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077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膜易破裂等技术问题。本检测仪包括台板,台板上设置有两个薄膜夹具,本薄膜托载装置包括一位于两个薄膜夹具之间的托板;台板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凹腔,凹腔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座一,滑座一上固定有一移动凸轮,滑座一内固定有一螺母,螺母内螺纹连接有一丝杆,丝杆的两端转动设置于凹腔两端的腔壁上,台板上固定有一能够带动丝杆转动的驱动源;托板的下板面垂直固定有一支撑杆,台板的上板面开设有一与凹腔相连通的通孔二,支撑杆的下端穿过通孔二延伸至凹腔内,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设置有一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胶带与薄膜粘贴时薄膜破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
技术介绍
镀铝PVDC薄膜是通过真空镀铝工艺将一层薄薄的铝原子堆积到优质PVDC薄膜上而形成的阻隔性薄膜,具有亮丽的金属光泽度,优异的气体和光线阻隔性以及良好的防潮、耐热、耐穿刺性能,可替代铝箔等使用的特点。而作为镀铝膜,其铝层的附着力是衡量薄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技术中检测镀铝PVDC薄膜附着力的方法通常如下:将3M胶带贴合在镀铝PVDC薄膜的镀铝层上并将其压平,然后以均匀的速度将胶带剥离,观察并估计镀铝层被剥离的面积,面积小于10%为一级,小于30%为二级,大于30%为三级。而按上述手工检测方法,会存在很多因素导致检测精度较低, 申请人:经过不断研究,专利技术出一种用于检测镀铝PVDC薄膜附着力的检测仪,在研发过程中, 申请人:通过两个夹具来夹持住待测薄膜的两端并使该薄膜张紧,而此时薄膜与台板的板面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当需要将胶带粘接于薄膜上时,悬空设置的薄膜使得胶带粘贴于薄膜上的难度较大,很容易使薄膜出现破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在将胶带粘贴于镀铝PVDC薄膜上时薄膜出现破裂。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所述附着力检测仪包括呈长方形板状的台板,所述台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台板的上板面设置有两个用于夹持镀铝PVDC薄膜两端的薄膜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托载装置包括一能够与所述镀铝PVDC薄膜的下膜面相贴靠的托板,所述托板位于所述两个薄膜夹具之间;所述台板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凹腔,所述凹腔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座一,所述滑座一上固定有一移动凸轮,所述滑座一内固定有一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一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凹腔两端的腔壁上,所述台板上固定有一能够带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源;所述托板的下板面垂直固定有一支撑杆,所述台板的上板面开设有一与所述凹腔相连通的通孔二,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二延伸至所述凹腔内,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设置有一与所述移动凸轮的轮面相贴靠的滚轮。其工作原理如下:将镀铝PVDC薄膜夹持于薄膜夹具上后,可通过驱动源带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座一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凸轮移动,而由于支撑杆的下端设计有与移动凸轮相贴靠的滚轮,则当移动凸轮移动的同时,滚轮与移动凸轮之间可发生相对滚动,进而控制支撑杆的升降,可使托板贴靠于镀铝PVDC薄膜的下表面上对其进行支撑,以供后续的操作;托板之所以设计为可升降式的,其原因在于,在将薄膜夹持于薄膜夹具上时,如托板位于与薄膜相贴靠的位置处,则会使操作者的操作空间较小,不利于装配;而如果此时可将托板先降下来,则可为操作者腾出较多的操作空间,提高操作者的装配便捷性。此外,在将薄膜夹持于夹具上后,可通过托板托载住薄膜,使薄膜不再悬空设置,则在将胶带粘贴于薄膜上时,薄膜不易发生破裂。在上述的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中,所述凹腔内固定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移动凸轮的右侧,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通孔三,所述丝杆穿过该通孔三。设计有限位板二,避免滑座一移动超过一定范围而使滚轮滑动至移动凸轮另一侧无法复位。在上述的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中,所述台板的上板面固定有一与所述通孔二同轴且相连通的导套,所述导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旋状的储油槽,所述导套上还固定有能够向所述储油槽供油的油杯,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的导套。设计有导套后,能够保证支撑杆运动的精确性,从而保证托板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精准性。在上述的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台板的左端固定有电机二,所述丝杆的左端穿过所述台板的左端面与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电机二转动带动丝杆转动,可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在上述的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丝杆的左端穿过所述台板的左端面且固连有一个转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将薄膜夹持于夹具上后,可通过托板托载住薄膜,使薄膜不再悬空设置,则在将胶带粘贴于薄膜上时,薄膜不易发生破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本附着力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本薄膜托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板;2、薄膜夹具;3、托板;57、滑座一 ;58、移动凸轮;59、丝杆;60、支撑杆;61、滚轮;62、限位板;63、导套;64、电机二 ;76、镀铝PVDC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附着力检测仪包括呈长方形板状的台板1,台板I沿水平方向设置,台板I的上板面设置有两个用于夹持镀铝PVDC薄膜76两端的薄膜夹具2,薄膜夹具2可通过夹子或张紧辊等来实现。如图2所示,本薄膜托载装置包括能够与镀铝PVDC薄膜76的下膜面相贴靠的托板3,托板3位于两个薄膜夹具2之间。具体来讲,台板I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凹腔,凹腔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座一 57,滑座一 57上固定有一移动凸轮58,滑座一 57内固定有一螺母,螺母内螺纹连接有一丝杆59,丝杆59的两端转动设置于凹腔两端的腔壁上,台板I上固定有一能够带动丝杆59转动的驱动源;托板3的下板面垂直固定有一支撑杆60,台板I的上板面开设有一与凹腔相连通的通孔二,支撑杆60的下端穿过通孔二延伸至凹腔内,支撑杆60的下端转动设置有一与移动凸轮58的轮面相贴靠的滚轮61 ;凹腔内固定有一限位板62,限位板62位于移动凸轮58的右侧,限位板62上开设有通孔三,丝杆59穿过该通孔三;台板I的上板面固定有一与通孔二同轴且相连通的导套63,导套6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旋状的储油槽,导套63上还固定有能够向储油槽供油的油杯,支撑杆60穿过的导套63 ;台板I的左端固定有电机二 64,丝杆59的左端穿过台板I的左端面与电机二 64的输出轴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镀铝PVDC薄膜夹持于薄膜夹具上后,可通过驱动源带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座一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凸轮移动,而由于支撑杆的下端设计有与移动凸轮相贴靠的滚轮,则当移动凸轮移动的同时,滚轮与移动凸轮之间可发生相对滚动,进而控制支撑杆的升降,可使托板贴靠于镀铝PVDC薄膜的下表面上对其进行支撑,以供后续的操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所述附着力检测仪包括呈长方形板状的台板(1),所述台板(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台板(1)的上板面设置有两个用于夹持镀铝PVDC薄膜(76)两端的薄膜夹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托载装置包括能够与所述镀铝PVDC薄膜(76)的下膜面相贴靠的托板(3),所述托板(3)位于所述两个薄膜夹具(2)之间;所述台板(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凹腔,所述凹腔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座一(57),所述滑座一(57)上固定有一移动凸轮(58),所述滑座一(57)内固定有一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一丝杆(59),所述丝杆(59)的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凹腔两端的腔壁上,所述台板(1)上固定有一能够带动所述丝杆(59)转动的驱动源;所述托板(3)的下板面垂直固定有一支撑杆(60),所述台板(1)的上板面开设有一与所述凹腔相连通的通孔二,所述支撑杆(60)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二延伸至所述凹腔内,所述支撑杆(60)的下端转动设置有一与所述移动凸轮(58)的轮面相贴靠的滚轮(61)。

【技术特征摘要】
1.镀铝PVDC薄膜的附着力检测仪中的薄膜托载装置,所述附着力检测仪包括呈长方形板状的台板(1),所述台板(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台板(1)的上板面设置有两个用于夹持镀铝PVDC薄膜(76)两端的薄膜夹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托载装置包括能够与所述镀铝PVDC薄膜(76)的下膜面相贴靠的托板(3),所述托板(3)位于所述两个薄膜夹具(2)之间;所述台板(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凹腔,所述凹腔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座一(57),所述滑座一(57)上固定有一移动凸轮(58),所述滑座一(57)内固定有一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一丝杆(59),所述丝杆(59)的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凹腔两端的腔壁上,所述台板(1)上固定有一能够带动所述丝杆(59)转动的驱动源;所述托板(3)的下板面垂直固定有一支撑杆(60),所述台板(1)的上板面开设有一与所述凹腔相连通的通孔二,所述支撑杆(60)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二延伸至所述凹腔内,所述支撑杆(60)的下端转动设置有一与所述移动凸轮(58)的轮面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