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扶手面板以及用于与座椅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设有控制扶手面板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控制扶手面板左右移动的左右滑移机构以及可控制扶手面板朝向或者背离椅背的前后移动机构。在一个椅具扶手中设置三个方向的调节机构,从而实现了扶手面板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均可调节的目的,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的人对手部搁架高度要求、左右扶手之间的宽度要求、扶手到椅背之间的距离要求这三种不同的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扶手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
技术介绍
大多数座椅扶手的高度、左右扶手之间的宽度、扶手到椅背之间的距离都不可调节,或者只有其中一个可以进行调节,然而不同的人对于其手臂舒适的搁架高度的要求不尽相同、胖瘦不同导致对左右扶手之间的宽度需求不同、想要靠着椅背休息时和正坐工作时对扶手到椅背之间的距离的需求也不同,现有的扶手显然不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左右、前后均可调节的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包括扶手面板以及用于与座椅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设有控制扶手面板朝向或者背离椅背的前后移动机构、控制扶手面板左右移动的左右滑移机构以及控制扶手面板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个椅具扶手中设置三个方向的调节机构,从而实现了扶手面板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均可调节的目的,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的人对手部搁架高度要求、左右扶手之间的宽度要求、扶手到椅背之间的距离要求这三种不同的要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面板朝向底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前后移动机构置于支撑板和扶手面板之间,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有与扶手面板固定连接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嵌设块,所述导向槽呈朝向椅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导向槽的长度大于嵌设块的长度,所述导向槽的宽度与嵌设块的宽度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和嵌设块的配合,使得在需要控制扶手面板前后移动时,只需要前后移动导向板,就可以带动扶手面板前后移动,结构十分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面板朝向底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左右滑移机构置于支撑板和扶手面板之间,所述左右滑移机构包括安装轴以及可沿安装轴左右滑移的移动块,所述安装轴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移动块与导向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在安装轴上的左右移动就可以简单方便地带动扶手面板左右滑移,结构十分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控制按钮、固定杆、联动件以及供联动件复位蓄能的复位件,所述控制按钮与联动件联动连接,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联动件和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两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联动件可沿固定杆上下滑移或相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升降机构的结构具体化,通过控制按钮控制联动件上下升降,由复位件供联动件复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件成杆状结构设置,且联动件的长轴轴线与固定杆的长轴轴线相平行,所述联动件设有楔形凸块,固定杆设有供楔形凸块嵌设的若干定位凹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固定杆与联动件的相对滑移或相对固定,无需为了联动件的固定额外设置其他部件,结构简单紧凑且十分牢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为拉伸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把扶手面板抬高时,推动控制按钮向上扳动,控制按钮带动联动件整个上移,拉伸弹簧被拉伸蓄能,当楔形凸块移动到上一个定位凹腔内时,固定杆和联动件定位配合,从而完成了一次上升调节,当要下降调节时,下扳控制按钮,联动件下移,拉伸弹簧释放能量供联动件复位,完成下降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左右滑移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沿扶手面板至底板方向依次衔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扶手的结构十分紧凑,大大缩小了整个扶手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一;图3为本技术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二 ;图4为本技术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三;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包括扶手面板I以及用于与座椅固定连接的底板2,所述底板2设有控制扶手面板I朝向或者背离椅背的前后移动机构3、控制扶手面板I左右移动的左右滑移机构4以及控制扶手面板I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个椅具扶手中设置三个方向的调节机构,从而实现了扶手面板I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均可调节的目的,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的人对手部搁架高度要求、左右扶手之间的宽度要求、扶手到椅背之间的距离要求这三种不同的要求。所述扶手面板I朝向底板2的一侧设有支撑板6,所述前后移动机构3置于支撑板6和扶手面板I之间,所述前后移动机构3包括有与扶手面板I固定连接的导向板31,所述导向板31设有导向槽32,所述导向槽32内设有嵌设块33,所述导向槽32呈朝向椅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导向槽32的长度大于嵌设块33的长度,所述导向槽32的宽度与嵌设块33的宽度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32和嵌设块33的配合,使得在需要控制扶手面板I前后移动时,只需要前后移动导向板31,就可以带动扶手面板I前后移动,结构十分简单。所述扶手面板I朝向底板2的一侧设有支撑板6,所述左右滑移机构置于支撑板6和扶手面板I之间,所述左右滑移机构4包括安装轴41以及可沿安装轴41左右滑移的移动块42,所述安装轴41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移动块42与导向板31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42在安装轴41上的左右移动就可以简单方便地带动扶手面板I左右滑移,结构十分简单。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控制按钮51、固定杆52、联动件53以及供联动件复位蓄能的复位件54,所述控制按钮51与联动件53联动连接,复位件54的两端分别与联动件53和固定杆52固定连接,固定杆52的两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联动件53可沿固定杆52上下滑移或相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升降机构5的结构具体化,通过控制按钮51控制联动件53上下升降,由复位件54供联动件53复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所述联动件53成杆状结构设置,且联动件53的长轴轴线与固定杆52的长轴轴线相平行,所述联动件53设有楔形凸块531,固定杆52设有供楔形凸块531嵌设的若干定位凹腔5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固定杆52与联动件53的相对滑移或相对固定,无需为了联动件53的固定额外设置其他部件,结构简单紧凑且十分牢靠。所述复位件54为拉伸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把扶手面板I抬高时,推动控制按钮51向上扳动,控制按钮51带动联动件53整个上移,拉伸弹簧54被拉伸蓄能,当楔形凸块531移动到上一个定位凹腔521内时,固定杆52和联动件53定位配合,从而完成了一次上升调节,当要下降调节时,下扳控制按钮51,联动件53下移,拉伸弹簧54释放能量供联动件53复位,完成下降调节。所述前后移动机构3、左右滑移机构4以及升降机构5沿扶手面板I至底板2方向依次衔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扶手的结构十分紧凑,大大缩小了整个扶手的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包括扶手面板以及用于与座椅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设有控制扶手面板朝向或者背离椅背的前后移动机构、控制扶手面板左右移动的左右滑移机构以及控制扶手面板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包括扶手面板以及用于与座椅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设有控制扶手面板朝向或者背离椅背的前后移动机构、控制扶手面板左右移动的左右滑移机构以及控制扶手面板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其特征是:所述扶手面板朝向底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前后移动机构置于支撑板和扶手面板之间,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有与扶手面板固定连接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嵌设块,所述导向槽呈朝向椅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导向槽的长度大于嵌设块的长度,所述导向槽的宽度与嵌设块的宽度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向可调式椅子扶手,其特征是:所述扶手面板朝向底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左右滑移机构置于支撑板和扶手面板之间,所述左右滑移机构包括安装轴以及可沿安装轴左右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千奎,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