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吸式苍蝇或蚊虫捡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727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3:40
一种抽吸式苍蝇或蚊虫捡拾装置,涉及一种苍蝇捡拾装置,在筒体(6)一端的端板上设有吸管(15),筒体(6)的靠近端板一侧设有连接管(10),容器(12)上的连接环(13)连接所述连接管(10),活塞柱(14)的外缘后部设置的橡胶密封圈(9)与筒体(6)的腔体(7)内壁过盈配合,后盖(4)与筒体(6)的另一端连接,连杆(2)后部处于后盖(4)的穿孔(3)中,连杆(2)一端连接活塞柱(14)的后部面,在连杆(2)的另一端设有拉柄(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柄使活塞柱移动形成强气流吸入苍蝇,使苍蝇在容器集中处理,这些过程手部不接触苍蝇,避免了死苍蝇所携带病菌的传入人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吸式苍蝇或蚊虫捡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苍蝇捡拾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抽吸式苍蝇或蚊虫捡拾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夏季苍蝇是传染疾病的重要载体,人们常见的有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和麻蝇;这些苍蝇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危害人类,苍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喜欢在人或畜的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动物尸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体,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肝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菌、甲肝病菌乙肝病菌,以及蛔虫卵等;而且沾染了病菌的苍蝇又常在人体、食物、餐饮具上停留,停落时有搓足和刷身的习性,附着在它身上的病原体很快就污染食物和餐饮具.苍蝇吃东西时,先吐出嗉囊液,将食物溶解才能吸入,而且边吃、边吐、边拉;这样也就把原来吃进消化液中的病原体一起吐了出来,污染它吃过的食物,人再去吃这些食物和使用污染的餐饮具就会得病.霍乱、痢疾的流行和细菌性食物中毒与苍蝇传播直接相关;现有的处理苍蝇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电子灭蝇器,必须是苍蝇飞进并接触中电实现灭蝇;第二种是化学方法,也就是使用灭蝇喷剂,这种方式会使空气中残存药物,残存药物不仅对人体有害,还会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吸式苍蝇或蚊虫捡拾装置,包括筒体(6)、吸管(15)、容器(12)、活塞柱(14)、橡胶密封圈(9)、后盖(4)和拉柄(1),其特征是:在筒体(6)一端的端板上设有吸管(15),筒体(6)的靠近端板一侧设有连接管(10),容器(12)上的连接环(13)连接所述连接管(10),活塞柱(14)的外缘后部设置的橡胶密封圈(9)与筒体(6)的腔体(7)内壁过盈配合,后盖(4)与筒体(6)的另一端连接,连杆(2)后部处于后盖(4)的穿孔(3)中,连杆(2)一端连接活塞柱(14)的后部面,在连杆(2)的另一端设有拉柄(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吸式苍蝇或蚊虫捡拾装置,包括筒体(6)、吸管(15)、容器(12)、活塞柱(14)、橡胶密封圈(9)、后盖(4)和拉柄(1),其特征是:在筒体(6) —端的端板上设有吸管(15),筒体出)的靠近端板一侧设有连接管(10),容器(12)上的连接环(13)连接所述连接管(10),活塞柱(14)的外缘后部设置的橡胶密封圈(9)与筒体(6)的腔体(7)内壁过盈配合,后盖(4)与筒体(6)的另一端连接,连杆(2)后部处于后盖(4)的穿孔(3)中,连杆(2) —端连接活塞柱(14)的后部面,在连杆(2)的另一端设有拉柄(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式苍蝇或蚊虫捡拾装置,其特征是:吸管(15)设置在筒体(6) —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佰庆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芮奇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