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806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按摩器,属于医疗保健器具技术领域。该按摩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偏心曲拐构件与具有揉动面的盘状揉动构件的几何中心传动连接,揉动构件铰支有一对具有合拢和打开位置的按摩瓣;两按摩瓣分别呈主要由分切面和半圆弧面构成的半圆柱状,一端具有半球头,另一端相互啮合;当处于合拢位置时,两按摩瓣合拢呈圆柱状,两半球头合并形成伸出揉动面的揉动球头;当处于打开位置时,两按摩瓣的半圆弧面分别嵌入揉动面对应的凹缺内,分切面与揉动面平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既可采用小偏离距进行针对穴位的小区域按摩,又可采用大偏心距进行肌肉放松之类的较大面积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器,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按摩器,属于医疗保健器具

技术介绍
按摩器是人们常用的医疗保健器具。申请号为200420059101.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偏心式旋动回轮按摩装置:一壳罩体内部组设定位一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心轴与按摩作动部相组合,该按摩作动部是由一旋动构件及一揉动构件共同组成;其中,该旋动构件与心轴固组,并延伸一与心轴偏心的凸轴以与揉动构件的枢接部枢组,使该凸轴与枢组部可相对旋动。藉此,该揉动构件得以驱动马达的心轴为中心进行偏心旋动,同时又受该旋动构件的配重部作用,使得该揉动构件于旋动构件回转时产生揉动的效果。然而,此按摩装置的揉动面形状单一,只能满足诸如放松肌肉之类较大面积的按摩需求,却不适合针对穴位之类的小区域按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可以方便改变揉动面形状,从而即可满足小区域按摩、又能实现大面积按摩的多功能按摩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多功能按摩器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偏心曲拐构件与具有揉动面的盘状揉动构件的几何中心传动连接,所述揉动构件铰支有一对具有合拢和打开位置的按摩瓣;两按摩瓣分别呈主要由分切面和半圆弧面构成的半圆柱状,一端具有半球头,另一端相互啮合;当处于合拢位置时,两按摩瓣合拢呈圆柱状,两半球头合并形成伸出揉动面的揉动球头;当处于打开位置时,两按摩瓣的半圆弧面分别嵌入揉动面对应的凹缺内,所述分切面与揉动面平齐。这样,当需要针对性按摩时,使两按摩瓣处于合拢位置,即可借助伸出揉动面的揉动球头进行针对穴位的小区域按摩;当需要普遍按摩时,使两按摩瓣处于分开位置,即可借助完整的揉动面进行肌肉放松之类的较大面积按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分开状态结构示意图(略去按柔凸)。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合拢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按摩器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驱动电机I,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1-1通过偏心曲拐构件2与具有揉动面3-1的盘状揉动构件3的几何中心传动连接。揉动面3-1上分布有按柔凸3-2,且具有容纳按摩瓣且形状相配的凹缺。揉动构件3通过铰销4铰支一对具有合拢和打开位置的按摩瓣5、5’。两铰支点的对称中心线偏离电机输出轴1-1的偏离距e小于偏心曲拐构件2使电机输出轴1-1与盘状揉动构件3几何中心形成的偏心距E。两按摩瓣5、5’分别呈主要由分切面5-1、5’ -1和半圆弧面5-2、5’ -2构成的半圆柱状,一端具有泗滨浮石(又称泗滨砭石)制成的半球头5-3、5’ -3,另一端通过局部圆弧齿5-4相互啮合。当需要进行穴位等小区域按摩时,朝图1箭头方向拨起按摩瓣5,在相互啮合的局部圆弧齿5-4作用下,另一按摩瓣5’将同步立起,直至如图3所示的合拢位置,启动电机后,即可借助伸出揉动面3-1的合拢揉动球头进行小偏离距e的针对性按摩。当需要较大面积按摩时,如图1所示,使两按摩瓣5、5’相互分开,其半圆弧面5-2、5’ -2分别嵌入揉动面3-1对应的凹缺内,而分切面5-1、5’-1则与揉动面3-1平齐,启动电机后,即可借助完整的揉动面3-1进行大偏心距E的普遍性按摩。两按摩瓣5、5’的分切面5-1、5’_1上分别具有间隔分布相互对应的按摩凸5_5和容凸凹陷5’-5。这样,当打开后,按摩凸5-5可以作为揉动面3-1上按柔凸3-2的补充,而合拢时,可以起到对合定位作用。两按摩瓣5、5’上分别装有位置对应的磁性销6、6’,揉动构件3的凹缺内对应两按摩瓣5、5’打开状态磁性销6、6’的位置分别镶有磁性件7、7’。因此可以借助磁吸作用,保证合拢或打开状态两按摩瓣5、5’的相对稳定。采用本实施例的按摩器后,不仅能够通过偏心揉动产生揉压按摩效果,而且具有更多的适应性功能,既可采用小偏离距进行针对穴位的小区域按摩,又可采用大偏心距进行肌肉放松之类的较大面积按摩。而使用泗滨砭石,根据《黄帝内经》记载,按摩效果更佳。具体使用既可安柄手持,也可嵌装在按摩椅、按摩床上(参见2004200591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偏心曲拐构件与具有揉动面的盘状揉动构件的几何中心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动构件铰支有一对具有合拢和打开位置的按摩瓣;两按摩瓣分别呈主要由分切面和半圆弧面构成的半圆柱状,一端具有半球头,另一端相互啮合;当处于合拢位置时,两按摩瓣合拢呈圆柱状,两半球头合并形成伸出揉动面的揉动球头;当处于打开位置时,两按摩瓣的半圆弧面分别嵌入揉动面对应的凹缺内,所述分切面与揉动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按摩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偏心曲拐构件与具有揉动面的盘状揉动构件的几何中心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动构件铰支有一对具有合拢和打开位置的按摩瓣;两按摩瓣分别呈主要由分切面和半圆弧面构成的半圆柱状,一端具有半球头,另一端相互啮合;当处于合拢位置时,两按摩瓣合拢呈圆柱状,两半球头合并形成伸出揉动面的揉动球头;当处于打开位置时,两按摩瓣的半圆弧面分别嵌入揉动面对应的凹缺内,所述分切面与揉动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按摩瓣的铰支点的对称中心线偏离电机输出轴的偏离距小于偏心曲拐构件形成的电机输出轴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