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0361651 阅读:4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属于预防医学领域。该配方的重量份组成为:五倍子0.95-1.05份、黄芩7.6-8.4份和大黄1.9-2.1份。它的重量份组成优选为:五倍子1份、黄芩8份和大黄2份。该复方中草药合剂中各中草药提取物的浓度明显低于各中草药提取物单独使用对本试验指标菌产生有效作用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研制的新型复方中草药合剂可用于手、皮肤抗菌,其为纯植物来源的抗菌合剂,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对皮肤无刺激性、无生殖毒性、对人体安全无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属于预防医学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其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而目前用的消毒剂主要为“化学消毒剂”,主要是指其有效成分是化学物质,以化学物质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存在环境降解周期长、长期残留影响环境、广谱消毒杀菌对环境与人体微生态产生影响等,进而可能影响机体代谢而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不良影响。近年来,人群的肿瘤、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开发研究绿色环保、无毒、无残留的新型抗菌物质是近年来全世界预防医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中草药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抑菌活性,并且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可降解等特点。文献记载和多年的临床应用表明,众多中草药如五倍子、黄芩、大黄、野菊花、虎杖等的提取物均具有有效抑菌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研制出一种具有有效抑菌作用、使用浓度低、无急性毒性作用、无皮肤刺激作用、无遗传毒性、价格低廉、易溶解的新型复方中草药配方。本专利技术以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用于手、皮肤抗菌产品鉴定指标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指标菌,进行复方中草药合剂的研制,试图从中筛选出2-3种对易引起手、皮肤感染常见细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制成复方中草药合剂,研究其最小抑菌浓度,并对其进行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毒性研究、亚急性毒性研究、皮肤刺激性研究及遗传毒性研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手、皮肤抗菌的复方中草药配方,它的重量份组成为:五倍子0.95-1.05份、黄芩7.6-8.4份和大黄1.9-2.1份。该配方中重量份组成优选为:五倍子1份、黄芩8份和大黄2份。其中,五倍子、黄芩和大黄可选用五倍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优选五倍子提取物为1:2(重量比)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为1.5:10(重量比)提取物,大黄提取物为1:3(重量比)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与大黄提取物的重量比例为(0.95-1.05): (2.28-2.52):(1.27-1.4),优选为 1:2.4:1.33。在该复方中草药配方中,五倍子提取物的剂量范围为63-75mg/100ml、黄岑提取物的剂量范围为150-180mg/100ml、大黄提取物的剂量范围为83-100mg/100ml。如中草药提取物提取比例改变,该配方可相应改变。如五倍子改为1:4提取物,该配方中含五倍子提取物为32-38mg/100ml。该复方配方的药物剂型为片剂,按每片含1:2五倍子提取物63_75mg、1.5:10黄芩提取物150-180mg和1:3黄芩提取物83-100mg,制备成片剂,用时加水溶解,每片加水量为100ml,溶解混匀后可直接用于手和皮肤抗菌。或者每片含1:2五倍子提取物63mg、1.5:10黄芩提取物150mg、1:3大黄提取物83mg,加水溶解混匀,每片加水量为80-100ml,溶解混匀后可直接用于手和皮肤抗菌,该溶液使用有效期为一年。本专利技术对上述中草药配方对手、皮肤感染的指标菌进行了抑菌试验,抑菌试验结果为:对于4种指标菌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来说,五倍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稀释液分别对其中的部分指标菌有抑菌效果,没有一种中草药提取物稀释液可以同时对4种指标菌有抑菌作用,要达到对4种指标菌均有抑菌作用,必须应用多种中草药提取物制备合剂。故本专利技术选用对试验菌抑菌作用较好的五倍子、黄芩和大黄提取物进行了配方筛选,从五倍子、黄芩和大黄提取物不同的配伍剂量中筛选出了抑菌作用最好的配方,即五倍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大黄提取物的比例为1:2.4:1.33。进一步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试验,最小抑菌浓度为含1:2五倍子提取物0.625mg/ml、l.5:10黄岑提取物1.5mg/ml、l:3大黄提取物0.83mg/ml。该配方中各中草药含量明显低于各单一 中草药成分对4种指标菌作用的有效浓度,故该配方对于抑制手、皮肤感染指标菌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抑菌机制主要为破坏试验菌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容物漏出,抑制试验菌生长。本专利技术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植物成分组成的抗菌产品毒理学试验要求,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本复方中草药合剂为实际无毒类物质;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本复方中草药合剂对皮肤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复方中草药合剂对小鼠无体内染色体损伤作用;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各剂量组试验动物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物脏器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大鼠肝/体、肾/体、脾/体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该复方中草药合剂中各中草药提取物的浓度明显低于各中草药提取物单独使用对本试验指标菌产生有效作用的浓度。其中黄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抗菌作用,五倍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抗菌作用,大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2、用本复方中草药合剂涂抹手、皮肤易污染部位后无需用清水冲洗,其对涂抹部位有持续抗菌作用,且对涂抹部位皮肤无刺激作用。3、本专利技术研制的新型复方中草药合剂可用于手、皮肤抗菌,其为纯植物来源的抗菌合剂,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对皮肤无刺激性、无生殖毒性、对人体安全无毒。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对手、皮肤感染指标菌具有有效抗菌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浓度低、易保存、使用有效期长、价格低廉、使用和携带方便的新型抗菌配方。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1和图1-2是部分中草药对试验菌抑菌效果照片。图2是蛋白质浓度一吸光度标准曲线。图3是白色念珠菌DNA电泳图。图4是绿脓杆菌DNA电泳图。图5-6是正常绿脓杆菌透射电镜照片。图7-8是复方中草药合剂与绿脓杆菌作用Ih后透射电镜照片。图9-10是复方中草药合剂与绿脓杆菌作用2h后透射电镜照片。图11-12是复方中草药合剂与绿脓杆菌作用6h后透射电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I实验材料1.1中草药成分五倍子提取物:1:2提取物;黄芩提取物:1.5:10提取物;大黄提取物:1:3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购自深圳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金属、农药残留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2试验菌株根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选用手、皮肤感染的指标菌:大肠杆菌(E.coli ATCC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S.aureus ATCC6538)、绿胺杆菌(P.aeruginosa ATCC9027)、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ATCC10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份组成为:五倍子0.95‑1.05份、黄芩7.6‑8.4份和大黄1.9‑2.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份组成为:五倍子0.95-1.05 份、黄芩 7.6-8.4 份和大黄 1.9-2.1 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份组成为:五倍子1份、黄岑8份和大黄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倍子、黄芩和大黄分别为五倍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倍子提取物为1:2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为1.5:10提取物,大黄提取物为1:3提取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手、皮肤抗菌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倍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的重量比例为(0.95-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晓晴王斌张慧艳王韵阳张超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