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吊装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328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吊装移动装置。包括导轨(2)及沿其移动的滚轮(1),在滚轮(1)的芯轴上固接有轮架,在轮架的底端设有挂钩(3),在挂钩(3)上连接有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在两者的底端均设有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包括与链条焊接固接的盘体(7-1),在盘体(7-1)一侧的中心设有插头(7-3),在盘体(7-1)上、插头(7-3)的周围设有两个周向间隔180°的螺纹杆(7-2),在螺纹杆(7-2)上设有螺母;在轮架上还固接有扶杆(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阀门吊装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吊装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阀门的生产过程中,在阀门组装工序中通常涉及到对阀体和阀芯的吊装移动,由一个组装工序进入下一个组装工序。通常情况下,阀门的体积及质量较大,人工搬运转序时比较费时费力,还存在工伤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阀门吊装移动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门吊装移动装置包括导轨及沿其移动的滚轮,在滚轮的芯轴上固接有轮架,在轮架的底端设有挂钩,在挂钩上连接有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在两者的底端均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包括与链条焊接固接的盘体,在盘体一侧的中心设有插头,在盘体上、插头的周围设有两个周向间隔180°的螺纹杆,在螺纹杆上设有螺母;在轮架上还固接有扶杆。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采用两个固定盘固定在阀体两端的法兰上并手持扶杆横向移动吊装,操作便捷、节省了人工并减少了工伤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固定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滚轮;2、导轨;3、挂钩;4、扶杆;5、第一链条;6、第二链条;7、固定盘;7-1、盘体;7-2、螺纹杆;7-3、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导轨2及沿其移动的滚轮1,在滚轮I的芯轴上固接有轮架,在轮架的底端设有挂钩3,在挂钩3上连接有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在两根链条的底端均设有固定盘7。本实施例中,固定盘7包括与链条焊接固接的盘体7-1,在盘体7-1 —侧的中心设有插头7-3,在盘体7-1上、插头7-3的周围设有两个周向间隔180 °的螺纹杆7-2,在螺纹杆7-2上设有螺母。在轮架上还固接有扶杆4用于辅助人工操控整个装置移动。使用方法:将两个固定盘7的插头7-3插入阀体两端的管体内,螺纹杆7-2插入法兰盘的连接孔内并采用螺母锁紧。之后即可手持扶杆4控制整个装置沿导轨2横向吊装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吊装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2)及沿其移动的滚轮(1),在滚轮(1)的芯轴上固接有轮架,在轮架的底端设有挂钩(3),在挂钩(3)上连接有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在两者的底端均设有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包括与链条焊接固接的盘体(7‑1),在盘体(7‑1)一侧的中心设有插头(7‑3),在盘体(7‑1)上、插头(7‑3)的周围设有两个周向间隔180°的螺纹杆(7‑2),在螺纹杆(7‑2)上设有螺母;在轮架上还固接有扶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吊装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2)及沿其移动的滚轮(1),在滚轮(I)的芯轴上固接有轮架,在轮架的底端设有挂钩(3 ),在挂钩(3 )上连接有第一链条(5 )和第二链条(6),在两者的底端均设有固定盘(7);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易泰柯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