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80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包括纵向主桁架、横向主桁架、圆形桁架;纵向主桁架的两端与横向主桁架的两端相连接;圆形桁架设置于纵向主桁架与横向主桁架所组成的矩形结构的中部,圆形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圆形桁架的上弦杆和圆形桁架的下弦杆相互平行,圆形桁架的上弦杆和圆形桁架的下弦杆之间通过多个竖腹杆相连接;圆形桁架与纵向主桁架之间通过第一横向次桁架相连接;圆形桁架与横向主桁架之间通过第一纵向次桁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桁架、次桁架,优化了空间结构布置,降低了结构整体造价;主桁架、次桁架可在地面分别组装,按桁架单元吊装施工,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费用、缩短施工周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桁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
技术介绍
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桁架的优点是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约材料,减轻结构重量。常用的有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木桁架、钢与木组合桁架、钢与混凝土组合桁架。现有桁架结构组装繁琐、施工难度、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解决现有的桁架结构组装繁琐、施工难度、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包括纵向主祐1架、横向主祐1架、圆形祐1架;所述纵向主祐1架的两端与所述横向主祐1架的两端相互垂直连接、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圆形桁架设置于所述纵向主桁架与所述横向主桁架所组成的矩形结构的中部,所述圆形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圆形桁架的上弦杆和圆形桁架的下弦杆相互平行,所述圆形桁架的上弦杆和圆形桁架的下弦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主桁架、横向主桁架、圆形桁架;所述纵向主桁架的两端与所述横向主桁架的两端相互垂直连接、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圆形桁架设置于所述纵向主桁架与所述横向主桁架所组成的矩形结构的中部,所述圆形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圆形桁架的上弦杆和圆形桁架的下弦杆相互平行,所述圆形桁架的上弦杆和圆形桁架的下弦杆之间通过多个竖腹杆相连接;所述圆形桁架与所述纵向主桁架之间通过第一横向次桁架相连接;所述圆形桁架与所述横向主桁架之间通过第一纵向次桁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主桁架、横向主桁架、圆形桁架;所述纵向主桁架的两端与所述横向主桁架的两端相互垂直连接、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圆形桁架设置于所述纵向主桁架与所述横向主桁架所组成的矩形结构的中部,所述圆形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圆形桁架的上弦杆和圆形桁架的下弦杆相互平行,所述圆形桁架的上弦杆和圆形桁架的下弦杆之间通过多个竖腹杆相连接;所述圆形桁架与所述纵向主桁架之间通过第一横向次祐1架相连接;所述圆形祐1架与所述横向主祐1架之间通过第一纵向次祐1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主桁架与所述第一纵向次桁架之间设有第二纵向次桁架;所述第二纵向次桁架的两端与所述横向主桁架相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次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且所述第二纵向次桁架的上弦杆的中部下沉;所述第二纵向次桁架的上弦杆和第二纵向次桁架的下弦杆之间通过多个竖腹杆相连接、且两根所述第二纵向次桁架的竖腹杆之间通过斜腹杆对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主桁架与所述第一横向次祐1架之间设有第二横向次祐1架;所述第二横向次祐1架的两端与所述纵向主祐1架相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次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且所述第二横向次桁架的上弦杆的中部下沉;所述第二横向次桁架的上弦杆和第二横向次桁架的下弦杆之间通过多个竖腹杆相连接、且两根所述第二横向次桁架的竖腹杆之间通过斜腹杆对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一种大跨度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主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纵向主桁架的上弦杆和纵向主桁架的下弦杆为两根相互平行的直杆;所述纵向主桁架的上弦杆和纵向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集建王世权贺高凯翟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