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及设备。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将混合均匀的食品配料分割成不大于设计球体的尺寸,放置于固定在输送带上的上、下对合成球形腔体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后进入通道烘焙或真空速冻,进行食品熟化,熟化后的食品球在加热条件下脱模落入出料传送带直接进入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适合于上述工艺的食品制球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于自动化生产的食品制球新工艺,针对该工艺的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实现机械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制球工艺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工艺及其设备,尤其是指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休闲食品的原料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尤其是制成一定形状的小食品时需要多倒工序。而且是以制作成以速冻食品为主,如速冻芝麻球的制作工艺,根据口感和食品配方需要,包括下述工序: I组:a)将糯米粉倒入和面机中,把添加剂均匀的撒在面锅的糯米粉上,搅拌3-5分钟预混,使其与糯米粉均匀混合; b)白糖倒入桶中,用开水冲开搅拌均匀,倒入和面机中开机充分搅拌成面团,时间为10-15分钟,标准为表面光洁且无干粉,用手触摸不沾手,轻拉能拉出细丝,不能有断层; c)成型:手工或者机器成型均可。包馅;沾浆h;团芝麻;摆盘;速冻;包装——入库; d)标准要求:芝麻球必须团圆不能凸凹不平,不能有裂纹、偏馅、露馅、沾馅等现象,芝麻要团均匀,不能有漂浮现象。2组:把起酥油用绞肉机绞成泥状,按比例放入其它配料搅拌面团,其它工艺同I组。3组:先把地瓜洗净煮熟,最好过绞肉机备用,等所有原辅料入机后加入地瓜泥,其它工艺同I组。4组:a)把小麦淀粉用开水烫熟,加入和面机; b)再加入面粉与糯米粉搅拌; c)然后加入蛋白糖、乳化剂搅拌;加泡打粉;加起酥油搅拌; d)根据软硬程度加适量冷水,搅拌成光滑面团; e)把搅拌好的面团放置在10度或18度的环境中醒发2-4小时,注意不可发酸;然后成型;沾衆;团芝麻;速冻;包装;入库。5 组: a)土豆洗净煮熟再去皮,过磨浆机成浆料备用; b)小麦淀粉加水搅拌成淀粉水备用; c)土豆浆加水入夹层锅烧开,加入蛋白糖,然后加入淀粉水,熬制成胶体状; d)把糯米粉与麦芽糊精入和面机,加入添加剂预混均匀,再加入饴糖,最后加入胶体,搅拌成面团,其它工艺同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制球工艺,方便操作,适用面广。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食品制球工艺的设备。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方便实现: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将混合均匀的食品配料分割成不大于设计球体的尺寸,放置于固定在输送带上的上、下对合成球形腔体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后进入通道烘焙或真空速冻,进行食品熟化,熟化后的食品球在加热条件下脱模落入出料传送带直接进入包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上述食品制球工艺的食品制球设备,包括一个进料斗、球形食品成型模具和输送带,输送带环绕在机架二端的转轴上,一端为主动轮,另一端为从动轮,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其中, 所述的输送带上表面按序布满半球腔的下半球模具,作为下模输送带; 所述的进料斗固定在机架的从动轮上方,在进料斗下方固定带有一排以上,每排二个以上半球腔的上半球模具,上半球模具随成型座气缸带动的成型活塞导管座上、下移动,完成上、下半球模具的合模或开启,其中,所述的上半球模具由气缸带动的定量模具、进料气缸带动的进料模具构成,上、下半球模具合模时,由成型气缸带动,压紧上、下半球模具并保压,成型食品小球; 在机架上设有脱模加热器,成型食品小球随下模输送带移动,至主动轮端转向下半球模具的开口向下,脱模加热器设在下模输送带回转段的上方,该脱模加热器的下方设有出料输送带; 食品小球随输送带转动至下半球模具开口朝下时,在所述的脱模加热器加热条件下,成型食品小球脱模,随出料输送带送至计量、包装。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为增加食品小球的熟化行程,所述的脱模加热器为红外加热器,设在机架进料斗的下方。红外加热器定向性强,方便定向加热。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和方便食品小球脱模,所述的进料斗、上、下半球模具和机架均为不锈钢。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上、下半球模具合模后,所述的定量模具的开启或闭合由定量模具气缸的动作决定,至定量食料进入进料模具,使每个球腔中充入不大于球腔体积的食料,通过成型气缸的动作,完成食品小球的成型过程,并由成型座气缸动作,抬起成型活塞导管座,上、下半球模具分离,触动成型气缸回复原位,并依次进料模具回复原始状态、定量模具回复原料,同时,下模输送带转动前移,至下一排或一排以上的半球与上模的各半球腔位置对应,如此循环成型食品小球,或停机。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于自动化生产的食品制球新工艺,针对该工艺的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实现机械自动化控制。【附图说明】附图1,食品制球设备示意图; 附图2,食品制球设备机头部意图; 附图3,设备控制面板示意图; 附图4,食品制球设备控制原理图; 附图5,控制流程图; 1——进料斗; 2——球形食品成型模具; 21——下半球模具;221——半球腔; 22—上半球模具; 221——成型活塞导管座;2211——成型座气缸; 222——定量模具;2221——定量气缸; 223——进料模具;2231——进料气缸; 224,225——成型气缸一、二 ; 3-输送带; 4——主动轮; 5——从动轮, 6—机架; 7—减速电机;71—伺服电机驱动器; 8——出料输带;81——出料输送带电机; 9-脱模红外加热器; 10——控制面板; 101——电源指示灯;102——电流、电压表;103——触摸屏; 104——加热控制仪;105——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将混合均匀的食品配料分割成不大于设计球体的尺寸,放置于固定在输送带上的上、下对合成球形腔体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后进入通道烘焙或真空速冻,进行食品熟化,熟化后的食品球在加热条件下脱模落入出料传送带直接进入包装。如附图1食品制球设备不意图和附图2食品制球设备机头部意图所不,一种适合上述工艺的食品制球设备,包括一个进料斗1、球形食品成型模具2和输送带3,输送带环绕在机架6 二端的转轴上,一端为主动轮4,另一端为从动轮5,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减速电机7带动主动轮4转动,其中, 所述的输送带3上表面按序布满半球腔221的下半球模具21,作为下模输送带;所述的进料斗I固定在机架6的从动轮5上方,在进料斗I下方固定带有一排以上,每排二个以上半球腔的上半球模具22,上半球模具22随成型座气缸2211带动的成型活塞导管座221上、下移动,完成上、下半球模具的合模或开启,所述的上半球模具22由定量气缸2221带动的定量模具222、进料气缸2231带动的进料模具223构成,上、下半球模具22、21合模时,由分别由成型气缸一、二带动224、225,压紧上、下半球模具并保压,成型食品小球;在机架6上设有脱模红外加热器9,成型食品小球随下模输送带移动,至主动轮端转向下半球模具21的半球腔221开口向下,脱模红外加热器9设在下模输送带回转段的上方,该脱模红外加热器9的下方设有出料输送带8,该出料输送带8由出料输送带电机81控制;食品小球随输送带3转动至下半球模具21半球腔221开口朝下时,在所述的脱模红外加热器9加热条件下,成型食品小球迅速脱模,随出料输送带8送至计量、包装。本实施例为增加食品孰化或真空冷冻行程,所述的脱模红外加热器设在机架6进料斗I的下方。为保证食品加工安全且容易清洗,所述的进料斗1、上、下半球模具和机架6均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食品小球的加工工艺过程,请参阅附图3设备控制面板示意图、附图4食品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将混合均匀的食品配料分割成不大于设计球体的尺寸,放置于固定在输送带上的上、下对合成球形腔体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后进入通道烘焙或真空速冻,进行食品熟化,熟化后的食品球在加热条件下脱模落入出料传送带直接进入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将混合均匀的食品配料分割成不大于设计球体的尺寸,放置于固定在输送带上的上、下对合成球形腔体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后进入通道烘焙或真空速冻,进行食品熟化,熟化后的食品球在加热条件下脱模落入出料传送带直接进入包装。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制球工艺的食品制球设备,包括一个进料斗、球形食品成型模具和输送带,输送带环绕在机架二端的转轴上,一端为主动轮,另一端为从动轮,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输送带上表面按序布满半球腔的下半球模具,作为下模输送带; 所述的进料斗固定在机架的从动轮上方,在进料斗下方固定带有一排以上,每排二个以上半球腔的上半球模具,上半球模具随成型座气缸带动的成型活塞导管座上、下移动,完成上、下半球模具的合模或开启,其中,所述的上半球模具由气缸带动的定量模具、进料气缸带动的进料模具构成,上、下半球模具合模时,由成型气缸带动,压紧上、下半球模具并保压,成型食品小球; 在机架上设有脱模加热器,成型食品小球随下模输送带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朝辉,段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