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芬芬专利>正文

一种反光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264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5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光镜,反光镜框架由主反光镜框架和副反光镜框架组成,主反光镜框架设于车体侧部,所述副反光镜框架设置在主反光镜框架上方,两者紧固转动连接,主反光镜框架与副反光镜框架构成一个钝角,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接触面各设有相互咬合的凸起,副反光镜框空腔内部设有副反光镜,副反光镜后连接左右调整装置,副反光镜与副反光镜框空腔用软管密封连接,且主反光镜框架内设有主反光镜。优点:一是副反光镜设置在主反光镜框架上方,既不影响反光镜的使用,又能方便使用者观察前车门外环境,有效避免开车门时撞到前车门外的障碍物;二是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构成一个钝角,可有效帮主反光镜在下雨天遮雨;三是调整位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光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不影响反光镜的使用,又能方便使用者观察前车门外环境,有效避免开车门时撞到前车门外的低矮障碍物的反光镜。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110214001.2的一种新型汽车反光镜,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反光镜本体、连接杆、活动连接装置和小反光镜;反光镜本体的下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活动连接装置与小反光镜活动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设置在反光镜本体的下端的小反光镜不能有效提供合理的视角,观察前车门外是否具有障碍物,来判断能否开启前车门。且其观察车身两侧的道路情况的功能反光镜本体就能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不影响反光镜的使用,又能方便使用者观察前车门外环境,有效避免开车门时撞到前车门外的低矮障碍物的反光镜。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在设计上,—种反光镜,包括反光镜框架,反光镜框架由主反光镜框架和副反光镜框架组成,主反光镜框架设于车体侧部,所述副反光镜框架设置在主反光镜框架上方,两者紧固转动连接,主反光镜框架与副反光镜框架构成一个钝角,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接触面各设有相互咬合的凸起,副反光镜框空腔内部设有副反光镜,副反光镜后连接左右调整装置,副反光镜与副反光镜框空腔用软管密封连接,且主反光镜框架内设有主反光镜,主反光镜框架、主反光镜和副反光镜框架分别连有调整装置,主反光镜框架上设有带圆孔凸起一,副反光镜框架空腔内设有与主反光镜框架上带圆孔凸起一相互配合的带圆孔凸起二,轴销穿过带圆孔凸起一和带圆孔凸起二,将两者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固定。一种反光镜,带圆孔凸起一上的圆孔与相互配合的带圆孔凸起二上的圆孔对准。一种反光镜,带圆孔凸起一横截面为L形,设有限位块,带圆孔凸起二横截面为倒L形,设有限位块。一种反光镜在汽车上的使用方法:第一步调整主反光镜框架和主反光镜,让主反光镜能反射车身四周的情况;第二步调整副反光镜框架,使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呈150度到180度;第三部左右调整副反光镜,使副反光镜能反射前车门外的环境;第四步锁定反光镜位置;第五步下车时,可依靠副反光镜发射的前车门外的环境做开门的判断。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副反光镜设置在主反光镜框架上方,既不影响反光镜的使用,又能方便使用者观察前车门外环境,有效避免开车门时撞到前车门外的低矮障碍物;二是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构成一个钝角,可有效帮主反光镜在下雨天遮雨;三是调整位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反光镜的侧视图。图3是带圆孔凸起一和带圆孔凸起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圆孔凸起一和带圆孔凸起二的侧视图。图5是带圆孔凸起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带圆孔凸起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6。一种反光镜,包括反光镜框架,反光镜框架由主反光镜框架2和副反光镜框架I组成,主反光镜框架2设于车体侧部,所述副反光镜框架I设置在主反光镜框架2上方,两者紧固转动连接,主反光镜框架2与副反光镜框架I构成一个钝角,副反光镜框架2与主反光镜框架I接触面各设有相互咬合的凸起,副反光镜框I空腔内部设有副反光镜3,副反光镜3后连接左右调整装置,副反光镜3与副反光镜框I空腔用软管密封连接,且主反光镜框2架内设有主反光镜4,主反光镜框架2、主反光镜4和副反光镜框架I分别连有调整装置,主反光镜框架2上设有带圆孔凸起一 5,副反光镜框架I空腔内设有与主反光镜框架2上带圆孔凸起一 5相互配合的带圆孔凸起二 6,轴销穿过带圆孔凸起一5和带圆孔凸起二 6,将两者副反光镜框架I与主反光镜框架2固定。一种反光镜,带圆孔凸起一 5上的圆孔与相互配合的带圆孔凸起二 6上的圆孔对准。一种反光镜,带圆孔凸起一 5横截面为L形,设有限位块,带圆孔凸起二 6横截面为倒L形,设有限位块。一种反光镜,主反光镜框架2与副反光镜框架I构成一个钝角,钝角为150度到180 度。一种反光镜在汽车上的使用方法:第一步调整主反光镜框架2和主反光镜4,让主反光镜4能反射车身四周的情况;第二步调整副反光镜框架1,使副反光镜框架I与主反光镜框架2呈150度到180度;第三部左右调整副反光镜3,使副反光镜3能反射前车门外的环境;第四步锁定反光镜位置;第五步下车时,可依靠副反光镜3发射的前车门外的环境做开门的判断。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简单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光镜,其特征是:包括反光镜框架,反光镜框架由主反光镜框架和副反光镜框架组成,主反光镜框架设于车体侧部,所述副反光镜框架设置在主反光镜框架上方,两者紧固转动连接,主反光镜框架与副反光镜框架构成一个钝角,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接触面各设有相互咬合的凸起,副反光镜框空腔内部设有副反光镜,副反光镜后连接左右调整装置,副反光镜与副反光镜框空腔用软管密封连接,且主反光镜框架内设有主反光镜,主反光镜框架、主反光镜和副反光镜框架分别连有调整装置,主反光镜框架上设有带圆孔凸起一,副反光镜框架空腔内设有与主反光镜框架上带圆孔凸起一相互配合的带圆孔凸起二,轴销穿过带圆孔凸起一和带圆孔凸起二,将两者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镜,其特征是:包括反光镜框架,反光镜框架由主反光镜框架和副反光镜框架组成,主反光镜框架设于车体侧部,所述副反光镜框架设置在主反光镜框架上方,两者紧固转动连接,主反光镜框架与副反光镜框架构成一个钝角,副反光镜框架与主反光镜框架接触面各设有相互咬合的凸起,副反光镜框空腔内部设有副反光镜,副反光镜后连接左右调整装置,副反光镜与副反光镜框空腔用软管密封连接,且主反光镜框架内设有主反光镜,主反光镜框架、主反光镜和副反光镜框架分别连有调整装置,主反光镜框架上设有带圆孔凸起一,副反光镜框架空腔内设有与主反光镜框架上带圆孔凸起一相互配合的带圆孔凸起二,轴销穿过带圆孔凸起一和带圆孔凸起二,将两者副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芬芬
申请(专利权)人:刘芬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