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4241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包括:分别在各用户端获取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将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转换为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获取各负荷调控级别下各用电设备的实际备用容量的总和,生成各负荷调控级别的总备用容量;接收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信号,根据接收的负荷调控信号和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总备用容量,获取用于调控各用户端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的负荷调控导则;根据所述负荷调控导则,调控各用户端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状态。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有效地调控电力系统的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扩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电力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可靠性受威胁时,电力用户端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用电成本上升的信号后,改变其固有的用电状态,可达到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而响应电力供应,从而保障电网稳定,并短期抑制用电成本上升。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通常通过调控中心(需求响应中心)制定各用电器的响应用电状态,以达到平衡电力系统负荷、减少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压力的目的。但是,上述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调控中心的操作量大,制定速度慢,无法快速有效的调整电力系统负荷,使得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无法快速有效的调整电力系统负荷,使得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各用户端获取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通过以下所述公式分别在各用户端将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转换为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各用户端获取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通过以下所述公式分别在各用户端将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转换为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Qid(l)=Qis(l),l=0max{Qis(l)-Qis(l-1),0}l>0;]]>其中,l为负荷调控级别的标号,i为各用电设备的标号,为标号为i的用电设备在l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为标号为i的用电设备在l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分别在各用户端获取各负荷调控级别下各用电设备的实际备用容量的总和,生成各负荷调控级别的总备用容量;分别在各用户端接收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信号,并根据接收的负荷调控信号和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总备用容量,获取用于调控各用户端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的负荷调控导则;根据所述负荷调控导则,调控各用户端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各用户端获取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通过以下所述公式分别在各用户端将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转换为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各用户端获取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每个用电设备的各种用电状态、以及各种用电状态对应的备用容量和负荷调控级别; 将对应负荷调控级别相同的用电状态对应的备用容量划分为同一容量集; 将各容量集中数值最大的备用容量作为各用电设备在对应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的负荷调控信号和每个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总备用容量,获取用于调控各用户端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的负荷调控导则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从接收的负荷调控信号中获取负荷级别和调控比例; 将低于所述负荷级别的负荷调控级别对应的用电状态作为待执行的用电状态; 根据所述调控比例和与所述负荷级别相同的负荷调控级别的总备用容量,生成与所述负荷级别对应的负荷调控导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控比例和与所述负荷级别相同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总备用容量,生成所述负荷调控导则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与所述负荷级别相同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总备用容量和调控比例代入包括如下所述优化函数的优化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取作为对应每个用电设备的生成所述负荷调控导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光玲苏伟刘智勇王文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电力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