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5312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设有防扭曲部、承重部、转动部、设备机械连接部,还设有接线盒和油补偿器;该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适用于海洋调查中使用的钢结构工作钢缆与舷外海洋调查设备的连接。该承重装置设有机械、电源和信号连接承重接头,连接安全可靠,降低海上调查设备的故障率,以及钢缆断裂造成的损失,适用于铠装光电复合缆、铠装同轴缆、钢缆等所有钢结构工作钢缆,通用性极强,特别适用于深海大型海洋调查设备与钢缆的连接,是各类海洋调查设备与钢缆末端连接的优良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
本技术属于海洋探测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海洋调查中使用的铠装光电复合缆、铠装同轴缆、钢缆等钢结构工作缆,简称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连接和承重的装置,简称通用承重装置,以及该装置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海洋,特别是深海和大洋勘查作业中,各种钢缆和舷外调查设备是调查作业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装备。由于涉及的调查设备种类较多,钢缆和各种调查设备的连接装置往往没有统一的机械、电源和信号接口,使用和更换不同的调查设备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连接装置的承重能力不足,造成设备丢失或不能回收;连接头的水密接插件不一致,从而制约了舷外调查设备的使用范围。另外,调查设备在水下作业时,为了确保其着海底后在稳定状态下工作,需多放出一定长度的钢缆,这样往往会造成多长出的钢缆弯曲和堆积,容易产生扭转力,在收放期间会造成钢缆产生抖动,而由于传统的连接承重装置运动受限,受到的冲击力较大,连接部位持续处在疲劳运动状态,极易损伤或断裂。同时,也严重影响着调查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非常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连接承重装置,该装置能够安全有效地连接钢缆和调查设备,能够安全承重,有效进行机械、电源和信号连接,安全可靠,并且有较强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及制作方法,该承重装置设有机械、电源和信号连接承重接头,机械连接安全可靠,现场重制简洁方便,可提供铠装缆电信号、高压供电和光纤信号连接。并设置了防扭曲护部,能有效保护钢缆,避免承重接头受损和断裂,降低海上调查设备的故障率,而且适用于铠装光电复合缆、铠装同轴缆、钢缆等所有钢结构工作缆,通用性极强,特别适用于深海大型调查设备,是各类调查设备与钢缆末端连接的优良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其特征是:设有防扭曲部、承重部、转动部、设备机械连接部;所述防扭曲部,设有锥形塑胶护套,该护套纵向中心部位是供钢缆穿过的钢缆孔,护套自上而下逐渐变粗,底部内设有螺纹凹槽;所述承重部,设有柱形承重体,该承重体的上端设有中心有透孔的螺纹凸柱,该螺纹凸柱与所述防扭曲部的螺纹凹槽相互连接,承重体纵向内部上方设有锥形空腔,锥形空腔下方为圆柱形空腔,该圆柱形空腔内设有止退环,在所述锥形空腔和圆柱形空控的连接处设有上尖下宽的锲形板块;所述锥形空腔和圆柱形空腔内设有固定钢缆用的固化胶的固化胶体;在承重体的下部设有两个平行垂直向下突出的上连接板,两板中间设有间隙,两板的下端头为半圆形,设有横向连接轴孔;所述转动部,设有转动体,该转动体上端设有两个上转动限位槽,该两个上转动限位槽分别与所述承重部的承重体的下部两个上连接板相匹配,上转动限位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横向连接轴孔和连接轴杆;承重部的上连接板与转动部的上转动限位机槽通过所述连接轴孔和上连接轴杆活动连接;转动部的转动体下部设有两个平行垂直向下突出的下连接板,两板中间设有间隙,两板下端为圆弧形,设有横向连接轴孔;转动体中心设有纵向钢缆孔;所述设备机械连接部,设有连接体,该连接体底部设有底座,该底座上面设有两个下转动限位槽,该两个下转动限位槽分别与所述转动部的转动体下部的两个下连接板相匹配,下转动限位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横向连接轴孔和下连接轴杆;转动部的下连接板和设备机械连接部下转动限位槽通过所述连接轴孔和下连接轴杆活动连接;所述设备机械连接部底座通过螺栓与调查设备连接,底座中间设有纵向钢缆孔,钢缆通过防扭曲部中心的钢缆孔、承重部的两个空腔和转动部与设备机械连接部的钢缆孔穿入调查设备。穿入调查设备的钢缆端头固定在一个固定板上,钢缆中的电源线、光纤和信号线与调查设备上设置的接线盒连接,并设有油补偿器与接线盒进行油补偿连接;接线盒内部设有光纤接线盒,用于对接光纤ST头和安置、保护光纤熔接部分。由于进入接线盒的外部线缆固定于固定板上,使接线盒内部的连接点不受外力影响。接线盒的水密采用正压油补偿方式,内部充满了高压绝缘油,并由油补偿器为接线盒提供约0.06?0.0SMPa的补偿压力,可满足全水深的工作要求。本技术的优点:(I)该对接装置用于铠装同轴缆、铠装光电复合缆和钢缆等海洋调查钢结构工作缆设备缆绳末端的机械和信号连接,具有较强的通用性;(2)机械连接安全可靠,信号连接方便,现场重制简洁快速,适用于深海大型设备,是各类设备缆绳末端连接的优良装置;(3)结束了承重装置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缩短供货周期,降低制作成本,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4)解决现有钢缆对接方式种类繁多,没有统一方式的问题,为调查设备多平台、多载体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5)该装置独特设计了防扭曲护套,起到有效保护钢缆,避免承重接头受损和断裂,独特设计了万向转向,避免作业时因工作缆抖动、弯曲,使钢缆与刚性承重结构受力状况,减少钢缆损伤。降低海上调查设备的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不受本附图的限制,在不改变基本结构的前题下,近似的改变仍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说明:实施例1:参见附图,钢缆与洋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设有防扭曲部、承重部、转动部、设备机械连接部;所述防扭曲部,设有锥形塑胶护套,该护套纵向中心部位是供钢缆穿过的钢缆孔,护套自上而下逐渐变粗,底部内设有螺纹凹槽;所述承重部,设有柱形承重体,该承重体的上端设有中心有透孔的螺纹凸柱,该螺纹凸柱与所述防扭曲部的螺纹凹槽相互连接,承重体纵向内部上方设有锥形空腔,锥形空腔下方为圆柱形空腔,该圆柱形空腔内设有止退环,在所述锥形空腔和圆柱形空控的连接处设有上尖下宽的锲形板块;所述锥形空腔和圆柱形空腔内设有固定钢缆用的固化胶的固化胶体;在承重体的下部设有两个平行垂直向下突出的上连接板,两板中间设有间隙,两板的下端头为半圆形,设有横向连接轴孔;所述转动部,设有转动体,该转动体上端设有两个上转动限位槽,该两个上转动限位槽分别与所述承重部的承重体的下部两个上连接板相匹配,上转动限位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横向连接轴孔和连接轴杆;承重部的上连接板与转动部的上转动限位机槽通过所述连接轴孔和上连接轴杆活动连接;转动部的转动体下部设有两个平行垂直向下突出的下连接板,两板中间设有间隙,两板下端为圆弧形,设有横向连接轴孔;转动体中心设有纵向钢缆孔;所述设备机械连接部,设连接体,该连接体底部设有底座,该底座上面设有两个下转动限位槽,该两个下转动限位槽分别与所述转动部的转动体下部的两个下连接板相匹配,下转动限位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横向连接轴孔和下连接轴杆;转动部的下连接板和设备机械连接部下转动限位槽通过所述连接轴孔和下连接轴杆活动连接;所述设备机械连接部底座通过螺栓与调查设备连接,底座中间设有纵向钢缆孔,钢缆通过防扭曲部中心的钢缆孔、承重部的两个空腔和转动部与设备机械连接部的钢缆孔穿入调查设备,穿入调查设备的钢缆端头固定在一个固定板上,钢缆中的电源线、光纤和信号线与调查设备上设置的接线盒连接,并设有油补偿器与接线盒进行油补偿连接;接线盒内部设有光纤接线盒,用于对接光纤ST头和安置、保护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其特征是:设有防扭曲部(1)、承重部(2)、转动部(3)、设备机械连接部(4);所述防扭曲部(1),设有锥形塑胶护套(26),该护套纵向中心部位是供钢缆(20)穿过的钢缆孔(25),护套自上而下逐渐变粗,底部内设有螺纹凹槽(7);所述承重部(2),设有柱形承重体,该承重体的上端设有中心有透孔的螺纹凸柱(8),该螺纹凸柱与所述防扭曲部的螺纹凹槽相互连接,承重体纵向内部上方设有锥形空腔(9),锥形空腔下方为圆柱形空腔(10),该圆柱形空腔内设有止退环(11),在所述锥形空腔和圆柱形空控的连接处设有上尖下宽的锲形板块(12);所述锥形空腔和圆柱形空腔内设有固定钢缆用的固化胶的固化胶体;在承重体的下部设有两个平行垂直向下突出的上连接板(21),两板中间设有间隙,两板的下端头为半圆形,设有横向连接轴孔;所述转动部(3),设有转动体,该转动体上端设有两个上转动限位槽(13),该两个上转动限位槽分别与所述承重部的承重体的下部两个上连接板相匹配,上转动限位槽的两侧槽壁(15)上设有横向连接轴孔和连接轴杆;承重部的上连接板与转动部的上转动限位机槽通过所述连接轴孔和上连接轴杆活动连接;转动部的转动体下部设有两个平行垂直向下突出的下连接板(22),两板中间设有间隙,两板下端为圆弧形,设有横向连接轴孔;转动体中心设有纵向钢缆孔;所述设备机械连接部(4),设连接体,该连接体底部设有底座(23),该底座上面设有两个下转动限位槽(14),该两个下转动限位槽分别与所述转动部的转动体下部的两个下连接板相匹配,下转动限位槽的两侧槽壁(16)上设有横向连接轴孔和下连接轴杆;转动部的下连接板和设备机械连接部下转动限位槽通过所述连接轴孔和下连接轴杆活动连接;所述设备机械连接部(4)底座通过螺栓与调查设备连接,底座中间设有纵向钢缆孔,钢缆通过防扭曲部中心的钢缆孔、承重部的两个空腔和转动部与设备机械连接部的钢缆孔穿入调查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缆与舷外调查设备连接的通用承重装置,其特征是:设有防扭曲部(I)、承重部(2)、转动部(3)、设备机械连接部(4); 所述防扭曲部(1),设有锥形塑胶护套(26),该护套纵向中心部位是供钢缆(20)穿过的钢缆孔(25),护套自上而下逐渐变粗,底部内设有螺纹凹槽(7); 所述承重部(2),设有柱形承重体,该承重体的上端设有中心有透孔的螺纹凸柱(8),该螺纹凸柱与所述防扭曲部的螺纹凹槽相互连接,承重体纵向内部上方设有锥形空腔(9),锥形空腔下方为圆柱形空腔(10),该圆柱形空腔内设有止退环(11),在所述锥形空腔和圆柱形空控的连接处设有上尖下宽的锲形板块(12);所述锥形空腔和圆柱形空腔内设有固定钢缆用的固化胶的固化胶体;在承重体的下部设有两个平行垂直向下突出的上连接板(21),两板中间设有间隙,两板的下端头为半圆形,设有横向连接轴孔; 所述转动部(3),设有转动体,该转动体上端设有两个上转动限位槽(13),该两个上转动限位槽分别与所述承重部的承重体的下部两个上连接板相匹配,上转动限位槽的两侧槽壁(15)上设有横向连接轴孔和连接轴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欣孙元宏谷志珉曾现敏张丽婷段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