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序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线序检测电路包括多个线序检测单元,其中,每个线序检测单元分别与一个对应的电源并联以检测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其中,每个线序检测单元分别包括光耦继电器和检测指示灯。光耦继电器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其中,光耦继电器的输入侧与对应的电源并联以侦测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并发出相应的侦测信号。光耦继电器的输出侧连接检测指示灯,光耦继电器的输出侧与输入侧相耦合以根据输入侧所发出的侦测信号而确定是否点亮检测指示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序检测电路能够自动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且适用范围较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序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池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池的接线顺序的线序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用作电源的电池,特别是由多个电池串联而组成的电池组,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领域中。但是,对于输出电压较高的电源,其需要串联的电池的数量较多,因此电池之间的连接线也比较多,容易出现错接或者漏接的现象从而烧毁相关的电路,且难以排查连接错误的地方。因此,目前已经开发设计出一种线序检测电路,以自动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池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图1为现有的一种线序检测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线序检测电路10包括多个线序检测单元,每个线序检测单元分别包括电阻11和发光二极管12,且每个线序检测单元分别与一个对应的电池并联,且这些线序检测单元可以串联在一起并与多个串联的电池BT(I)?BT(N)所组成的供电电源形成闭合回路。当任一个线序检测单元所对应的电池的接线顺序正确时,则该线序检测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12导通发光;而当任一个线序检测单元所对应的电池的接线顺序错误时,则该线序检测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12不能导通发光。举例而言,当第一节电池BT(I)的接线顺序正确时,因此其对应的线序检测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的是第一节电池BT(I)的负极B1-,而发光二极管Dl的阳极通过电阻Rl后连接的是第一节电池BT (I)的正极BI+,因此发光二极管Dl导通发光,提示第一节电池BT(I)的接线顺序正确。当第一节电池BT(I)的接线顺序不正确时,即第一节电池BT(I)是反接,因此其对应的线序检测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的是第一节电池BT(I)的正极BI+,而发光二极管Dl的阳极通过电阻Rl后连接的是第一节电池BT(I)的负极B1-,因此发光二极管Dl反接在第一节电池BT(I)的正负极之间,其不导通发光,提示第一节电池BT(I)的接线顺序错误。因此,现有的线序检测电路10可以自动地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池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但是,普通的发光二极管12的正向导通电压一般在2V以上,而铅蓄电池的使用电压范围在1.5V?2.4V之间,钛酸锂电池的使用电压范围在1.5V?3V之间,因此现有的线序检测电路10并不适用于检测铅蓄电池和钛酸锂电池的接线顺序,其适用范围较窄。此外,发光二极管12能承受的反向电压较低,一般在6V以下。因此,当出现提供高电位的电池与提供低电位的电池的连接线反接时,例如高电位BN+与低电位B1-的连接线反接时,则第一节电池BT(I)所对应的线序检测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高电位BN+,而其阳极连接电位BI+,因此,发光二极管Dl需要承受的反向电压远远超过其最大承受能力,则其会导致发光二极管Dl损坏或者参数劣化,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序检测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线序检测电路,其能够自动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且适用范围较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序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所述线序检测电路包括多个线序检测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所述电源并联以检测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包括光耦继电器和检测指示灯。所述光耦继电器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其中,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入侧与所述对应的电源并联以侦测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并发出相应的侦测信号。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出侧连接所述检测指示灯,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出侧与所述输入侧相耦合以根据所述输入侧所发出的侦测信号而确定是否点亮所述检测指示灯。其中,所述光耦继电器包括发光元件和光耦开关。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入侧,其中,所述发光元件根据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而发出相应的侦测信号。所述光耦开关设置在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出侧,且所述光耦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相耦合,以根据所述发光元件所发出的侦测信号而确定所述光耦开关是否导通。其中,所述发光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且其正向导通电压低于IV。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发光元件串联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发光元件串联所组成的支路并联在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反向并联。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为普通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或者稳压二极管。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二限流电阻、所述检测指示灯和所述光耦开关串联在一起,且所述第二限流电阻、所述检测指示灯和所述光耦开关串联所组成的支路并联在一个供电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反向耐压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限流电阻、所述检测指示灯和所述光耦开关串联所组成的支路上,以避免所述第二限流电阻、所述检测指示灯和所述光耦开关串联所组成的支路反向并联在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时损坏所述光耦继电器。其中,所述反向耐压元件为二极管,所述检测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供电电源为独立的供电电源或者所述多个串联的电源所组成的供电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线序检测电路能够自动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并在接线顺序发生错误时,能够提示出错的地方。且本技术的线序检测电路的适用范围较广,能够适用于检测铅蓄电池和钛酸锂电池的接线顺序。且单向导通元件和反向耐压元件的设置,能够保护线序检测电路中的光耦继电器,避免其承受较大的反向电压,使整个电路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线序检测电路的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线序检测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示的线序检测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线序检测电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线序检测电路100用于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源BT⑴?BT (N)的接线顺序,上述电源BT(I)?BT(N)可以为各种类型的电池,例如锂电池、铅蓄电池、钛酸锂电池等等。本技术的线序检测电路100包括多个线序检测单元Ml?MN,每个线序检测单元Ml?MN分别与一个对应的电源并联以检测该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其中,每个线序检测单元Ml?MN分别包括光耦继电器110和检测指示灯120。光耦继电器110包括4个端口,其中端口 I和端口 2构成了光耦继电器110的输入侧,而端口 3和端口 4构成了光I禹继电器110的输出侧。光I禹继电器110的输入侧与一个对应的电源并联以侦测该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并发出相应的侦测信号;而光耦继电器110的输出侧连接检测指示灯120,且光耦继电器110的输出侧与输入侧相互耦合以根据输入侧所发出的侦测信号而确定是否点亮检测指示灯120。具体地,光耦继电器110包括发光元件111和光耦开关112。其中,发光元件111设置在光耦继电器110的输入侧以根据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而发出相应的侦测信号,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序检测电路,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序检测电路包括:多个线序检测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所述电源并联并检测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包括:光耦继电器,其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其中,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入侧与所述对应的电源并联并侦测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从而发出相应的侦测信号;检测指示灯,其中,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出侧连接所述检测指示灯,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出侧与所述输入侧相耦合并根据所述输入侧所发出的侦测信号而确定是否点亮所述检测指示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序检测电路,检测多个串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序检测电路包括: 多个线序检测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所述电源并联并检测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 其中,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包括: 光率禹继电器,其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其中,所述光稱继电器的所述输入侧与所述对应的电源并联并侦测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从而发出相应的侦测信号; 检测指示灯,其中,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出侧连接所述检测指示灯,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出侧与所述输入侧相耦合并根据所述输入侧所发出的侦测信号而确定是否点亮所述检测指示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序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继电器包括: 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入侧,其中,所述发光元件根据所述对应的电源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而发出相应的侦测信号; 光耦开关,设置在所述光耦继电器的所述输出侧,且所述光耦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相耦合,并根据所述发光元件所发出的侦测信号而确定所述光耦开关是否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序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且其正向导通电压低于IV。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序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线序检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 第一限流电阻,其中,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田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钜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