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979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成形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拉丝机的附属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一体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支架,支架上部固定有支承轴,所述支承轴前端轴径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圈后端抵靠于轴肩上,前端通过固定于支撑轴上的第二挡圈限位固定;压线轮转动支承于所述轴承上,所述压线轮前端收口部抵靠于轴承外圈前端,支承轴后部轴径上设置有第一挡圈,轴承外圈后端通过第一挡圈限位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根据不同型号拉丝机的需求合理地布置于拉丝机出线口位置,使得已经成型的钢丝经过压线轮再通过象鼻子收线机将钢丝收在花篮架上,为下道工序转运提供方便并防止钢丝刮伤。(*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
本技术属于金属成形设备
,涉及拉丝机的附属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
技术介绍
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拉线机,是一种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通过拉丝机可以将直径较大的金属线材拉拔处理成需要的规格型号的线材,拉丝机的使用十分便利。压线轮是拉丝机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现有的拉丝机中压线轮大多直接安装于转轴上,这就导致成型线材行走路径的方向只能沿着固定的方向,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该装置能方便灵活地配合拉丝机使用,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一体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支架,支架上部固定有支承轴,所述支承轴前端轴径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圈后端抵靠于轴肩上,前端通过固定于支撑轴上的第二挡圈限位固定;压线轮转动支承于所述轴承上,所述压线轮前端收口部抵靠于轴承外圈前端,支承轴后部轴径上设置有第一挡圈,轴承外圈后端通过第一挡圈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承轴通过连接螺栓紧固于支架上部,并在连接螺栓与支架之间设有弹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线轮外周上设有一圈压线槽,压线槽的槽底为圆弧形过渡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根据不同型号拉丝机的需求合理地布置于拉丝机出线口位置,使得已经成型的钢丝经过压线轮再通过象鼻子收线机将钢丝收在花篮架上,为下道工序转运提供方便并防止钢丝刮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中,包括底座1、支架2、支承轴3、连接螺栓4、第一挡圈5、第二挡圈6、轴承7、弹垫8、压线轮9、轴肩10、收口部11、压线槽12等。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上一体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支架2,支架2上部固定有支承轴3,所述支承轴3前端轴径安装有轴承7 ;轴承7内圈后端抵靠于轴肩10上,前端通过固定于支撑轴3上的第二挡圈6限位固定;压线轮9转动支承于所述轴承7上,所述压线轮9前端收口部11抵靠于轴承7外圈前端,支承轴3后部轴径上设置有第一挡圈5,轴承7外圈后端通过第一挡圈5限位固定。所述支承轴3通过连接螺栓4紧固于支架2上部,并在连接螺栓4与支架2之间设有弹垫8。所述压线轮9外周上设有一圈压线槽12,压线槽12的槽底为圆弧形过渡结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本技术产品在工作时,可以根据现场需要,将本产品安装于拉丝机出线口位置需要的地方,将本产品固定好后,将已经成型的钢丝压设于压线轮9的压线槽12中,成型钢丝经过压线轮9再通过象鼻子收线机,将钢丝收在花篮架上,为下道工序转运提供方便并能有效防止钢丝刮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一体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支架(2),支架(2)上部固定有支承轴(3),所述支承轴(3)前端轴径安装有轴承(7);轴承(7)内圈后端抵靠于轴肩(10)上,前端通过固定于支撑轴(3)上的第二挡圈(6)限位固定;压线轮(9)转动支承于所述轴承(7)上,所述压线轮(9)前端收口部(11)抵靠于轴承(7)外圈前端,支承轴(3)后部轴径上设置有第一挡圈(5),轴承(7)外圈后端通过第一挡圈(5)限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机用压线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I ),所述底座(I)上一体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支架(2 ),支架(2 )上部固定有支承轴(3 ),所述支承轴(3 )前端轴径安装有轴承(7);轴承(7)内圈后端抵靠于轴肩(10)上,前端通过固定于支撑轴(3)上的第二挡圈(6)限位固定;压线轮(9)转动支承于所述轴承(7)上,所述压线轮(9)前端收口部(11)抵靠于轴承(7)外圈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鸣裴尤青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常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