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怡富专利>正文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137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包括:一扳手本体,其一端凹设有一组装槽,而在该组装槽的槽底又设有一透孔与组装槽的槽室相连通,而该组装槽靠近透孔的一端的内槽壁进一步环设有一嵌沟槽;一棘组件装设于组装槽内;一C环扣件,其包括有一外环部及一内环部,该外环部嵌卡入嵌沟槽内,该内环部则外露于嵌沟槽外并贴抵于棘组件的一侧,该C环扣件的两端端面各进一步具有一抵压面;其中,维修者利用工具贴抵C环扣件的两端抵压面并朝棘组件的中心施力推抵,借以将C环扣件的外环部退离与嵌沟槽的嵌卡,如此即可将C环扣件拔离扳手本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为应用在手工具的相关领域,其特征在于通过卡环的设计,在其两端具有外凸的抵部,且抵部具有推面以方便使用者拨抵并拆卸,并予以维修、更换手工具内的零件,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技术。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棘轮扳手型态繁多,但主要还是提供套筒的衔接方便维修者拔除具多角形的螺丝或是螺帽等,借由棘轮扳手提供维修者有施力握持的部位,以方便维修者将螺丝或螺帽予以卸除、装设,一般的棘轮扳手内具有棘轮环、棘块、拨动组件等组件相互配合,借此提供维修者操作使用,然而不论是何种棘轮扳手,其内部零件的使用也会等同于上述机械,在操作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磨耗的问题,如此即需更换内部的零件,请参阅图6所示为市面上常见手工具之一,为了让维修者能更换内部组件,又不妨碍到各零件间的配合与脱离,因此请参阅图6所示,在棘轮扳手5的工作端51装设有一 C型扣环6及一棘轮环7,并于工作端51的内壁面环设有一嵌槽511,而C型扣环6的一部份嵌卡入嵌槽511内,另一部分则外露并抵于棘轮环7,借此以限制棘轮扳手5的工作端51内的零件掉落脱离,而在C型扣环6的两端端面设计上呈平面设计,当维修者欲要跟换棘轮扳手5内部组件时,必须先将C型扣环6拔离并退除与嵌槽511间的卡合,如此才方便内部组件的更换。根据上述针对两端端面为平面的C型扣环6后,虽然可通过C型扣环6来限制工作端51内部组件的掉落脱离,但是在维修上此种C型扣环6即成为缺施所在,维修者必须利用工具将C型扣环6的两端先推抵离开与嵌槽511的卡接,最后在进一步施力让C型扣环6变形脱离嵌槽511,但是C型扣环6的两端端面为平面设计,并不具可施力的位置,如此即导致C型扣环6无法立即顺利的脱离,因此相关业者为了解决问题,又推出了一种C环扣8应用于棘轮扳手,请参阅图7所示,在C环扣8的两端各凸设有一圆弧形的拨片81,且在各拨片8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插孔811,维修者可利用较尖锐的工具插入C环扣8两端的插孔811内,并施力将两端逐渐靠近,借此让C环扣8变形而脱离嵌槽511以达到后续维修更换。虽然此种具有插孔811的C环扣8已经改善上述具平面的C型扣环6的缺失,但是此种具拨片81在制作上因外凸的拨片81而让整体成本提高,除此之外在拨片81与插孔811的设计上,会因长期的施力变形而造成具插孔811的拨片81断裂崩坏等问题的产生。故,相关业者还是必须进一步的思考,该如何改良才能符合低成本、结构刚性较高,以提供给大众所使用。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棘轮扳手所具有的缺失,本专利技术人利用许多时间投入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且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历经多次实验与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即为改善上述所说明的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维修者在进行棘轮扳手的维修、更换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以及简易的操作方式将固定棘轮环的C型扣环C环扣拆卸,进而完成更换、维修的工作,此外并不会造成成本的提高以及破坏C型扣环C环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包括:一扳手本体,其具有一工作端,该工作端的一侧凹设有一组装槽,而在该组装槽的槽底又设有一透孔与组装槽的槽室相连通,而该组装槽靠近透孔的一端的内槽壁进一步环设有一嵌沟槽;一棘组件,其装设于工作端的组装槽内;一 C环扣件,其包括有一外环部及一内环部,该外环部嵌卡入嵌沟槽内,该内环部则外露于嵌沟槽外,并贴抵于棘组件的一侧并限制其掉落,该C环扣件的两端端面各进一步具有一抵压面,且各抵压面与嵌沟槽的槽底面形成有一夹角空间。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C环扣件进一步具有一剖口,并于该剖口定义有一中心法线,而该C环扣件两端的抵压面由外环部朝内环部呈倾斜状,且倾斜方向由外环部朝中心法线斜上设置。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C环扣件进一步具有一剖口,并于该剖口定义有一中心法线,而该C环扣件两端的抵压面呈内凹的弧凹状,且各抵压面的凹口方向朝向中心法线。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棘组件进一步包括有一棘轮环装设于组装槽内,又该棘轮环中心设有一贯穿的工作孔,另外在该棘轮环对应C环扣件的内环部的一端端缘处进一步由外周侧向内环绕凹设有一环阶,该C环扣件的内环部贴抵于环阶的底面限制棘轮环脱离组装槽。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C环扣件的环直径大于棘轮环的环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维修者在进行棘轮扳手的维修、更换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以及简易的操作方式将固定棘轮环的C型扣环C环扣拆卸,进而完成更换、维修的工作,此外并不会造成成本的提高以及破坏C型扣环C环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C环扣件装设于扳手本体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C环扣件扳动脱离组装槽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C环扣件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C环扣件装设于扳手本体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第一种现有技术示意图。图7为第二种现有技术示意图。[0021 ] 图中标号说明:I扳手本体 11工作端12组装槽 13透孔14嵌沟槽 2棘组件21棘轮环 211工作孔212环阶 22三角块3C环扣件31外环部32内环部33抵压面34夹角空间35剖口4中心法线5棘轮扳手51工作端511嵌槽6C型扣环7棘轮环8C环扣81拨片81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以较佳实施型态说明,且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包括:一扳手本体1,其具有一工作端11,另外该扳手本体I进一步具有连接工作端11的握柄(图未示),该工作端11的一侧凹设有一组装槽12,而在该组装槽12的槽底又设有一透孔13与组装槽12的槽室相连通,而该组装槽12靠近透孔13的一端的内槽壁进一步环设有一嵌沟槽14 ;一棘组件2,其装设于工作端11的组装槽12内,其主要是用来卸除、组装螺丝、螺帽;一 C环扣件3,该C环扣件3的截面积为圆形或矩形,而该C环扣件3包括有一外环部31及一内环部32,该外环部31嵌卡入嵌沟槽14内,该内环部32则外露于嵌沟槽14外,并贴抵于棘组件2的一侧并限制其掉落,该C环扣件3的两端端面各进一步具有一抵压面33,且各抵压面33与嵌沟槽14的槽底面形成有一夹角空间34。前述为本技术主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本技术其重点在于C环扣件3的设计提供维修者能快速、方便的将棘组件2拆卸离扳手本体I的组装槽12内,而在该C环扣件3的设计上本技术具有两种不同的实施例,现于下进一步说明细部特征:其一、该C环扣件3进一步在两端抵压面33之间设有一剖口 135,其用以提供维修者在扳动C环扣件3时,具有适度的伸缩空间,又在该剖口 35定义有一中心法线4,以图2所示,并以图1为辅助说明,该C环扣件3两端的抵压面33由外环部31朝内环部呈倾斜状,且倾斜方向由外环部31嵌卡于嵌沟槽14的一端朝中心法线4方向倾斜设置,借此让外露在嵌沟槽14外的内环部32形成尖状型态,维修者利用尖锐的工具插入该C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扳手本体,其具有一工作端,该工作端的一侧凹设有一组装槽,而在该组装槽的槽底又设有一透孔与组装槽的槽室相连通,而该组装槽靠近透孔的一端的内槽壁进一步环设有一嵌沟槽;一棘组件,其装设于工作端的组装槽内;一C环扣件,其包括有一外环部及一内环部,该外环部嵌卡入嵌沟槽内,该内环部则外露于嵌沟槽外,并贴抵于棘组件的一侧并限制其掉落,该C环扣件的两端端面各进一步具有一抵压面,且各抵压面与嵌沟槽的槽底面形成有一夹角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扳手本体,其具有一工作端,该工作端的一侧凹设有一组装槽,而在该组装槽的槽底又设有一透孔与组装槽的槽室相连通,而该组装槽靠近透孔的一端的内槽壁进一步环设有一嵌沟槽; 一棘组件,其装设于工作端的组装槽内; 一 C环扣件,其包括有一外环部及一内环部,该外环部嵌卡入嵌沟槽内,该内环部则外露于嵌沟槽外,并贴抵于棘组件的一侧并限制其掉落,该C环扣件的两端端面各进一步具有一抵压面,且各抵压面与嵌沟槽的槽底面形成有一夹角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环扣件进一步具有一剖口,并于该剖口定义有一中心法线,而该C环扣件两端的抵压面由外环部朝内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富
申请(专利权)人:陈怡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