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地源热泵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承载管粧
本技术属于建筑基础结构的
,涉及建筑结构的节能技术。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地源热泵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承载管桩。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再生能源战略的实施,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成为一种趋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落实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方针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可再生的浅层地质温度场、通过热泵机组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与空调,并能提供生活热水。主要应用于公共建筑、住宅、学校、医院等建筑物。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地源热泵技术受造价、施工质量、地理条件和交叉施工的限制,对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国内有部分学者提出的建筑桩埋管的地源热泵技术,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类型较多,因而需要解决以冲积地质地貌为特征地区的建筑结构桩埋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地源热泵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承载管桩,其目的是通过混凝土管桩承载建筑物负荷,同时通过混凝土管柱采集地热,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 ...
【技术保护点】
采用地源热泵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承载管桩,所述的混凝土管桩(1)设有钢筋骨架,所述的钢筋骨架包括纵向结构钢筋(2)、螺旋箍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管桩(1)中设有换热管(4),所述的换热管(4)设在钢筋骨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地源热泵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承载管桩,所述的混凝土管桩(I)设有钢筋骨架,所述的钢筋骨架包括纵向结构钢筋(2)、螺旋箍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管桩(I)中设有换热管(4),所述的换热管(4)设在钢筋骨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地源热泵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承载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4)包括供水管(5)和回水管(6),所述的换热管(4)呈螺旋状,卷绕在钢筋骨架外圈上,并随钢筋骨架一道,通过混凝土离心浇注固定成形;所述的回水管(6)在钢筋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壮武,吴国庆,龙君,
申请(专利权)人:陈壮武,吴国庆,龙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