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955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eap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eapMotion设备、主机、显示屏和服务器,所述LeapMotion设备和显示屏均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所述主机和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所述LeapMotion设备内置语音增强模块。通过使用LeapMotion设备代替使用复杂的鼠标、键盘、触摸屏,降低了装置的成本,并增强了体验真实感,并在现有的LeapMotion设备内设置语音增强模块,以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大厅面积比较大的场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
本技术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交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交互技术主要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感绘制技术、沉浸式投影技术、基于多媒体信息集成展示技术的数字博物馆等。其中真实感绘制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由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空间场景,用户通过鼠标、键盘等交互操作设备可实现在场景中的自由移动和变换视角;沉浸式投影技术利用投影仪和相关设备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影像与高度仿真的虚拟场景;数字博物馆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等营造数字化展示系统,用户可通过电子书、视听光盘、网页浏览、虚拟体验等方式访问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上述这些技术中采用的人机交互方式多以传统的交互设备如鼠标、键盘、触摸屏为主,虽然虚拟头盔、3D眼镜、体感手套等人机交互设备也在逐渐引入,但一方面应用这些设备的虚拟场景往往需要高昂的开发费用;另一方面用户需要额外穿戴外接设备,这会加大用户学习使用系统的困难,并降低体验真实感。虽然微软Leap Motion体感交互设备可以直接实现用户的体感操作,但由于其需要进行用户全身骨架绘制,并要处理复杂的景深信息,运行效率与识别精准度就会有所限制,另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场景比较开阔,使得原有的Leap Motion的语音处理器不能使用于这么开阔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识别精度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包括Leap Motion设备、主机、显示屏和服务器,所述Leap Motion设备和显示屏均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所述主机和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所述Leap Motion设备内置语音增强模块,该语音增强模块包括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所述该滤波电路,包括运放器Al、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和电容C2串联接地,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上串联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运放器Al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间串联电容C3和电阻R3,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电容Cl、电阻R4和电容C2串联接地,并且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串联,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l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6,电阻R6的两端并联电容C4;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运放器Al、电阻R1、电阻R2、电阻R5、电阻R6和运放器A2,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6和电阻R5依次首尾串联,在电阻Rl和电阻R2之间的节点上电连接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中间节点上电连接电阻R3,所述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间串联滑动变阻器R7和电阻R8,所述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9,所述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10,所述运放器Al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2的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ll和电容C。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Leap Motion设备代替使用复杂的鼠标、键盘、触摸屏,降低了装置的成本,并增强了体验真实感,并在现有的Leap Motion设备内设置语音增强模块,以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大厅面积比较大的场景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滤波电路的电子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放大电路的电子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包括LeapMotion设备、主机、显示屏和服务器,所述Leap Motion设备和显示屏均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所述主机和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服务器可根据主机传输的语音调取相应的命令,该调取相应的命令软件为现有公知软件如苹果的语音助手等。Leap Motion设备内置语音增强模块,该语音增强模块有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组成,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该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运放器Al、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和电容C2串联接地,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上串联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运放器Al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间串联电容C3和电阻R3,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电容Cl、电阻R4和电容C2串联接地,并且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串联,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l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6,电阻R6的两端并联电容C4。放大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运放器Al、电阻R1、电阻R2、电阻R5、电阻R6和运放器A2,所述电阻Rl、电阻R2、电阻R6和电阻R5依次首尾串联,在电阻Rl和电阻R2之间的节点上电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中间节点上电连接电阻R3,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间串联滑动变阻器R7和电阻R8,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9,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10,运放器Al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2的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ll和电容C。其中,主机为电脑。显示屏和主机可为一体机。且Leap Motion设备内置的两个摄像头。为了更好的识别语音,在Leap Motion设备的音频输入端连接麦克风阵列,而在Leap Motion设备输出端扩展连接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从而更加准确的识别语音。Leap Motion为体感传感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eap Motion设备、主机、显示屏和服务器,所述Leap Motion设备和显示屏均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所述主机和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所述Leap Motion设备内置语音增强模块,该语音增强模块包括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所述该滤波电路,包括运放器A1、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和电容C2串联接地,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上串联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运放器A1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间串联电容C3和电阻R3,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电容C1、电阻R4和电容C2串联接地,并且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串联,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1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6,电阻R6的两端并联电容C4;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运放器A1、电阻R1、电阻R2、电阻R5、电阻R6和运放器A2,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6和电阻R5依次首尾串联,在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节点上电连接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中间节点上电连接电阻R3,所述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间串联滑动变阻器R7和电阻R8,所述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9,所述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10,所述运放器A1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2的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11和电容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eap Moti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eap Motion设备、主机、显示屏和服务器,所述Leap Motion设备和显示屏均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所述主机和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所述Leap Motion设备内置语音增强模块,该语音增强模块包括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机上,所述该滤波电路,包括运放器Al、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和电容C2串联接地,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上串联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运放器Al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间串联电容C3和电阻R3,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电容Cl、电阻R4和电容C2串联接地,并且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串联,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l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6,电阻R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熠杨裔邓毓博白晨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