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楼面变形缝结构,尤其是。
技术介绍
在工业建筑中,作为原料输送系统的结构支撑体系,栈桥结构被广泛采用。为满足原料输送及工艺要求,栈桥结构通常长度又较大,因此设置必要的变形缝才能满足建筑物的沉降、防震、伸缩要求;而栈桥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原料污染上层楼板现象,通常以水冲洗方法进行清理,露天栈桥面临的雨水水量更大,而栈桥作为高架构筑物应采用有组织排水系统;栈桥一般为斜面,污水顺栈桥方向下流,若不采取措施,水流会穿过变形缝,因此应做好栈桥结构的防水和排水措施。为了做好栈桥结构的防水和排水措施,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做法是:在变形缝处做防水措施,而在变形缝的上游做排水措施。防水做法要求高,材料腐蚀老化后同样容易出现渗漏现象;而排水做法要么设挡水沿,影响通行、美观,要么增加次梁,局部降板,增加了高空施工难度。因此需要一种既美观、简单,又同时能解决栈桥结构防、排水的构造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其能够解决栈桥结构防、排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这种输料栈桥楼面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的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和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在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和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之间留有楼面变形缝(1);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与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的楼板(12)顶部之间沿变形缝(1)延伸方向铺设有钢格栅盖板(7);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的第一支撑梁(2.1)与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的第二支撑梁(3.1)下部之间沿变形缝(1)延伸方向设置有钢制槽型天沟(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的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和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在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和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之间留有楼面变形缝(I);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与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的楼板(12)顶部之间沿变形缝(I)延伸方向铺设有钢格栅盖板(7);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的第一支撑梁(2.1)与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的第二支撑梁(3.1)下部之间沿变形缝(I)延伸方向设置有钢制槽型天沟(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的楼板顶部铺设有防水卷材(8),所述防水卷材(8)的顶部铺设有混凝土面层(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和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的楼板顶部沿变形缝(I)延伸方向分别埋设有角钢埋件(5),在角钢埋件(5)之间铺设有钢格栅盖板(7)和弹性橡胶板(6);所述弹性橡胶板(6)与角钢埋件(5)之间采用胶粘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的第一支撑梁(2.1)与第二栈桥结构主体(3)的第二支撑梁(3.1)下部之间沿变形缝(I)延伸方向分别设置有梁底角钢埋件(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槽型天沟(10)的底板上连接有镀锌排水管(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栈桥结构主体(2)的楼板(12)顶部 和钢格栅盖板(7)之间沿变形缝(I)延伸方向设有导水槽(14),导水槽(14)底部设有导水管(15)。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栅盖板(7)和弹性橡胶板(6)的上表面保持与两侧混凝土面层(4)的上表面平齐。8.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输料栈桥楼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槽型天沟(10)的两边分别与变形缝两侧梁底角钢埋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斌,王胜利,张学奇,雷艳红,吉军,于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