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451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32
一种针盘,包括圆形的盘体,所述盘体一侧表面为针筒连接面,另一侧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和圆形的凹陷区;所述的凹陷区设于盘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狭槽从盘体的四周边缘向内延伸,到达凹陷区的边缘处,形成环状的狭槽区域;所述凹陷区的中间设有通孔;还包括环形盘;所述环形盘覆盖在盘体的凹陷区上;所述环形盘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所述盘体上的狭槽和环形盘上的狭槽可衔接。通过在盘体上设置凹陷区,在凹陷区上覆盖环形盘,环形盘上设置径向的狭槽,使环形盘上的狭槽和盘体上的狭槽衔接,从而延长了狭槽的长度,满足了纺织针插入所需的狭槽长度,增加了狭槽对纺织针的夹持力。(*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盘
本技术涉及机械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缝针织机的针盘。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无缝纺织技术所涉及的针盘都是一体化的,针盘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狭槽用于纺织针的插入,纺织针沿着径向运动,进行纺织;这种类型针盘上面的狭槽从针盘的边缘处向中间延伸,由于狭槽呈圆弧状分布,随着狭槽的延伸,狭槽的宽度就会变的越来越窄,甚至狭槽长度还很短时狭槽就会消失,但有些纺织针需要插入到狭槽很深的位置,上述类型的针盘就达不到要求了,同时狭槽短也使狭槽对纺织针的夹持力不够,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延长针盘上狭槽长度,使纺织针能够插入到狭槽很深的位置且能够增加狭槽对纺织针夹持力的针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的问题为如何延长针盘上狭槽的长度,增加狭槽对针的夹持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盘,包括圆形的盘体,所述盘体一侧表面为针筒连接面,另一侧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和圆形的凹陷区;所述的凹陷区设于盘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狭槽从盘体的四周边缘向内延伸,到达凹陷区的边缘处,形成环状的狭槽区域;所述凹陷区的中间设有通孔;还包括环形盘;所述环形盘覆盖在盘体的凹陷区上;所述环形盘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所述盘体上的狭槽和环形盘上的狭槽可衔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盘体上设置凹陷区,在凹陷区上覆盖环形盘,环形盘上设置径向的狭槽,使环形盘上的狭槽和盘体上的狭槽衔接,从而延长了狭槽的长度,满足了纺织针插入所需的狭槽长度,增加了狭槽对纺织针的夹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环形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针盘,包括圆形的盘体(1),盘体(I)由金属制成,所述盘体(I)一侧表面为针筒连接面,针筒连接面用于定位在针筒的上方,所述针筒连接面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盘体(I)另一侧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2)和圆形的凹陷区(3),狭槽(2)用于纺织针的插入,所述的凹陷区(3)设于盘体(I)的中间位置。盘体(I)上的狭槽(2)从盘体(I)的四周边缘向内延伸,到达凹陷区(3)的外侧边缘处,形成环状的狭槽区域。所述凹陷区(3)的中间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和针盘轴固定。为使纺织针能够插入到狭槽(2)更深的位置,增加狭槽(2)对纺织针的夹持力,在盘体(I)上设置一块环形盘(5)。所述环形盘(5)覆盖在盘体的凹陷区(3)上,所述环形盘(5)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2)。所述盘体(I)上的狭槽(2)和环形盘(5)上的狭槽(2)可衔接,这样设置方便纺织针的插入。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盘体(1),包括如上所述的狭槽(2)和凹陷区(3),凹陷区(3)中间设有通孔(4)。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环形盘(5),环形盘(5)上设有狭槽(2),环形盘(5)用于覆盖在盘体(I)的凹陷区(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盘,包括圆形的盘体,所述盘体一侧表面为针筒连接面,另一侧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和圆形的凹陷区;所述的凹陷区设于盘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狭槽从盘体的四周边缘向内延伸,到达凹陷区的边缘处,形成环状的狭槽区域;所述凹陷区的中间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盘;所述环形盘覆盖在盘体的凹陷区上;所述环形盘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所述盘体上的狭槽和环形盘上的狭槽可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盘,包括圆形的盘体,所述盘体一侧表面为针筒连接面,另一侧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狭槽和圆形的凹陷区;所述的凹陷区设于盘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狭槽从盘体的四周边缘向内延伸,到达凹陷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标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恒舜数控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