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包括底座、支撑柱和横臂,其中,底座的另一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气压棒,气压棒上设置有气压杆,气压杆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座椅,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通过升降杆轴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托臂杆,托臂杆上部轴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上设置有托臂槽,托臂槽的截面为U形。支撑柱与滑槽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横臂的长度。升降杆为伸缩套管,包括套管和伸缩杆,套管上设置有调节栓,伸缩杆与套管之间插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调整手臂位置,托臂效果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常常涉及到开颅手术,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在患者颅脑损伤或摘除患者脑瘤等情况下进行的手术。开颅手术一般在患者病患部位上的头皮上切开一个U字型的口,然后再头颅上打几个洞,取出相应的颅骨后进行医学操作后放回颅骨缝合伤口。对于这种手术,因为大脑器官等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精细操作。然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病情为重的患者往往需要手术几小时,这种操作,医生双臂悬于头部上方,手指操作手术刀在颅内进行医疗操作,时间长久后,小臂、手腕等处容易酸麻,这种酸麻会导致手术刀的误操作,严重的会造成器官的器质性损伤,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需要出现一些托臂的结构。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类似装置,其通过夹子固定在手术床的床侧,通过支撑柱和支撑杆来支撑医生手臂,已到达防治手臂酸麻进而能够精准操作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结构,夹子固定在床侧,不易调整位置,使用效果不佳。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调整手臂位置,托臂效果好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调整手臂位置,托臂效果好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包括底座、支撑柱和横臂;底座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固定的设置有支撑杆,横臂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轴套,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升降杆,支撑杆的上端与轴套之间轴连接,其中,底座的另一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气压棒,气压棒上设置有气压杆,气压杆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座椅,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通过升降杆轴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托臂杆,托臂杆上部轴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上设置有托臂槽,托臂槽的截面为U形。横臂垂直于支撑杆和升降杆,支撑柱与滑槽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横臂的长度。所述升降杆为伸缩套管,包括套管和伸缩杆,套管上设置有调节栓,伸缩杆与套管之间插合连接,调节栓穿过套管后顶压在伸缩杆的壁上进而锁紧伸缩杆。两个支撑臂的端部叠压设置,其中一个托臂杆的高度大于另一个托臂杆的高度,以使托臂杆上的托臂槽距离底座的高度相同。托臂槽内粘接设置有软质弹性材料,如聚氯乙烯,硅胶,橡胶等制品。所述底座的重量为底座以上部件的重量和的30-50倍。本技术突出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调整手臂位置,托臂效果好,具体为:本技术使用时,准备工作:将底座置于手术床头,医生坐于座椅上,通过气压棒调节气压缸的升降进而控制座椅至合适高度,在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是医生位于患者头上的合适位置。操作时:将横臂旋至患者头颅的一侧,使升降杆位于患者头顶的上方,通过调节栓调节伸缩杆至合适高度后锁紧,手术操作时,手臂垫于托臂槽内,托臂槽的下方与托臂杆之间为万向节连接,可以随着医生手腕的活动变换相应位置,配合医生的手腕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底座2、支撑柱3、支撑杆4、轴套5、横臂6、托臂槽7、支撑臂8、伸缩杆9、托臂杆10、座椅11、调节栓 12、升降杆13、气压杆14、气压棒15、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底座1、支撑柱2和横臂5 ;底座I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固定的设置有支撑杆3,横臂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轴套4,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升降杆12,支撑杆3的上端与轴套4之间轴连接,其中,底座I的另一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滑槽15,滑槽15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气压棒14,气压棒14上设置有气压杆13,气压杆13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座椅10,滑块与滑槽15之间滑动连接;升降杆12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支撑臂7,支撑臂7的一端通过升降杆12轴连接,支撑臂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托臂杆9,托臂杆9上部轴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上设置有托臂槽6,托臂槽6的截面为U形。横臂5垂直于支撑杆3和升降杆12,支撑柱2与滑槽15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横臂5的长度。升降杆12为伸缩套管,包括套管和伸缩杆8,套管上设置有调节栓11,伸缩杆8与套管之间插合连接,调节栓11穿过套管后顶压在伸缩杆8的壁上进而锁紧伸缩杆8。两个支撑臂7的端部叠压设置,其中一个托臂杆9的高度大于另一个托臂杆9的高度,以使托臂杆9上的托臂槽6距离底座I的高度相同。托臂槽6内粘接设置有软质弹性材料,如聚氯乙烯,硅胶,橡胶等制品。底座I的重量为底座以上部件的重量和的30-50倍。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调整手臂位置,托臂效果好,本技术使用时,准备工作:将底座置于手术床头,医生坐于座椅上,通过气压棒调节气压缸的升降进而控制座椅至合适高度,在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是医生位于患者头上的合适位置。操作时:将横臂旋至患者头颅的一侧,使升降杆位于患者头顶的上方,通过调节栓调节伸缩杆至合适高度后锁紧,手术操作时,手臂垫于托臂槽内,托臂槽的下方与托臂杆之间为万向节连接,可以随着医生手腕的活动变换相应位置,配合医生的手腕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包括底座、支撑柱和横臂;底座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固定的设置有支撑杆,横臂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轴套,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升降杆,支撑杆的上端与轴套之间轴连接,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另一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气压棒,气压棒上设置有气压杆,气压杆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座椅,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通过升降杆轴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托臂杆,托臂杆上部轴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上设置有托臂槽,托臂槽的截面为U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包括底座、支撑柱和横臂;底座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固定的设置有支撑杆,横臂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轴套,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升降杆,支撑杆的上端与轴套之间轴连接,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另一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气压棒,气压棒上设置有气压杆,气压杆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座椅,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通过升降杆轴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托臂杆,托臂杆上部轴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上设置有托臂槽,托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