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巨章专利>正文

大功率径向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520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1:34
大功率径向柱塞泵属于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径向柱塞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的大功率径向柱塞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壳体表面设置连通空腔的吸液口,其结构要点壳体中部通过转轴设置凸轮,凸轮上通过拉环设置至少两个柱塞;每个柱塞的端部均设置于一个柱塞缸内,柱塞缸端部设置有同空腔连通的进液口,进液口内设置有吸液阀;柱塞缸的两侧均设置有同壳体相配合的第一空心耳轴和第二空心耳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环形高压腔;每个柱塞缸的第一空心耳轴均同环形高压腔连通,第一空心耳轴内相应于环形高压腔设置有排液阀;所述的壳体表面设置有连通环形高压腔的出液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功率径向柱塞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径向柱塞泵。
技术介绍
现有国内外生产的高压大流量隔膜泵均为三拐曲轴柱塞缸水平排列,或双拐曲轴柱塞缸水平排列。由于柱塞缸采用水平排列,就导致曲轴支撑点跨度过大,为确保功率有效输出就必然加大曲轴轴颈和其它相关部件的尺寸。因此采用该种结构方式的设备体积过大,设备重量过重。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02304.8,名称是《偏心推动圆周分布式柱塞泵》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布的技术方案是在主动轴端部设置凸轮,凸轮外设置轴承,轴承同壳体内的柱塞的端部相接触,柱塞上设置复位弹簧。通过凸轮转动,和复位弹簧的推动,使柱塞做往复运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在凸轮旋转时,柱塞始终受侧向力影响,使用寿命短,无法适应高压工作环境。2、传力零件多,结构复杂,增加了径向尺寸,摩擦损失大。3、弹簧占用径向尺寸空间大,使整个泵体体积增大,浪费材料,提高了成本。4、各个柱塞只能单独对液体吸入和排出,泵体外部连接管路过多,多缸工作理论可行,实际应用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功率径向柱塞泵,包括内部具有空腔(2)的壳体(1),壳体(1)表面设置有连通空腔(2)的吸液口(16),其特征在于:壳体(1)中部通过转轴(7)设置有凸轮(12),凸轮(12)上通过拉环(8)设置有至少两个柱塞(5);每个柱塞(5)的端部均设置于一个柱塞缸(3)内,柱塞缸(3)端部设置有同空腔(2)连通的进液口(14),进液口(14)内设置有吸液阀(13);柱塞缸(3)的两侧均设置有同壳体(1)相配合的第一空心耳轴(4)和第二空心耳轴(20);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环形高压腔(15);每个柱塞缸(3)的第一空心耳轴(4)均同环形高压腔(15)连通,第一空心耳轴(4)内相应于环形高压腔(15)...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功率径向柱塞泵,包括内部具有空腔(2)的壳体(1),壳体(I)表面设置有连通空腔(2)的吸液口(16),其特征在于:壳体(I)中部通过转轴(7)设置有凸轮(12),凸轮(12)上通过拉环(8 )设置有至少两个柱塞(5 );每个柱塞(5 )的端部均设置于一个柱塞缸(3 )内,柱塞缸(3)端部设置有同空腔(2)连通的进液口(14),进液口(14)内设置有吸液阀(13);柱塞缸(3)的两侧均设置有同壳体(I)相配合的第一空心耳轴(4)和第二空心耳轴(20);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环形高压腔(15);每个柱塞缸(3)的第一空心耳轴(4)均同环形高压腔(15)连通,第一空心耳轴(4)内相应于环形高压腔(15)设置有排液阀(18);所述的壳体(I)表面设置有连通环形高压腔(15 )的出液口( 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径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巨章白庶王振动
申请(专利权)人:白巨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