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成像设备和用于成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3035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6:19
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该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单元,被配置成拍摄被摄体的图像;AF区域设定单元,被配置成设定在成像区域中设置的AF区域,AF区域用于确定对被摄体的自动对焦的对焦位置;以及AF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AF区域控制自动对焦。当使用自动对焦在跟踪操作中没有识别作为跟踪目标的被摄体时,AF区域设定单元再次将AF区域设定于成像区域的中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3年2月13日提出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3-02533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于此。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可靠地识别期望的被摄体作为跟踪目标的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近年来,诸如数字单透镜反射相机和紧凑型数字相机之类的数字静物相机得到广泛应用。一部分数字静物相机具有识别并跟踪被摄体的功能。作为用于识别跟踪目标的方法之一,跟踪功能使用自动对焦(也将被称为“AF”),并将对焦的被摄体识别为跟踪目标。本 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可以使用自动对焦使得被摄体的脸保持对准来执行跟踪功能的成像设备(例如参见JP2010-186004A)。—些数字静物相机具有选择在进行自动对焦时使用的、在拍摄区域中设置的距离测量区域(将被称为“AF”区域)的功能。例如,本文中可以选择:使用多个AF区域的“宽AF”,使用多个AF区域但是不均匀地将多个AF区域放置于成像区域的顶部、底部、右边、左边或中央的“分区(zone) AF”,只使用特定区域的“局部AF”,或只使用成像区域的中央的“中央固定AF”。
技术实现思路
当通过自动对焦而变得对焦的被摄体被识别为跟踪目标时,要求可靠地使用户期望拍摄的被摄体变得对焦。然而,当在用户期望拍摄的被摄体前面有障碍物、或在用户期望拍摄的被摄体附近有具有更高对比度的对象时,除用户期望拍摄的被摄体以外的障碍物或对象一般在使用宽AF的情况下变得对焦,其中宽AF使用多个AF区域。在这样的情况下,除用户实际期望拍摄的被摄体以外的对象被识别为跟踪目标。因此,寻求准确地使得作为跟踪目标的被摄体变得对焦并正确地识别跟踪目标的技术。鉴于这样的情况,提出了本技术,并且可以可靠地将期望的被摄体识别为跟踪目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单元,被配置成拍摄被摄体的图像;AF区域设定单元,被配置成设定在成像区域中设置的AF区域,所述AF区域用于确定对所述被摄体的自动对焦的对焦位置;以及AF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AF区域控制所述自动对焦。当使用所述自动对焦在跟踪操作中没有识别作为跟踪目标的所述被摄体时,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所述成像区域的中央。当布置在所述成像区域中的给定位置处的多个AF区域被设定为AF区域时,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可以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所述中央。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可以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布置在所述中央的给定位置处的所述多个AF区域。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可以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布置在所述中央的给定位置处的一个AF区域。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被配置成识别作为所述跟踪目标的所述被摄体的被摄体识别单元。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可以根据所述被摄体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再次设定所述AF区域。成像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或者也可以是包括在单个设备中的内部块。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对应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由所述成像设备设定成像区域中设置的AF区域,所述AF区域用于确定对所述被摄体的自动对焦的对焦位置;由所述成像设备根据所述AF区域控制所述自动对焦;以及当使用所述自动对焦在跟踪操作中没有识别作为跟踪目标的所述被摄体时,由所述成像设备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所述成像区域的中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可以可靠地将期望的被摄体识别为跟踪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应用了本技术的数字静物相机的配置的图;图2是用于描述跟踪处理的流程图;图3是用于描述第一 AF区域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描述第二 AF区域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宽区域的具体示例的图;图6是示出中央固定区域的具体示例的图;图7是示出分区中央区域的具体示例的图;以及图8是示出计算机的配置示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数字静物相机的配置示例>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应用了本技术的数字静物相机的配置的图。数字静物相机10例如是数字单透镜反射相机或数字紧凑型相机,它将通过固态图像传感器拍摄的拍摄图像记录为数字信号形式的图像数据。数字静物相机10包括透镜单元11、图像传感器12、信号处理单元13、显示控制单元14、显示单元15、被摄体识别单元16、被摄体跟踪单元17、AF区域设定单元18、AF控制单元19、图像压缩单元20、控制单元21和操作单元22。根据需要,记录有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30被附连到数字静物相机10。图像传感器12包括诸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之类的固态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12接收经由透镜单元11入射的来自被摄体的光,并执行光电转换。图像传感器12根据接收到的光的量,将模拟图像信号提供到信号处理单元13。信号处理单元13对来自图像传感器12的模拟图像信号施加诸如放大之类的模拟信号处理,并进一步对作为结果的图像信号执行模拟/数字(A/D)转换。信号处理单元13还对通过A/D转换获得的数字信号形式的图像数据施加诸如噪声去除处理之类的数字信号处理,并将作为结果的图像数据提供到显示控制单元14、被摄体识别单元16和图像压缩单元20。显示控制单元14使得显示单元15显示对应于来自信号处理单元13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显示单元15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器(IXD)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0ELD)。除了来自信号处理单元13的图像数据之外,还向被摄体识别单元16提供来自AF控制单元19的指示对被摄体的自动对焦的对焦位置的信息(将被称为“对焦位置信息”)。例如,对焦位置信息包括标识对焦位置的、指示图像传感器12上的位置的信息。被摄体识别单元16根据来自AF控制单元19的对焦位置信息,将存在于拍摄图像中的对焦位置处的被摄体(对象)识别为跟踪目标,并提取其特征量。被摄体识别单元16向被摄体跟踪单元17提供指示识别作为跟踪目标的被摄体的结果的、诸如跟踪目标的特征量的信息(将被称为“跟踪目标信息”)。被摄体跟踪单元17根据来自被摄体识别单元16的跟踪目标信息,对拍摄图像中存在的跟踪目标执行跟踪处理。例如,被摄体识别单元16在跟踪处理中与被摄体跟踪单元17协作,以便识别周期性地从信号处理单元13输出的拍摄图像中存在的跟踪目标,以及根据周期性地作为跟踪目标信息获取的跟踪目标的特征量,获取关于拍摄图像上的跟踪目标的位置的信息。被摄体跟踪单元17根据作为跟踪处理的结果获取的位置信息,向显示控制单元14提供指示由具有预定形状并叠加在拍摄图像中的跟踪目标上的帧表示的叠加位置的信息(将被称为“跟踪帧信息”)。除了来自信号处理单元13的图像数据之外,还向显示控制单元14提供来自被摄体跟踪单元17的跟踪巾贞信息。显示控制单元14根据来自被摄体跟踪单元17的跟踪巾贞信息,将跟踪帧叠加在拍摄图像上。结果,显示单元15显示叠加的跟踪帧,使得跟踪帧跟随拍摄图像上的跟S示目标被摄体。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单元,被配置成拍摄被摄体的图像;AF区域设定单元,被配置成设定在成像区域中设置的AF区域,所述AF区域用于确定对所述被摄体的自动对焦的对焦位置;以及AF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AF区域控制所述自动对焦,其中,当使用所述自动对焦在跟踪操作中没有识别作为跟踪目标的所述被摄体时,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所述成像区域的中央。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3 JP 2013-025333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单元,被配置成拍摄被摄体的图像; AF区域设定单元,被配置成设定在成像区域中设置的AF区域,所述AF区域用于确定对所述被摄体的自动对焦的对焦位置;以及 AF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AF区域控制所述自动对焦, 其中,当使用所述自动对焦在跟踪操作中没有识别作为跟踪目标的所述被摄体时,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所述成像区域的中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当布置在所述成像区域中的给定位置处的多个AF区域被设定为AF区域时,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所述中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布置在所述中央的给定位置处的所述多个AF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AF区域设定单元再次将所述AF区域设定于布置在所述中心的给定位置处的一个AF区域。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晃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