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058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包括上通风槽片和下通风槽片,所述上通风槽片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上通风槽片上的多个凸起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上通风槽片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下通风槽片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下通风槽片上的多个凸起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下通风槽片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凸起位于通道内,并分别与上通风槽片和下通风槽片形成多个间断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提高冷却气体在通风沟内流动的紊流度,又能够提高冷却气体与通风槽片的接触力度和接触面积,保证在充分利用冷却气体的前提下,增强冷却气体与定子的热交换效果,达到提高定子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电机的容量不断提高,功率密度不断增加,其损耗、发热与通风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了保证大容量电机的可靠运行和使用寿命,有必要改善通风效果和降低损耗。电机的损耗一般包括定转子铜耗(电阻损耗)、铁心损耗、轴承损耗、通风损耗以及其他损耗,其中通风损耗在电机总损耗中占有很大比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定子绕组产生铜耗而发热,定子铁心由于铁损而发热,主要通过流经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的冷却气体将定子绕组和定子铁心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保证定子温升在规定范围以内。定子通风沟由通风槽片和多个通风沟支撑(现有技术中的通风沟支撑为槽钢)组成,定子通风沟包括多个通风沟结构,每个通风沟结构由两个通风沟支撑和上下通风槽片围成的通道形成,流经定子通风沟的冷却气体与通风槽片和通风沟支撑的表面发生热交换。但在现有技术中,定子的冷却效果主要取决于流经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的冷却气体与通风槽片和通风沟支撑的表面发生热交换的效果,其中,冷却气体流量、流速和流态、通风槽片的换热面积等均是影响定子散热的主要因素。而现有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受散热面积以及冷却气体流态限制,冷却效率较低,定子温升也就得不到有效的降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如中国专利号“201110372923.6”公开了一种通风槽片及用该通风槽片的通风沟及用该通风沟的电机,其【公开日】为2012年06月13日,其技术方案包括通风槽片本体,在通风槽片本体上沿风沟风向设置翅片,所述翅片与通风槽片本体形成夹角。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翅片沿通风沟风向设置在通风槽片的本体上,且翅片与通风槽片本体形成夹角,这就使得在同一通风沟中,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同一通风槽片上的同列翅片均处在同一直线上,导致翅片对冷却气体的扰动能力较差,不能使冷却气体在通风沟内形成紊乱的湍流,使得通风槽片与冷却气体的热交换效果较差,对定子的降温效率低。另外,上述结构中,冷却气体在通过通风沟时与翅片的接触力度较弱,不仅导致冷却气体的利用率低,还导致冷却气体对定子的降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本技术既能够提高冷却气体在通风沟内流动的紊流度,又能够提高冷却气体与通风槽片的接触力度和接触面积,保证在充分利用冷却气体的前提下,增强冷却气体与定子的热交换效果,达到提高定子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包括上通风槽片和下通风槽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风槽片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上通风槽片上的多个凸起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上通风槽片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下通风槽片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下通风槽片上的多个凸起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下通风槽片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凸起位于通道内,并分别与上通风槽片和下通风槽片形成多个间断的通风口。所述上通风槽片上的凸起与下通风槽片上的凸起相对称。所述同一列凸起中,任意一凸起在通风槽片上呈梯形状或倒梯形状,与之相邻的凸起呈倒梯形状或梯形状。所述凸起是由通风槽片上开设破口并翻折形成,且上通风槽片上的凸起与下通风槽片上的凸起之间有间隙。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中,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上通风槽片上设置至少一列凸起,在下通风槽片上至少设置一列凸起,当冷却气体通过通风沟时,上下通风槽片上的凸起配合交替扰乱冷却气体,在不需要提高冷却气体流动速度的前提下就能够使冷却气体形成紊乱的湍流流态,使得冷却气体与通风槽片的接触力度更强,有利于提高定子的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另外,凸起分别与上通风槽片和下通风槽片形成多个间断通风口的结构,大幅增大了冷却气体与通风槽片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冷却气体与上下通风槽片的热交换效果。与中国专利号“201110372923.6”为代表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定子的冷却效果和提高定子的冷却效率,还能够充分利用冷却气体,对冷却气体的利用率更高。二、本技术中,所述上通风槽片上的凸起与下通风槽片上的凸起相对称,该结构不仅使得凸起的加工更加简单方便,还使得通风口的数量增多,有利于提高冷却气体与上下通风槽片的接触面积。三、本技术中,所述同一列凸起中,任意一凸起在通风槽片上呈梯形状或倒梯形状,与之相邻的凸起呈倒梯形状或梯形状,此结构使得凸起对冷却气体的扰乱效果更好,保证冷却气体在相同的流速下相对现有结构有更高的散热系数。四、本技术中,所述凸起是由通风槽片上开设破口并翻折形成,且上通风槽片上的凸起与下通风槽片上的凸起之间有间隙,此结构使得凸起与通风槽片一体成型,不仅降低了凸起的加工难度,还保证凸起在通风槽片上的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 A局部剖视图。图中的标记为:1、通风沟支撑,2、上通风槽片,3、下通风槽片,4、凸起,5、通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包括通风沟支撑1,通风沟支撑I的上表面与上通风槽片2连接,下表面与下通风槽片3连接,所述上通风槽片2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所述上通风槽片2上的多个凸起4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上通风槽片2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下通风槽片3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所述下通风槽片3上的多个凸起4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下通风槽片3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凸起4位于通道内,并分别与上通风槽片2和下通风槽片3形成多个间断的通风口 5。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上通风槽片2上的凸起4是由上通风槽片2上开设破口并翻折形成,所述下通风槽片3上的凸起4是由下通风槽片3上开设破口并翻折形成,上通风槽片2上的凸起4与下通风槽片3上的凸起4之间有间隙;且在同一列凸起4中,任意一凸起4在通风槽片上呈梯形状或倒梯形状,与之相邻的凸起4呈倒梯形状或梯形状,即在同一列凸起4中,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第一个凸起4在通风槽片上呈梯形状,那么第二个凸起4在通风槽片上呈倒形状,以此类推设置剩余凸起4,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凸起4能够反复多次扰乱冷却气体,保证冷却气体在相同的流速下相对现有结构有更高的散热系数。但并不局限于上述优选设置方式,例如所述凸起4还可以设置为方形结构或半圆形结构等。本技术中,每一个凸起4与通风槽片形成一个通风口 5,多个凸起4与通风槽片形成的多个通风口 5在通风沟内间断排布,通风口 5的形状和数量根据通风沟的长度确定,以能够最大程度扰流为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包括上通风槽片(2)和下通风槽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风槽片(2)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所述上通风槽片(2)上的多个凸起(4)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上通风槽片(2)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下通风槽片(3)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所述下通风槽片(3)上的多个凸起(4)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下通风槽片(3)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凸起(4)位于通道内,并分别与上通风槽片(2)和下通风槽片(3)形成多个间断的通风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风口的发电机定子通风沟结构,包括上通风槽片(2)和下通风槽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风槽片(2)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所述上通风槽片(2)上的多个凸起(4)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上通风槽片(2)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下通风槽片(3)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所述下通风槽片(3)上的多个凸起(4)沿冷却气体流动方向在下通风槽片(3)上至少排成一列,所述凸起(4)位于通道内,并分别与上通风槽片(2)和下通风槽片(3)形成多个间断的通风口(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毅刚蒋富强杜国斌刘传坤李阳刘云平骆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