),所述闪蒸器(40)的补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的补气进口通过所述膨胀分流器(50)连接,其中,所述膨胀分流器(50)的进口与所述闪蒸器(40)的补气出口连接,所述膨胀分流器(5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的补气进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分流器(50)为消音器或油分离器或过滤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四通阀(60),所述四通阀(60)的第一阀口(61)与所述压缩机(10)的出口连接,所述四通阀(60)的第二阀口(62)与所述压缩机(10)的进口连接;所述四通阀(60)的第三阀口(63)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0)的第一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60)的第四阀口(64)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0)的第一开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0)的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闪蒸器(4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71),所述第一控制阀(71)的一端与所述膨胀分流器(50)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71)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吴永和刘彩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