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迫涡旋式储漆罐,所述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具有用以在所述储漆罐的罐体内形成强迫涡旋的涡旋产生装置,所述涡旋产生装置包括:在罐体上设置的用于绝缘漆流入罐体内的进口和从罐体内流出的出口;在所述罐体外的连接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用于驱动所述循环管路内的绝缘漆循环流动的输送泵;以及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的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简单易维护、换热面积大且密封性能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迫涡旋式储漆罐
本技术涉及压力浸漆
,尤其涉及一种强迫涡旋式储漆罐。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在压力浸漆领域内,常规储漆罐如图1和图2所示,其采用浆式搅拌器方式,来实现绝缘漆在储漆罐内的冷却与加热均匀。如图1和图2所示,储漆罐包括罐体1、支撑罐体I的支撑柱8、设置在罐体I顶部的电机2和减速机3、伸入罐体I内部的桨式搅拌器和在罐体I内部设置的换热排管7。其中,桨式搅拌器包括传动轴5、桨叶4和底部支架6,减速机3的输出轴与传动轴5轴连接,桨叶4则连接在传动轴5上,底部支架6用来支承传动轴5。现有技术的储漆罐,缺点如下:(I)因绝缘漆粘度问题,现有技术储漆罐的浆式搅拌器,对于减速机3扭矩要求较高,结构富杂;(2)浆式搅拌器在储漆罐的罐体I内占用体积较大,对于储漆罐内换热排管7的面积限制很多,由于桨叶4的影响,不能设置多层同心圆状的冷却排管,影响罐体I内的绝缘漆的换热效率;(3)现有技术的储漆罐采用机械动态密封的形式,而储漆的工作压力处于真空状态,不可避免的存漏真空风险;(4)浆式搅拌器方式结构复杂,维修和拆装困难。综上,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综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本低、简单易维护、换热面积大且密封性能好的储漆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简单易维护、换热面积大且密封性能好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强迫涡旋式储漆罐,所述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具有用以在所述储漆罐的罐体内形成强迫涡旋的涡旋产生装置,所述涡旋产生装置包括:在罐体上设置的用于绝缘漆流入罐体内的进口和从罐体内流出的出口 ;在所述罐体外的连接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用于驱动所述循环管路内的绝缘漆循环流动的输送泵;以及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的阀门。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端。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所述进口的数量为1-6个。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罐体的横截面圆周上。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所述进口的数量为四个。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出口与所述输送泵之间的所述循环管路上。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各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纵向中部以上的位置。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各所述进口在所述罐体的同一高度处。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相邻两所述进口相互垂直。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优选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同心圆状的多层换热排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成本较低;加热及冷却排管的面积不受原有浆式搅拌器制约,换热面积要远大于原有储漆罐;另外,储漆罐的罐体内无需设置机械动态密封机构,密封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储漆的王视不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储漆罐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中的涡旋产生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可以但不限于用于电机和变压器等。本技术实施例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以输送泵为动力,通过绝缘漆进出罐体而在外部循环管路中进行循环,在储漆罐内制作强制涡旋的形式来增加储漆罐内的绝缘漆的流动,从而实现绝缘漆在储漆罐内加热及冷却均匀性,提高换热效率,这种结构并不存在安装体积过大问题、不存在动密封问题,同时结构十分简单,利于维护。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包括罐体1、支撑罐体I的支撑柱8、在罐体I内部设置的换热排管(或称加热及冷却排管)7以及涡旋产生装置(或称绝缘漆循环装置)。相比现有技术,省去了设置电机2、减速机3和桨式搅拌器,增加了涡旋产生装置,用以在所述储漆罐的罐体I内形成强迫涡旋,增加换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涡旋产生装置包括进口 11、12、13、14、出口 9、循环管路19、输送泵17和阀门18。图3和图4中的箭头表示在循环管路19中的绝缘漆的流向。图3中的B点与图4中的B点连接。绝缘漆自出口 9流出,最后自进口 11、12、13、14再流回罐体I内。如图4所示,循环管路19连接于出口 9和进口 11、12、13、14之间,各个进口 11、12、13、14之间是类似于电路上的“并联”的连接的方式;开启和关断阀门18可以控制绝缘漆循环的启动和停止,阀门18设置在出口 9与输送泵17之间的循环管路19上。输送泵17,或称输油泵,可选用通常的液体输送泵,用于为绝缘漆循环流动提供驱动力;输送泵17的密封简单易行,且使用的是标准件,因此,可以降低密封成本,提高密封效果。在罐体I上设置的用于绝缘漆流入罐体I内的进口 11、12、13、14和用于绝缘漆从罐体I内流出的出口 9,这里的进口和出口都不是点的概念,是固定于罐体I上的有罐体I外通向罐体I内的一段直线管路。由于罐体I的底端是罐体I内温度相对低的区域,因此,出口 9优选的是设置在罐体I的底端,有利于绝缘漆循环的进行。本实施例中,进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进口 11、12、13、14均匀的分布在罐体I的横截面圆周上。各进口优选的是设置在罐体I纵向中部以上的位置,也即高度方向上的中部以上的位置,更优选的,各个进口是在罐体I的同一高度处。如图4所示,相邻两进口垂直,也即两邻两进口的直线管路垂直,进口 11垂直于进口 12,进口 12垂直于进口 13,进口13垂直于进口 14,进口 14垂直于进口 11 ;同时,进口 11平行于进口 13,进口 12平行于进口 14。并且,各进口 11、12、13、14的方向,最好是使得进入罐体I内的绝缘漆可以径直穿过换热排管7,至少是能径直穿过最外层的换热排管7,以增加换热效率。本技术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其进口的数量不限于是4个,可以是1-3个,或者是5-6个,均匀的分布在罐体I的横截面圆周上。本技术实施例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在储漆罐内人为制造涡旋,使用绝缘漆在加热和冷却阶段在罐体I内以涡旋的形式流动,同时,因罐体I内不存在浆式搅办器,所以我们可以储罐内制作足够面积的换热排管,以实现提高换热效率目的。因此,罐体I内设置的是同心圆状的多层加热与冷却排管7。本技术实施例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成本较低;换热排管7的面积不受原有浆式搅拌器制约,换热面积要远大于原有储漆罐;罐体I结构内不含动态密封机构,密封性较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具有用以在所述储漆罐的罐体内形成强迫涡旋的涡旋产生装置,所述涡旋产生装置包括:在罐体上设置的用于绝缘漆流入罐体内的进口和从罐体内流出的出口;在所述罐体外的连接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用于驱动所述循环管路内的绝缘漆循环流动的输送泵;以及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的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具有用以在所述储漆罐的罐体内形成强迫涡旋的涡旋产生装置,所述涡旋产生装置包括: 在罐体上设置的用于绝缘漆流入罐体内的进口和从罐体内流出的出口; 在所述罐体外的连接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循环管路; 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用于驱动所述循环管路内的绝缘漆循环流动的输送泵;以及 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的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的数量为1-6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迫涡旋式储漆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安,井峰,吴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