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广新专利>正文

对应力竖井吊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125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4:07
一种对应力竖井吊车,在一个由两大块木方并合制成的木梁上,两端各设有同轴的内主动轮和动力轮,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被动轮,整个木梁用木方块支起在竖井口上,一根吊绳分别绕两个主动轮两次在中间的被动轮上垂于竖井,吊绳的两端在井口和井底分别扣系一个同样大小的木制吊篮,要吊装的大块石料在井底放进吊篮,用布袋装沙石,以人力走台阶运至井口的吊篮内,聚少成多,使上、下两吊篮发生对应的垂重力,用人在动力轮内的行动所产生的偏重力作为上、下两吊篮位置交换的操控力。如此反复,从而达到吊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应力竖井吊车所属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力吊装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吊装设备多为金属结构,机电动力,如:塔吊、航吊及各式吊车,尚未发现有木制人力吊车。针对高大古老建筑物的考古研究,必然要研究它的吊装问题。如我国的各种古塔建筑吊装问题,特别是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吊装问题,究竟是用什么样的设备,什么样的动力将重达几吨十几吨重的大块岩石吊至近百米、百多米的高度至今还是一个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木制结构、人力操控的吊车,以对应力的方法,在竖井条件下完成重达几吨十几吨重的大块岩石及其它重物的吊装任务。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由两大块木方并合制成的木梁上,两端各设有同轴的内主动轮和外跑轮;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被动轮,整个木梁用木方块支起在竖井口上;一根吊绳分别绕两个主动轮,不足两周在中间的被动轮上垂于竖井;吊绳的两端在井口和井底分别扣系一个同样大小的木制吊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要吊装的大块石料在井底放进吊栏,用布袋装沙石,以人力走台阶运至井口的吊栏内,聚少成多,使上、下两吊栏发生对应的垂重力,用人在跑轮内的行动所产生的偏重力作为上、下两吊栏位置交换的操控力。如此反复,从而达到吊装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应力竖井吊车的简略结构形式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中:1、跑轮(未画出详细图。位于木梁两端的外侧,共有四个,人可以在里面走、跑。)2、主动轮(共两个,与跑轮同轴。)3、被动轮轴。4、木梁。5、木称孔。6、被动轮。7、护轴板。8、主动轮、跑轮的共同轮轴。9、切面线。10、木方块。11、吊绳。12、井口。13、固定键。图中箭头编号可反方向运转。【具体实施方式】1、将主动轮⑵与轮轴(3)用键固定后和木称(未画出)同时合成木梁(4)。2、用木方(10)将木梁(4)支起在竖井口(12)上边;先装被动轮(6),后装跑轮⑴。 3、吊绳(11)分别绕主动轮(2)不足两周。在被动轮(6)相对垂于竖井(12)。其两端分别在井底和井口各扣系一个适当的木制吊栏(未画出)。4、将要吊装的石料或重物装进井下的吊栏,用布袋装沙石造成对应的垂重力,人力:区送至井口处的吊栏内,聚少成多,即使沙石不如石料重,由于人在跑轮内行动的偏重力,也能将下面的石料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力竖井吊车,其特征是在一个由两大块木方并合制成的木梁上,两端各设有同轴的内主动轮和外跑轮;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被动轮,整个木梁用木方块支起在竖井口上;一根吊绳分别绕两个主动轮,不足两周在中间的被动轮上垂于竖井;吊绳的两端在井口和井底分别扣系一个同样大小的木制吊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力竖井吊车,其特征是在一个由两大块木方并合制成的木梁上,两端各设有同轴的内主动轮和外跑轮;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被动轮,整个木梁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广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