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萌专利>正文

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972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包括阀体、先导装置、补液装置;先导装置通过先导管与阀体的内腔、呼气腔、吸气腔相连接;补液装置包括平衡杆、平衡块、控制阀;先导装置设置于平衡杆的一端,平衡块设置于平衡杆的另一端;控制阀的控制柄与平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控制阀的进液口与外界补液源相连接,控制阀的出液口与先导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杠杆原理,精确控制补液量,始终保证阀体的呼、吸时的压强符合设定压强要求;利用先导管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液体挥发,保证了利用液体压强控制阀体呼、吸气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物理配重式呼吸阀容易泄露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
[0001 ] 本技术涉及呼吸阀,尤其涉及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
技术介绍
现有呼吸阀大多数采用金属物理配重控制呼吸阀设定压强,物理配重式呼吸阀当压强还没有到达呼气要求压强时,其配重块就已经处于半悬浮状态,故其密封面就不会密封太严,极容易产生漏气,存在严重污染设备周围环境、物料大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解决现有呼吸阀极容易产生漏气,存在严重污染设备周围环境、物料大量浪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包括阀体、控制所述阀体呼气或吸气的先导装置、为所述先导装置补充液体的补液装置;所述先导装置通过先导管与所述阀体相连接;所述补液装置为平衡杠杆机构,所述补液装置包括平衡杆、平衡块、控制阀;所述先导装置设置于所述平衡杆的一端,所述平衡块设置于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所述控制阀的控制柄与所述平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的进液口与外界补液源相连接,所述控制阀的出液口与所述先导装置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精确地控制阀体的呼、吸气时的压强;利用杠杆原理,精确控制补液量,始终保证阀体的呼、吸时的压强符合设定压强要求;利用先导管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液体挥发,保证了利用液体压强控制阀体呼、吸气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物理配重式呼吸阀泄漏严重的问题,同时安全、节能、环保。进一步:所述先导装置包括调压箱、防喷溅箱,所述防喷溅箱的下端与所述调压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调压箱为密封箱体,所述调压箱的内部设有引压管;所述引压管的顶端管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调压箱的内部液体的液面的水平高度,所述引压管的底部连接第一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先导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防喷溅箱为密闭箱体,所述防喷溅箱设置于所述调压箱的上端,所述防喷溅箱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调压管,所述防喷溅箱的上端设有用于排气或吸气的外接管;所述调压管的下端伸入所述调压箱的内部、且所述调压管的下端管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调压箱内部液体的液面的水平高度,所述调压管的上端管口伸入所述防喷溅箱的内部;所述外接管的下端与所述防喷溅箱的顶板相连接;所述调压箱的壳体、和\或所述防喷溅箱的壳体与所述平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密封舱体;所述先导装置与所述补液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内;所述平衡杆的中部通过平衡支架与所述密封舱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平衡支架的上端与所述平衡杆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密封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舱体的顶壁上设有吸排口,所述吸排口的上端口设置所述密封舱体的外部,所述吸排口的下端口通过第二软管与所述外接管的上端口相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舱体保护了所述先导装置和补液装置的工作环境不受外界污染,保证了控制系统的调压精度和使用寿命进一步: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的外部,所述储液箱的下端通过补液管与所述密封舱体内部的所述控制阀的进液口相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强补液效果。[0011 ] 进一步:所述阀体包括壳体、内腔、呼气口、呼气腔、呼气口压紧盖、吸气口、吸气腔、吸气口压紧盖;所述先导装置通过先导管与所述阀体的内腔、呼气腔、吸气腔相连,所述呼气口压紧盖设置于所述内腔与所述呼气腔之间、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吸气口压紧盖设置于所述内腔与所述吸气腔之间、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呼气口压紧盖的一端面与所述呼气口和内腔的腔口相连接,所述呼气口压紧盖的另一端面至于呼气腔内;所述吸气口压紧盖的一端面与所述吸气口和吸气腔的腔口相连接,所述吸气口压紧盖的另一端面至于所述内腔内。进一步:所述呼气腔的腔壁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吸气腔的腔壁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呼气口压紧盖靠近所述呼气口的端面设有密封垫;所述吸气口压紧盖靠近所述吸气口的端面设有密封垫。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强设备的密封性。进一步:所述吸气口、吸气腔、吸气口压紧盖组成一个吸气机构;所述吸气机构设为多个。进一步:所述吸气机构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气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内腔的两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呼气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吸气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包括阀体、控制所述阀体呼气或吸气的先导装置、为所述先导装置补充液体的补液装置;所述先导装置通过先导管5与所述阀体的内腔1.1、呼气腔1.2、吸气腔1.3相连接;所述补液装置为平衡杠杆机构,所述补液装置包括平衡杆2.1、平衡块2.2、控制阀2.3 ;所述先导装置设置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所述平衡块2.2设置于所述平衡杆2.1的另一端,优选:所述平衡块2.2与所述平衡杆2.1螺纹连接;所述控制阀2.3的控制柄2.31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相连接,实践中可以将所述控制阀2.3的控制柄2.31设置于所述平衡杆2.1的任一一端,本实例采用将所述控制阀2.3的控制柄2.31与所述先导装置相连接、最好是转动连接,其实也可以将所述控制阀2.3的控制柄2.31与所述平衡杆2.1上设有平衡块2.2的一端相连接,最好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阀2.3的进液口与外界补液源相连接,所述控制阀2.3的出液口与所述先导装置相连接。所述先导装置包括调压箱3.1、防喷溅箱3.2 ;所述防喷溅箱3.2的下端与所述调压箱3.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2.3的出液口通过第三软管4.3与所述调压箱3.1或所述防喷溅箱3.2相连接,本实例采用所述控制阀2.3的出液口通过第三软管4.3与所述防喷派箱3.2相连接。所述调压箱3.1为密封箱体,所述调压箱3.1的内部设有引压管3.3 ;所述引压管3.3的顶端管口高于所述调压箱3.1的内部液体的液面,所述引压管3.3的底部连接第一软管4.1、且所述第一软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先导管5的一端口相连接。所述防喷溅箱3.2为密闭箱体,所述防喷溅箱3.2的下端设有调压管3.4,调压管3.4所述防喷溅箱3.2的上端设有用于排气或吸气的外接管3.5 ;所述调压管3.4的下端与所述调压箱3.1固定连接,所述调压管3.4的下端伸入所述调压箱3.1的内部、且所述调压管3.4的下端管口低于所述调压箱3.1内部液体的液面,所述调压管3.4的上端与所述防喷溅箱3.2固定连接,所述调压管3.4的上端管口伸入所述防喷溅箱3.2的内部,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述调压管3.4的上端管口与所述防喷溅箱3.2的内壁底面设置在同一个平面;所述外接管3.5的下端与所述防喷溅箱3.2的顶板相连接,所述外接管3.5的上端口用于向外界排气或向所述防喷溅箱3.2内吸气。所述调压箱3.1的壳体、和\或所述防喷溅箱3.2的壳体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技术可以将所述调压箱3.1的壳体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或将所述防喷溅箱3.2的壳体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控制所述阀体呼气或吸气的先导装置、为所述先导装置补充液体的补液装置;所述先导装置通过先导管(5)与所述阀体相连接;所述补液装置为平衡杠杆机构,所述补液装置包括平衡杆(2.1)、平衡块(2.2)、控制阀(2.3);所述先导装置设置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所述平衡块(2.2)设置于所述平衡杆(2.1)的另一端;所述控制阀(2.3)的控制柄(2.31)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2.3)的进液口与外界补液源相连接,所述控制阀(2.3)的出液口与所述先导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控制所述阀体呼气或吸气的先导装置、为所述先导装置补充液体的补液装置;所述先导装置通过先导管(5)与所述阀体相连接;所述补液装置为平衡杠杆机构,所述补液装置包括平衡杆(2.1)、平衡块(2.2)、控制阀(2.3);所述先导装置设置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所述平衡块(2.2)设置于所述平衡杆(2.1)的另一端;所述控制阀(2.3)的控制柄(2.31)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2.3)的进液口与外界补液源相连接,所述控制阀(2.3)的出液口与所述先导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装置包括调压箱(3.1)、防喷溅箱(3.2),所述防喷溅箱(3.2)的下端与所述调压箱(3.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调压箱(3.1)为密封箱体,所述调压箱(3.1)的内部设有引压管(3.3);所述引压管(3.3)的顶端管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调压箱(3.1)的内部液体的液面的水平高度,所述引压管(3.3)的底部连接第一软管(4.1)的一端,所述第一软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先导管(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防喷溅箱(3.2)为密闭箱体,所述防喷溅箱(3.2)设置于所述调压箱(3.1)的上端,所述防喷溅箱(3.2)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调压管(3.4),所述防喷溅箱(3.2)的上端设有用 于排气或吸气的外接管(3.5);所述调压管(3.4)的下端伸入所述调压箱(3.1)的内部、且所述调压管(3.4)的下端管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调压箱(3.1)内部液体的液面的水平高度,所述调压管(3.4)的上端管口伸入所述防喷溅箱(3.2)的内部;所述外接管(3.5)的下端与所述防喷溅箱(3.2)的顶板相连接;所述调压箱(3.1)的壳体、和\或所述防喷溅箱(3.2)的壳体与所述平衡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先导式自动补液呼吸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舱体(6);所述先导装置与所述补液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6)内;所述平衡杆(2.1)的中部通过平衡支架(2.4)与所述密封舱体(6)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平衡支架(2.4)的上端与所述平衡杆(2.1)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支架(2.4)的下端与所述密封舱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舱体(6)的顶壁上设有吸排口,所述吸排口的上端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萌
申请(专利权)人:左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