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片、金属树脂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与树脂结合的金属片、以及该金属树脂复合体和它们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不同的物质组合起来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优点一是其性能的复合效果,即几种不同性质结合在一种材料中使它们同时发挥作用。二是可根据使用要求来设计一种最合适的复合材料,即可设计性。其中金属树脂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金属装饰层和作为支撑层的树脂层,该支撑层通过喷射、注射模制或冲压的方法而连接到装饰层,自重较小同时具有较高的质量外观;因而被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随着金属树脂复合材料使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品质要求的提高,树脂与金属之间的粘结力尤显重要。现有树脂与金属的结合主要采用纳米成型技术(简称纳米T),该技术主要是现将金属进行表面腐蚀处理,使金属表面形成多个直径为20~100纳米的孔,然后再将带孔的金属板进行注塑,使之与树脂牢固粘结。但是现有技术中,金属表面形成的孔较为单一,使得金属与树脂之间的结合力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与树脂结合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树脂结合的一侧上设有多个直径为100~500纳米,深度为1~5微米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一层多孔层氧化膜孔,在与树脂结合的一侧的氧化膜比表面上,还设有多个直径为20~100纳米,深度为0.1~2微米的微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与树脂结合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树脂结合的一侧上设有多个直径为100~500纳米,深度为1~5微米的大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氧化膜以及一层多孔层氧化膜孔,在与树脂结合的一侧的氧化膜比表面上,还设有多个直径为20~100纳米,深度为0.1~2微米的微孔;其中,所述比表面不仅仅指氧化膜水平的表面,还包括所述大孔内侧面,即氧化膜水平面与非水平面的表面总和;最后形成微孔与纳米孔交叠的结构,这种结构与树脂结合后,树脂与金属表面呈非平面的立体结合;金属表面所形成的所述大孔和所述微孔交错分布。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工艺处理制备而得:金属工件—除油脱脂处理—除金属自然氧化物表层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再扩孔处理—氮原子吸附处理—水洗烘干处理—得到所述用于与树脂结合的金属片;所述除金属自然氧化物表层处理为:微蚀—二联水洗—中和—二联水洗;其中所述微蚀具体为,将除油脱脂处理得到的金属工件投入到温度为40℃~75℃蚀刻液中蚀刻处理10~100秒,所述蚀刻液为体积浓度为5%~30%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溶液;所述中和液为100~300g/L硝酸或硫酸,中和处理时间为5~60秒;所述再扩孔处理为:将阳极氧化处理成膜后的金属工件,洗净后浸泡于氨胺系化合物1~8次,每次2~8分钟,每浸泡一次须经充分水洗方能浸泡第二次,此步骤在已有的金属比表面形成微孔;所述氮原子吸附处理为:将再扩孔处理所得金属工件,浸泡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项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