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壁厚海底管线钢用中厚板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4500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08
一种大壁厚海底管线钢用中厚板及生产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技术领域。中厚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25-0.045%,Si:0.10-0.35%,Mn:1.10-1.40%,P≤0.015%,S:≤0.003%,Nb:0.04-0.07%,V:≤0.06%,Ti:0.010-0.020%,Ni:0.15-0.40%,Cr:≤0.20%,Mo:≤0.08%,Al:0.010-0.040%,Al/N≥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包括:高炉铁水→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LF+RH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加热→4300轧机轧制→ACC快速冷却→堆冷→取样、检验→入库、发运。优点在于,钢板力学性能指标稳定,塑性、韧性匹配较好,具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碳微合金钢
,特别是涉及,低成本,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管道。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陆地能源资源的枯竭,海上油气开采已成为热潮,管道建设向海洋、地震带、极地冻土地等环境恶劣的地区延伸。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其中一半以上在深海。受勘探、铺设、检测、管道原材料技术和装备条件限制,我国深海区油气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仅南海荔湾项目的深海管道在1500m的水深进行管道铺设。海上石油开采将成为未来油气开采的主战场,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气生产系统中的“生命线”,海底管道的建设急需大量厚规格海底管线钢,这不仅对钢板的成分控制、力学性能和抗压、抗海水腐蚀等性能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且深海管线钢径厚比小、制管难度大,对下游制管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海底管线钢研究领域较活跃,与埋地管相比附加值高,但受钢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低成本减量化生产海底管线钢,尤其是大壁厚海底管线钢是能为企业增加市场竞争优势。根据公开专利检索显示,大壁厚海底管线钢为获得相应组织,增加淬透性,均需添加一定量的贵重合金Mo,如专利CN102676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壁厚海底管线钢用中厚板,其特征在于,该中厚板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25‑0.045%,Si:0.10‑0.35%,Mn:1.10‑1.40%,P≤0.015%,S:≤0.003%,Nb:0.04‑0.07%,V:≤0.06%,Ti:0.010‑0.020%,Ni:0.15‑0.40%,Cr:≤0.20%,Mo:≤0.08%,Al:0.010‑0.040%,Al/N≥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壁厚海底管线钢用中厚板,其特征在于,该中厚板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25-0.045%, Si:0.10-0.35%, Mn:1.10-1.40%, P ≤ 0.015%, S..( 0.003%,Nb:0.04-0.07%, V≤ 0.06%, T1:0.010-0.020%, N1:0.15-0.40%, Cr..( 0.20%, Mo:(0.08%, Al:0.010-0.040%, A1/N≥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的身长方法,包括:高炉铁水一铁水预脱硫一转炉冶炼一LF+RH精炼一板坯连铸一板坯加热一4300轧机轧制一ACC快速冷却一堆冷一取样、检验一入库、发运;其特征在于,在板坯浇铸+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工艺过程中控制参数为: (1)将按钢板的化学成分冶炼钢水浇注成300、400mm厚连铸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铁强丁文华张国栋李少坡周希楠万潇白松莲查春和李家鼎白学军周德光赵久梁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