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正交矢量调制的超宽带五位有源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041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矢量调制的超宽带五位有源移相器,输入信号经过正交信号发生器后形成两路正交的差分信号I路信号和Q路信号;其中I路信号经过I路相位象限控制器、I路压控增益放大器后到达加法器的一端,Q路信号经过Q路相位象限控制器、Q路压控增益放大器后到达加法器的另路一端;加法器把两路信号相加后从输出端输出;逻辑编码器主要完成对外部输入的五位数字控制信号的编码用来控制DAC、I路相位象限控制器和Q路相位象限控制器;DAC控制I路压控增益放大器和Q路压控增益放大器和加法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无源移相器件,可以实现很高的集成度,占用面积小,且损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正交矢量调制的超宽带五位有源移相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源移相器
,涉及一种基于正交矢量调制的超宽带五位有源移相器。
技术介绍
移相器在雷达、通信、仪器仪表、重离子加速器、导弹姿态控制等众多
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移相器是一种二端口网络,是直流偏置作为控制信号的电路,主要使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产生相位差。不论是数字移相器还是模拟移相器,其基本功能均是借助直流偏置作为控制信号来改变待处理信号的传输相位,因此电控移相器是所有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之一。通过移相器最主要的特征一移相器的控制方式,移相器可以划分为模拟移相器和数字移相器。模拟移相器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信号相应的连续变化使得相移连续改变,这种移相器的特点该以概括为相移连续可调;数字移相器与模拟移相器最为根本的差别在于,其移相只能按照预定的离散值进行变化,即其相移是量化了的、相位只能阶跃变化,本专利技术的移相器步进相移为11.25。移相器的主要想能指标有:(I)工作频带;(2)移相量;(3)移相精度;(4)出入损耗;(5)输入驻波比;(6)承受功率。传统的数字移相器主要分为开关线型移相器、负载线性移相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正交矢量调制的超宽带五位有源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正交信号发生器(1),模拟加法器(2),DAC(3)和逻辑编码器(4);其中,输入信号经过正交信号发生器(1)后形成两路正交的差分信号I路信号和Q路信号;正交信号发生器(1)将I路信号和Q路信号输出给模拟加法器(2),模拟加法器(2)由I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1)、Q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3)、I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2)、Q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4)和加法器(205)组成;其中I路信号经过I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1)、I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2)后到达加法器(205)的一端,Q路信号经过Q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3)、Q路压控增益放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正交矢量调制的超宽带五位有源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正交信号发生器(I),模拟加法器(2),DAC (3)和逻辑编码器(4); 其中,输入信号经过正交信号发生器(I)后形成两路正交的差分信号I路信号和Q路信号; 正交信号发生器(I)将I路信号和Q路信号输出给模拟加法器(2),模拟加法器(2)由I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1)、Q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3)、I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2)、Q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4)和加法器(205)组成;其中I路信号经过I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1)、I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2)后到达加法器(205)的一端,Q路信号经过Q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3)、Q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4)后到达加法器(205)的另路一端;加法器(205)把两路信号相加后从输出端输出; 逻辑编码器(4)主要完成对外部输入的五位数字控制信号的编码,它的输出用来控制DAC (3)、I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1)和Q路相位象限控制器(203); DAC(3)把从逻辑编码器(4)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转换后的模拟信号用来控制I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2)和Q路压控增益放大器(204)和加法器(20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正交矢量调制的超宽带五位有源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信号发生器(I)采用的是二阶无源RLC谐振网络,有一对差分输入端Vin+、Vin_,两对差分输出端^^+^.和VQQ+、VQQ_,两个电感L1、L2,两个电容C1、C2,两个电阻R1、R2 ;其中差分输入端Vin+与LI和Cl的一端相连接,Vin_与L2、C2的一端相连,V0I+与Rl的一端和Cl的另一端连接,V0I_与R2的一端和C2的另一端连接,V0Q+与LI的另一端和R2的另一端相连,V0Q_与L2的另一端和Rl的另一端相连。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正交矢量调制的超宽带五位有源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AC(3)由 7 模块(301)、19 模块(302)、28 模块(303)、37 模块(304)、91 模块(305)和四个NMOS晶体管M1、M2、M3、M4构成,其中7模块(301)有两个输入端口 SO、SON和两个输出端口 Il和Q1,输入端口 S0、S0N接逻辑编码器(4)的数字信号,SON是SO的非,输出端口 Il与I路输入电流节点相连接,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奕琪李振荣权星井凯曾志斌靳刚汤华莲李小明李聪刘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