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和故障定位的检测阻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19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距离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和故障定位的检测阻抗,包括若干个电阻分别为Rm、R1、R2和电感Lm,高频变压器T1、若干个电容分别为C1、C2、C3、C4、C5、Cm;电感Lm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为8000Gs-10500Gs,所用磁芯为美磁的KOOL MU,电感Lm采用载流量10A以上、直径为2-3mm的铜线,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的检测阻抗无法用于长距离电缆(3km-5km)的绝缘故障定位或因电缆距离过长(3km-5km)而灵敏度不够的问题,同时能够大幅度减小检测阻抗的体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长距离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和故障定位的检测阻抗
本技术涉及一种长距离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和故障定位的检测阻抗。
技术介绍
串联谐振局部放电试验是目前对高压设备绝缘状况进行检测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电力电缆绝缘状况方面。而检测阻抗是串联谐振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重要采样单元。然而目前现有的检测阻抗一般都应用于非电缆的高压设备检测上,对定位要求不是很严格,因此目前现有的检测阻抗只注重对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而忽略了定位问题,并不适用于即要求检测灵敏度高又要求故障定位准确的电缆上。长距离电缆的电气参数是很明显的分布参数并不像电抗器、变压器等这些非电缆设备可以等效成一个集总参数的电子器件,因此局部放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输距离长衰减严重,尤其是对长距离的电缆,再加上接头损耗,衰减就更严重。在电抗器、变压器等这些非电缆设备中,局部放电信号从产生处到检测阻抗的输入,传输的距离相对于在电缆中传输的距离完全可以忽略,所以用于电缆上的局部放电检测阻抗要求有更高的灵敏度。现有的检测阻抗主要的是电阻电容电感并联的形式,因为这种形式可以通过调节耦合电容Ck与试品电容Cx的串联后的等效电容值来与电感谐振使检测灵敏度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距离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和故障定位的检测阻抗,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个电阻分别为Rm、R1、R2和电感Lm,高频变压器T1、若干个电容分别为C1、C2、C3、C4、C5、Cm;其中,电阻Rm一端连接输入端,另一端串联电容C5后接地,电感Lm并联与电阻Rm两端,电容C2一端连接输入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容C3,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Rm与电容C5的连接点,电容C4和电阻R2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5的两端;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m和电阻R3,其中,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和电阻R2的连接点处,电容Cm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另一端连接Rm与电容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和故障定位的检测阻抗,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个电阻分别为Rrn、Rl、R2和电感Lm,高频变压器Tl、若干个电容分别为Cl、C2、C3、C4、C5、Cm ;其中,电阻Rm —端连接输入端,另一端串联电容C5后接地,电感Lm并联与电阻Rm两端,电容C2 一端连接输入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和电容C3,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Rm与电容C5的连接点,电容C4和电阻R2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5的两端;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m和电阻R3,其中,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和电阻R2的连接点处,电容Cm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变压器Tl的初级线圈,高频变压器Tl的初级线圈另一端连接Rm与电容C5的连接点,高频变压器Tl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串联电容Cl,另一端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和故障定位的检测阻抗,其特征是:所述电阻R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庆河姚金霞刘嵘刘辉张有平赵亚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