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54047 阅读:125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8-27 10:30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至少具有机座(1);与机座(1)连接的贮存容器(2)和放带机构(5);与贮存容器(2)转动连接的下送带轮(3)和上送带轮(4);驱动下送带轮(3)转动的驱动机构;与贮存容器(2)转动连接的托带轮(7)和压带轮(8);位于贮存容器(2)第二侧与贮存容器(2)和机座(1)连接的切割基座(19);安装在切割基座(19)上的切割刀具(10);推动切割刀具(10)往复运动的第一凸轮机构(9);推动切割刀具(10)复位的第一压缩弹簧(11);位于切割刀具(10)下方,与切割基座(19)滑动连接的接种杆组件;通过传动杆(18)与接种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凸轮机构(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菌接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接种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菌自动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营养,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由于野生食用菌的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便研究人工培育食用菌。目前,人工培育食用菌的过程是:1、培养食用菌菌种阶段。食用菌菌种分木屑种和谷粒种。木屑种是以木屑、麦麸等为主要原料,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加水拌匀后装入菌种培育袋中,扎紧袋口,高温灭菌,冷却后植入食用菌原种,原种在菌种培育袋中发菌形成用于栽培食用菌的菌种。谷粒种制法是以小麦粒、玉米粒等为主要原料,浸泡晾干后装入菌种培养袋扎紧袋口,高温灭菌,冷却后植入食用菌原种,原种在菌种培育袋中发菌形成用于栽培的菌种。2、食用菌栽培用生产袋(简称生产袋)制作阶段。生产袋是以木屑、麦麸、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要原料,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加水拌均装入塑料袋内并扎口,高温灭菌冷却后等待植入食用菌菌种。3、接种阶段。食用菌生产袋经过高温消毒且冷却后放入接种箱,接种箱内消毒,两个人完成接种,其中一个人在食用菌生产袋的一侧表面用尖锥打四个穴口,另外一个人用手或镊子取出木屑种或谷粒种植入穴口内,然后在生产袋外面套上一个塑料袋并扎紧袋口,或者在穴口上贴上透明胶,然后运入室内发菌。4、食用菌生产袋内发满菌后,再运到栽培地出菌。该方法能够培育出大量的食用菌菌种和食用菌,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1、易感染杂菌,导致种植失败,由于木屑种或谷粒种都是散状小颗粒菌种,接种时必须在食用菌生产袋上打穴口再植入菌种,而打穴口的尖锥仍可能在接种过程中附着杂菌,造成交叉感染,打穴口四次,也就有四次感染机会。接种时用手或镊子拿菌种植入穴口四次,又增加四次感染机 会,因而每个食用菌生产袋接种过程中有八次感染机会,一旦一个穴口感染杂菌,则会造成整袋食用菌生产袋报废。2、发菌时间慢,四个穴口都是位于食用菌生产袋的一侧表面上,菌种植入后菌丝等于从袋体截面圆周上的一点达到直径的另一点,菌丝发满袋体需要跨越袋体的截面直径,且内部缺氧,发菌慢,发满菌需要55天左右,还容易感染杂菌。3、劳动强度大,不宜操作,接种时,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过程复杂,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增加了生产成本。4、接种时间太长,接种一个菌种生产袋需要30秒左右,使菌种和穴口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增加感染杂菌的机会,同时增加生产成本。5、由于发菌需要时间太长,栽培季节由秋到冬受到限制,栽培季节只能选在由冬到春,在室内发菌。这样提高了生产成本,室内发菌需要加热,保持温度25度,费燃料,并且室内发菌冬季氧气不足,易感染,种植数量受到限制。食用菌生产中,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是防止杂菌生长、提高成品率的主要手段之一。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液体菌种,液体菌种一般较常规固体菌种缩短生长时间40%,但液体菌种存在设备投资大、技术难度高的不足,而且液体菌种在生产中还需要使用大量抗生素,不利于食用菌的无公害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生产效率高,利用该装置制作的食用菌种植袋具有菌丝生长块、无污染、成品率高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接种装置,至少具有机座;与所述机座连接的食用菌菌种贮存容器;位于所述贮存容器第一侧与所述机座连接的放带机构;位于所述贮存容器下部近放带机构一侧与所述贮存容器转动连接的下送带轮和上送带轮;驱动所述下送带轮旋转的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贮存容器下部远离放带机构一侧,与所述贮存容器转动连接的托带轮和压带轮;位于所述贮存容器第二侧,与所述贮存容器和机座连接的切割基座;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上的切割刀具;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上推动所述切割刀具往复运动的第一凸轮机构;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上推动所述切割刀具复位的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切割刀具下方,与所述切割基座滑动连接的接种杆组件;通过传动杆与所述接种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凸轮机构;所述接种杆组件包括与所述切割基座滑动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贮存容器一端具有凹槽,所述伸缩杆具有位于所述凹槽槽底的托板、位于所述伸缩杆与托板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三压缩弹簧、第一端与所述托板连接的拉杆、连接在所述拉杆第二端的滚轮;所述切割基座具有供接种带通过的空腔、供所述伸缩杆滑动的空腔、和供所述拉杆移动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的厚度小于近贮存容器端的厚度,所述滚轮与所述U型槽的下表面滚动连接;所述下送带轮、第一凸轮机构、第二凸轮机构之间传动连接。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接种装置,所述上送带轮、托带轮和压带轮与下送带轮传动连接。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接种装置,还具有位于所述伸缩杆上方与所述切割基座连接的 顶杆。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接种装置,还具有与所述机座连接用于封闭所述放带机构的封闭罩。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接种装置,所述封闭罩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接种装置,所述上送带轮、压带轮的上下位置可调节。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接种装置,所述托带轮的长度大于接种带的宽度,托带轮的表面分为两段,第一段设有右旋螺纹,第二段设有左旋螺纹,当托带轮转动时,所述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将食用菌菌种推向托带轮和接种带的中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改进方案可单独或组合实施。接种作业时,将杀菌消毒后的接种带安装在放带机构上,接种带的起始端穿过下送带轮和上送带轮、托带轮和压带轮之间的间隙;将培养好的固体食用菌菌种装入贮存容器中。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下送带轮、第一凸轮机构、第二凸轮机构运动。使接种带通过食用菌菌种层,托带轮和压带轮后进入切割基座供接种带通过的空腔;在第一凸轮机构和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切割刀具作上下往复运动,当达到最低位置时,将粘附有菌种的接种带切断;第二凸轮机构推动接种杆组件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当粘附有菌种的接种带被切断时,伸缩杆的凹槽处于被切断接种带的下方,且伸缩杆向远离贮存容器方向运动,被切断的接种带落入伸缩杆的凹槽内后,伸缩杆继续向远离贮存容器方向运动,插入放置在伸缩杆前方的食用菌培养容器中,当伸缩杆插入食用菌培养容器中后,伸缩杆的位置使与托板连接的拉杆上的滚轮处于U型槽开口端,滚轮上移,托板在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三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将接种带推出凹槽,置入食用菌培养容器的培养基中,伸缩杆达到最大外移距离后,在第二凸轮机构的带动下伸缩杆回移,与托板连接的拉杆上的滚轮在U型槽的作用下复位,托板克服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三压缩弹簧的弹力下移复位。第一凸轮机构、第二凸轮机构作同步协调运动,当第一凸轮机构推动切割刀具位于最低位置时,第二凸轮机构推动伸缩杆处于最靠近贮存容器位置,当第一凸轮机构推动切割刀具位于最高位置时,第二凸轮机构推动伸缩杆处于最远离贮存容器位置。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接种装置,配合食用菌培养容器的自动定位与供给装置后,可实现食用菌栽培的自动化接种,也可配合人工传递食用菌培养容器接种作业,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适应于全封闭接种作业,减少杂菌的感染机会。粘附有菌种的接种带呈长条状,插入到食用菌培养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机座(1);与所述机座(1)连接的食用菌菌种贮存容器(2);位于所述贮存容器(2)第一侧与所述机座(1)连接的放带机构(5);位于所述贮存容器(2)下部近放带机构(5)一侧与所述贮存容器(2)转动连接的下送带轮(3)和上送带轮(4);驱动所述下送带轮(3)旋转的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贮存容器(2)下部远离放带机构(5)一侧,与所述贮存容器(2)转动连接的托带轮(7)和压带轮(8);位于所述贮存容器(2)第二侧,与所述贮存容器(2)和机座(1)连接的切割基座(19);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19)上的切割刀具(10);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19)上推动所述切割刀具(10)往复运动的第一凸轮机构(9);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19)上推动所述切割刀具(10)复位的第一压缩弹簧(11);位于所述切割刀具(10)下方,与所述切割基座(19)滑动连接的接种杆组件;通过传动杆(18)与所述接种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凸轮机构(17);所述接种杆组件包括与所述切割基座(19)滑动连接的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远离贮存容器(2)一端具有凹槽,所述伸缩杆(12)具有位于所述凹槽槽底的托板(16)、位于所述伸缩杆(12)与托板(16)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13)和第三压缩弹簧(14)、第一端与所述托板(16)连接的拉杆(21)、连接在所述拉杆(21)第二端的滚轮(15);所述切割基座(19)具有供接种带(6)通过的空腔、供所述伸缩杆(12)滑动的空腔、和供所述拉杆(21)移动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的厚度小于近贮存容器(2)端的厚度,所述滚轮(15)与所述U型槽的下表面滚动连接;所述下送带轮(3)、第一凸轮机构(9)、第二凸轮机构(17)之间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机座(1);与所述机座(1)连接的食用菌菌种贮存容器(2);位于所述贮存容器(2)第一侧与所述机座(1)连接的放带机构(5);位于所述贮存容器(2)下部近放带机构(5) —侧与所述贮存容器(2)转动连接的下送带轮(3)和上送带轮(4);驱动所述下送带轮(3)旋转的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贮存容器(2)下部远离放带机构(5)—侧,与所述贮存容器(2)转动连接的托带轮(7)和压带轮(8);位于所述贮存容器(2 )第二侧,与所述贮存容器(2 )和机座(1)连接的切割基座(19 );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19)上的切割刀具(10);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19)上推动所述切割刀具(10)往复运动的第一凸轮机构(9);安装在所述切割基座(19)上推动所述切割刀具(10)复位的第一压缩弹簧(11);位于所述切割刀具(10)下方,与所述切割基座(19)滑动连接的接种杆组件;通过传动杆(18)与所述接种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凸轮机构(17);所述接种杆组件包括与所述切割基座(19)滑动连接的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远离贮存容器(2) —端具有凹槽,所述伸缩杆(12)具有位于所述凹槽槽底的托板(16)、位于所述伸缩杆(12)与托板(16)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13)和第三压缩弹簧(14)、第一端与所述托板(16)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耀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县耀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湖南省衡阳市联通] 2014年12月04日 21:29
    接种inoculate/vaccinate意为注射疫苗以预防疾病微生物学术语食用菌栽培学术语接种inoculation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