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5887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涉及渔业净化水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钢架、设于钢架上的过滤系统、水泵及相应配套管件以及电气控制元件,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系统和下过滤系统:所述下过滤系统包括曝气区、废水仓、生化过滤区和积水区;所述上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箱和超滤膜,所述上过滤箱内设有滴流区和紫外消毒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多种过滤与净化的方式于一体:由用水负载产生的污水从回水进水口流入本系统的曝气区,经过曝气、生化过滤、藻类净化、贝类净化、微滤、超滤、滴滤和紫外照射处理等净化处理后从净水出水口流入用水负载,不仅使得用水负载产生的污水得到净化处理,而且还产生了具有一定附加经济价值的贝类水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净化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鱼类养殖是继海带、扇贝、对虾以后我国养殖业的第四次发展浪潮,为了优化环境、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多数国家努力推进了循环水处理设施、设备的发展。循环水养殖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养殖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循环利用的半封闭或全封闭养殖,是一种高度现代化及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主要由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生物净化池、增氧、控温、紫外消毒及污水处理池等部分组成。然而目前多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均应用于工厂化的大型养殖中,对于小型渔用养殖中鱼类养殖污水的净化方式单一,污水净化效果差。养殖鱼类产生的污水不同于其他生活或生产污水,其污水的营养成分可以被其他水生动物所利用,不仅水质得到净化,在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协助下,还可以促进其他水生动物的生长,在养殖污水处理过程中创造更多价值,目前,未见有此方面的材料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克服目前多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均应用于工厂化的大型养殖中,对于小型渔用养殖中鱼类养殖污水的净化方式单一,污水净化效果差 、污水利用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结合了多种过滤与净化的方式于一体,不仅使鱼类养殖污水得到有效净化,而且更产生具有一定附加经济价值的贝类水产品的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钢架、设于钢架上的过滤系统、水泵及相应配套管件以及电气控制元件,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系统和下过滤系统: 所述下过滤系统包括曝气区、废水仓、生化过滤区和积水区,所述生化过滤区位于积水区和曝气区中部,废水仓位于曝气区顶部;所述曝气区侧壁设有回水进水口,曝气区内设有盘式曝气器、曝气导向斜板和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所述曝气导向斜板将曝气区与设于曝气区顶部的废水仓分隔开,所述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的一端与曝气区相通,另一端位于废水仓顶部;所述生化过滤区包括下部的曝气盒和上部的用于放置生化过滤耗材和贝类的塑料存放筐;所述积水区内设置微滤系统,所述微滤系统由微滤袋和流量控制器组成,所述流量控制器一端通过管道与微滤袋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 所述上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箱和超滤膜,所述上过滤箱内设有滴流区和紫外消毒区,滴流区底部与紫外消毒区相通,所述滴流区顶部设有水流分散器,滴流区内放置滴流过滤材料,所述紫外消毒区底部设有净水出水口 ; 所述水泵出水管通过分流阀分成第一上行水管和第二上行水管,所述第一上行水管直接接入水流分散器,第二上行水管接入超滤膜过滤柱后再接入水流分散器。作为优选的,所述钢架为304不锈钢钢架。作为优选的,所述生化过滤区上方设有可以促进生化过滤区中藻类生物生长的LED光源光源。作为优选的,所述滴流过滤材料是塑料毛刷。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紫外消毒区内安装的是可沉式的紫外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合了多种过滤与净化的方式于一体,使鱼类养殖污水得到有效净化:由用水负载产生的污水从回水进水口流入本系统的曝气区,经过曝气、生化过滤、藻类净化、贝类净化、微滤、超滤、滴滤和紫外照射处理等净化处理后从净水出水口流入用水负载,从而使得用水负载产生的污水得到净化处理;(2)本专利技术在净化鱼类养殖污水的同时,产生了具有一定附加经济价值的贝类水产品:由于藻类有极强的氨氮和磷酸盐吸附能力,本专利技术在生化过滤区设计了 LED光照系统,建立适合藻类生长的环境,当污水流经生化过滤区时水体中的藻类开始繁殖,并发挥其吸收氨氮的功能,在塑料存放筐中放置贝类,利用贝类吸收藻类,有效的利用了鱼类养殖产生的废水,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经济水产品;且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养殖鱼体的量,放入不同密度的贝类,并配合不同数量的生化棉,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3)在回水的第一道净化上,本专利技术利用下过滤系统的箱体结构设计了曝气导向斜板作为废水仓与曝气区之间的隔板,并设计了可更换的曝气装置和高度可调的泡沫导管,不仅实现了蛋白分离,而且能将较大的软质颗粒物(如残留饵料、鱼鳞、鱼皮等)通过强烈的曝气作用上浮排到废水仓,与普通的蛋白分离器相比净化效果更强,设计更为简单,建造成本更低,操作更为方便,不需要针叶泵等复杂电气设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4)在生化过滤区中的滤材可以放在塑料存放筐内可以方便的拿出进行维护与更换,底部还设计了曝气盘不仅能够对生化滤材提供氧气,还能使污水通过曝气作用产生的气流向上流动穿过生化过滤材料,达到净化的效果,同时减小了过滤系统产生的阻力,从而使水体的循环更为顺畅与高效;(5)本专利技术可以对同一水平面上用水负载进行供水与循环,不需要放在用水负载水平面上方或下方产生水位差从而进行循环;(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灵活的超滤方式,可根据养殖鱼种或养殖量的不同需求,可以调整需要超滤的水量比例;(7)本过滤系统的紫外线消毒灯采用可以自沉的紫外灯方便安装与更换,消毒区内的空间极大,可以根据需求安装多盏紫外消毒灯;(8)本专利技术滴流过滤区的空间较大,不仅作为蓄水箱,而且滴流过滤系统的效率高,即使动力系统发生失效,也能够保证过滤层中的细菌存活2 - 3天;(9)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微滤袋作为水泵的吸水口,并配合流量控制器控制水泵吸水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藻类进入上过滤箱中,使藻类停留在生化过滤区中继续吸收水体养料并为贝类提供充足饵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过滤系统及相关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过滤系统及相关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过滤箱 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微滤系统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钢架1、设于钢架I上的过滤系统、水泵2及相应配套管件以及电气控制元件,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系统和下过滤系统:如图1、2所示,所述下过滤系统包括曝气区3、废水仓4、生化过滤区和积水区5,所述生化过滤区位于积水区5和曝气区3中部,废水仓4位于曝气区3顶部;所述曝气区3侧壁设有回水进水口 6,曝气区3内设有盘式曝气器7、曝气导向斜板8和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9,所述曝气导向斜板8将曝气区3与设于曝气区3顶部的废水仓4分隔开,所述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9的一端与曝气区3相通,另一端位于废水仓4顶部,通过曝气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中含有有害的蛋白质和大颗粒废物,通过曝气导向斜板8的导向作用使得泡沫在曝气区3内大量聚集,大量的泡沫集中在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9中,依靠泡沫之间的张力将这些废物随着泡沫顺管道推入废水仓4,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9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用水负载的水位进行调整到适合的高度,使得泡沫能够通过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9进入废水仓4,排出系统的泡沫含有的水量极少,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或者另行设计补水机构补充系统总水量;所述生化过滤区包括下部的曝气盒10和上部的用于放置生化过滤耗材和贝类的塑料存放筐11,曝气盒10内的曝气盘外接气源,定期开启可提高系统的溶氧量,促进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钢架、设于钢架上的过滤系统、水泵及相应配套管件以及电气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系统和下过滤系统:所述下过滤系统包括曝气区、废水仓、生化过滤区和积水区,所述生化过滤区位于积水区和曝气区中部,废水仓位于曝气区顶部;所述曝气区侧壁设有回水进水口,曝气区内设有盘式曝气器、曝气导向斜板和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所述曝气导向斜板将曝气区与设于曝气区顶部的废水仓分隔开,所述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的一端与曝气区相通,另一端位于废水仓顶部;所述生化过滤区包括下部的曝气盒和上部的用于放置生化过滤耗材和贝类的塑料存放筐;所述积水区内设置微滤系统,所述微滤系统由微滤袋和流量控制器组成,所述流量控制器一端通过管道与微滤袋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所述上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箱和超滤膜,所述上过滤箱内设有滴流区和紫外消毒区,滴流区底部与紫外消毒区相通,所述滴流区顶部设有水流分散器,滴流区内放置滴流过滤材料,所述紫外消毒区底部设有净水出水口;所述水泵出水管通过分流阀分成第一上行水管和第二上行水管,所述第一上行水管直接接入水流分散器,第二上行水管接入超滤膜过滤柱后再接入水流分散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钢架、设于钢架上的过滤系统、水泵及相应配套管件以及电气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系统和下过滤系统: 所述下过滤系统包括曝气区、废水仓、生化过滤区和积水区,所述生化过滤区位于积水区和曝气区中部,废水仓位于曝气区顶部;所述曝气区侧壁设有回水进水口,曝气区内设有盘式曝气器、曝气导向斜板和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所述曝气导向斜板将曝气区与设于曝气区顶部的废水仓分隔开,所述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的一端与曝气区相通,另一端位于废水仓顶部;所述生化过滤区包括下部的曝气盒和上部的用于放置生化过滤耗材和贝类的塑料存放筐;所述积水区内设置微滤系统,所述微滤系统由微滤袋和流量控制器组成,所述流量控制器一端通过管道与微滤袋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 所述上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箱和超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炜强柯翎黄伟卿陈佳韩坤煌戴燕彬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