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圣增专利>正文

一种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700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两端开口的消毒无纺布筒体,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筒体靠近上端开口处设有第一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设有束缚扣,所述筒体靠近下端开口处设有第二束缚带,第二束缚带的一端设有束缚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只将小儿患者的头部露出,并通过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将小儿患者手臂和双腿进行简单的临时束缚,防止小儿患者在手术时乱动给手术医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一次性内衬的设置可以保证筒体内部卫生清洁,而筒体为无纺布制成,可以进行术后的杀菌消毒,以便下次使用,节约了材料。(*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给小儿面部做小型手术时用的固定套。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临床上在缝合小儿面部小型伤口时,多用床单将受伤的小儿患者包裹起来,由家长或护士按住,再对小儿面部伤口进行消毒、局部麻醉、缝合以及术后处理等,这种固定小儿的方式虽然很简捷方便,但明显不符合临床手术的相关规定,如果床单不干净,易引起小儿患者的伤口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科学卫生的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包括两端开口的消毒无纺布筒体,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筒体靠近上端开口处设有第一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设有束缚扣,所述筒体靠近下端开口处设有第二束缚带,第二束缚带的一端设有束缚扣。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筒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紧缩绳。紧缩绳可以控制上端开口的大小,便于头部大小不一的儿童患者,而且能够将筒体缩至脖子处,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筒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一次性内衬。一次性内衬可以保证筒体的内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时,只将小儿患者的头部露出,并通过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将小儿患者手臂和双腿进行简单的临时束缚,防止小儿患者在手术时乱动给手术医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一次性内衬的设置可以保证筒体内部卫生清洁,而筒体为无纺布制成,可以进行术后的杀菌消毒,以便下次使用,节约了材料。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一种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筒体;2_第一束缚带;3_束缚扣;4_紧缩绳;5_第二束缚带;6_ —次性内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两端开口的消毒无纺布筒体I,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筒体I靠近上端开口处设有第一束缚带2,所述第一束缚带2设有束缚扣3,所述筒体I靠近下端开口处设有第二束缚带5,第二束缚带5的一端设有束缚扣3。所述筒体I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紧缩绳4,紧缩绳4可以控制上端开口的大小,便于头部大小不一的儿童患者,而且能够将筒体缩至脖子处,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所述筒体I内部可拆卸连接有一次性内衬6,一次性内衬可以保证筒体的内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包括两端开口的消毒无纺布筒体(1),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筒体(1)靠近上端开口处设有第一束缚带(2),所述第一束缚带(2)设有束缚扣(3),所述筒体(1)靠近下端开口处设有第二束缚带(5),第二束缚带(5)的一端设有束缚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面部小型手术用固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包括两端开口的消毒无纺布筒体(I),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筒体(I)靠近上端开口处设有第一束缚带(2),所述第一束缚带(2)设有束缚扣(3),所述筒体(I)靠近下端开口处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圣增
申请(专利权)人:岳圣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