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薄膜制备
,具体是涉及。
技术介绍
二维或三维有序多孔聚合物薄膜,独特的结构,并且可通过改性或表面负载活性基团或颗粒等途径,使其在众多应用领域,比如催化、分离、光子晶体、微电子、生物技术,以及合成特定的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聚酰亚胺多孔材料,除具有聚酰亚胺材料良好的耐热性能,较高力学性能,优异电性能,摩擦性能优异,耐空间环境情况良好以外,孔隙的引入使其同时具有多孔材料的密度小、比表面积大、、阻尼性能好等特点。根据孔径尺寸,多孔聚酰亚胺可应用于低介电绝缘材料,气体分离膜,轻质隔热材料。根据文献报道,制备多孔聚合物薄膜的方法很多,其中模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表面活性剂、嵌 段共聚物、冷凝水滴、和胶体微球的自组装,作为模板,可制备有序多孔薄膜。在制备微米和纳米级有序多孔聚合物薄膜方面,自组装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制备具有特定孔结构,同时具有优良性能的聚酰亚胺多孔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制备多孔聚酰亚胺薄膜方法中,呼吸图法和胶体晶体模板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方法。专利CN101412817A公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微球分散到分散剂中,配制微球均匀分散的分散液;然后将洁净的基板倾斜放入培养瓶,瓶中注入适量的分散液;将培养瓶放入温度为30‑60℃的培养箱,待溶剂挥发制得电沉积用模板;(2)在25‑100℃下,快速搅拌将聚酰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多胺与聚酰亚胺反应,使聚酰亚胺分子中的酰亚胺环打开;所述的多胺与聚酰亚胺中酰亚胺基团的摩尔比为0.1‑1:1;聚酰亚胺与多胺反应的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1‑5h;然后向聚酰亚胺与多胺的反应产物中加入酸,有机酸与多胺的摩尔比为0.1‑1.2:1;随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不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微球分散到分散剂中,配制微球均匀分散的分散液;然后将洁净的基板倾斜放入培养瓶,瓶中注入适量的分散液;将培养瓶放入温度为30-60°C的培养箱,待溶剂挥发制得电沉积用模板; (2)在25-10(TC下,快速搅拌将聚酰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多胺与聚酰亚胺反应,使聚酰亚胺分子中的酰亚胺环打开;所述的多胺与聚酰亚胺中酰亚胺基团的摩尔比为0.1-1:1 ;聚酰亚胺与多胺反应的温度为80-150°C,反应时间为l_5h ;然后向聚酰亚胺与多胺的反应产物中加入酸,有机酸与多胺的摩尔比为0.1-1.2:1 ;随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最后向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水,并且强烈搅拌,得到电沉积用乳液;电沉积用乳液中聚酰亚胺的质量分数为1-10%,水的质量分数为50-90% ; (3)以步骤(1)制得的模板作为阴极,阳极选用惰性电极,两电极相对放置,距离为5-15cm,采用电泳仪或电化学工作站电沉积步骤(3)中的乳液,沉积电压为1-20V,沉积时间为 1-1Omin ; (4)将沉积有聚酰亚胺的基板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25-80°C下使溶剂挥发,以5-100C /min的升温速度升高温度,使聚酰亚胺固化,固化温度为200-400°C,固化时间为l_3h,得到聚酰亚胺薄膜;然后将聚酰亚胺薄膜从基板上取下,浸入适当刻蚀剂中将微球溶解,得到三维有序多孔聚酰亚胺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垚,刘俊凯,赵九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