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目识别与电子鼻网络气体检测的融合定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0122 阅读:5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识别与电子鼻网络气体检测的融合定位技术,属于气体泄漏源定位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由电子鼻网络根据烟羽模型融合各节点浓度信息初步确定气源位置。同时双摄像头由两幅图像对应点视差值得到深度信息,由环境的三维轮廓得出气源位置。中心机收到嗅觉和视觉定位信息后,基于给定参数对两者进行融合。基于视觉和嗅觉两种传感器的局部估计,建立相应的误差协方差矩阵得出总均方误差二次函数,由多元函数极值理论求出最小总均方误差对应的加权因子,建立最优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模型并算出准确的位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嗅觉定位和视觉定位,有效减少气体泄漏源的定位误差,提高气源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目识别与电子鼻网络气体检测的融合定位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泄漏源定位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将嗅觉定位和视觉定位相结合以得出更加准确的气源位置信息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工作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气体种类、数量日益增多。有害气体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又不能得到快速定位与处理的话,不但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等造成巨大危害,也对人类的安全与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气体源定位方法主要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体泄漏检测系统,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号强度,大量分布于不同监控区域的传感器节点能够测量出节点自身所处位置环境的气体浓度信息。通过融合这些传感器节点测量的信息可实时监测、分类并判断,从而快速定位气味源位置。但是,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气味源定位也面临一些问题:(I)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气味源预估定位算法对烟羽分布模型依赖性较大,模型的变化往往会带来较大的定位误差;(2)光靠嗅觉感知而无其他感知系统进行二次确认,在一些场合及特定环境下定位精度低,不能得到更加精确的测量值;随着传感器网络广泛运用,人们对它的可靠性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目识别与电子鼻网络气体检测的融合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模块一:气体浓度采集模块(电子鼻节点);模块二:气体位置融合模块;模块三:传感器图像采集模块(双摄像头);模块四:图像对准融合模块;模块五:无线通信模块;模块六:中心计算机;模块七:存储模块;模块八:显示模块;模块九:数据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目识别与电子鼻网络气体检测的融合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模块一:气体浓度采集模块(电子鼻节点);模块二:气体位置融合模块;模块三--传感器图像采集模块(双摄像头);模块四:图像对准融合模块;模块五:无线通信模块;模块六:中心计算机;模块七:存储模块;模块八:显示模块;模块九:数据库。2.一种基于双目识别与电子鼻网络气体检测的融合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数据处理步骤: 步骤一:基于预设的参数,对无线传感器融合得到的位置信息与双目视觉图像融合得到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判断,若误差较小则以前者为准,即取多传感器中性能最优(误差协方差最小)的传感器直接作为系统全局估计; 步骤二:若误差较大,根据视觉和嗅觉两种传感器的局部估计和相应的误差协方差矩阵,得出总均方误差关于各加权因子的多元二次函数,根据多元函数求极值理论,可求出总均方误差最小时所对应的加权因子,建立新的加权融合算法模型,即最优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模型; 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善碧姚聪林哲明陆震宇倪政唐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