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投光灯,它包括内部设有光源(1.1)的底座(1)、设于底座(1)上用于固定底座(1)的安装架(2),以及固定于底座(1)下端的反光罩(3),所述安装架(2)与底座(1)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反光罩(3)与底座(1)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散热器(4),所述散热器(4)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电源盒(5),所述电源盒(5)内设有驱动电路(5.1),所述驱动电路(5.1)与光源(1.1)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且可以使驱动电路远离光源从而提高驱动电路上各元器件使用寿命的LED投光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投光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具体地是一种LED投光灯。
技术介绍
在本行业中,其LED灯往往需要配置一个散热器,这是因为所述LED灯的光源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散热将会减少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于烧坏电路元件。而现有的LED投光灯往往是由底座、反光罩以及安装架组成,所述底座内设有驱动电路和光源,所述反光罩固定于底座下端且罩于该光源外。当然,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散热器,用于对工作中LED光源进行散热,保证LED光源不会由于过热烧坏元器件。而现有的这一LED投光灯,其驱动电路和光源均一起设于底座内,且由于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反光罩,故其散热器只能设于该底座上端。因此,简单来说,现有的LED投光灯的各零部件依次连接为散热器、驱动电路、光源、反光罩,其中驱动电路和光源设于底座内。所以不难看出,所述散热器对光源产生的热能进行散热的过程其实是经过驱动电路的,这不仅降低了对光源散热的效果,而且使驱动电路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减少驱动电路上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且可以使驱动电路远离光源从而提高驱动电路上各元器件使用寿命的LED投光灯。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投光灯,它包括内部设有光源的底座、设于底座上用于固定底座的安装架,以及固定于底座下端的反光罩,所述安装架与底座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反光罩与底座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电源盒,所述电源盒内设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光源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上设有导线管,所述导线管的一端与电源盒固定且连通,其另一端与底座固定且连通,导线管位于散热器上的部分贯穿所述散热器,所述导线管内容置有用于电连接驱动电路与光源的导线组。通过固定设置的导线管,可以使驱动电路与光源电连接的线路被置于导线管内,结构更紧凑且能保护线路免受外界风雨或者人为意外的损坏。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由若干平行的散热片组成,所述散热片为上小下大的片状结构,任意相邻两散热片的中间位置的垂面距离大于一端的垂面距离且小于另一端的垂面距离。通过两端垂面距离的改变,可以使流通的气流呈回旋气流,更利于空气对流,达到更高效的散热。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两端与中间部分圆弧过渡连接,且相邻两散热片之间均设有隔风板。通过隔风板可以将气流一分为二,从而更容易形成回旋前进的气流,便于散热。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LED投光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驱动电路设于散热器上端,使驱动电路远离了光源的高温区域,有利于延长驱动电路中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其次,散热器直接设于光源所处的底座上,因此散热效果更好,同时通过散热片位置和形状的变化,使气流呈回旋式的前进,更有利于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LED投光灯的等轴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LED投光灯中散热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1.1、光源,2、安装架,3、反光罩,4、散热器,4.1、导线管,4.2、散热片,4.3、隔风板,5、电源盒,5.1、驱动电路,B、第一垂面距离,C、第二垂面距离,D、中部垂面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LED投光灯,它包括内部设有光源1.1的底座1、设于底座I上用于固定底座I的安装架2,以及固定于底座I下端的反光罩3,所述安装架2与底座I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反光罩3与底座I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I的上端设有散热器4,所述散热器4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电源盒5,所述电源盒5内设有驱动电路5.1,所述驱动电路5.1与光源1.1电连接。所述散热器4上设有导线管4.1,所述导线管4.1的一端与电源盒5固定且连通,其另一端与底座I固定且连通,导线管4.1位于散热器4上的部分贯穿所述散热器4,所述导线管4.1内容置有用于电连接驱动电路5.1与光源1.1的导线组。参阅附图2所示,所述散热器4由若干平行的散热片4.2组成,所述散热片4.2为上大下小的片状结构,任意相邻两散热片4.2的中间位置的垂面距离大于一端的垂面距离且小于另一端的垂面距离。也就是说,该散热片4.2为一种薄片状导热片,整体呈平板状,其两端部分设有台阶,所述散热片4.2的前后两端,即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散热片4.2中间部分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述的散热片4.2为上小下大的片状结构是指,所述的散热片4.2靠近电源盒5下端面的厚度小于所述散热片4.2固定于底座I 一侧的厚度,即如图1所述的上下方向的上小下大。作为优选,所述各相邻两片散热片4.2的中部垂面距离D是等距的,同时本技术中的该散热器上的任意相邻两片散热片4.2的两端的垂面距离与中部垂面距离D均不相等,即当相邻两片散热片4.2的一端的台阶呈远离状态时其垂面距离小于中部垂面距离D,故命名为第一垂面距离B,与之相反的,当相邻两片散热片4.2的一端的台阶呈远离状态时其垂面距离大于中部垂面距离D时,命名为第二垂面距离C。也就是说,任意相邻两片散热片4.2的一端为第一垂面距离B时,其另一端为第二垂面距离C。从而使任意相邻两片散热片4.2之间的风道为一种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宽度变化,由此用于改变空气在相邻两片散热片4.2之间的前进形式,即又简单的直线前行改变为曲线前进。其工作原理是,由于相邻两片散热片4.2之间宽度的变化使空气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一个压差,由此使直线前进的空气转变为曲线前进,或者形成回旋气流。所述散热片4.2的两端与中间部分圆弧过渡连接,且相邻两散热片4.2之间均设有隔风板4.3。所述隔风板4.3为一块设于相邻散热片之间的挡板,所述隔风板4.3与散热片4.2平行,且该隔风板4.3到相邻两片散热片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隔风板4.3设于相邻两片散热片4.2之间且靠近第一垂面距离B所在的一端。另外,所述电源盒5的下端面与散热片的上端面贴合,通过相邻散热片4.2和电源盒5的下端面围成侧壁闭合通孔,也就是说,所述底座I的上端面、散热片4.2和电源盒5的下端面形成一个沿散热片4.2长度方向走向的风道,即附图2中E方向的走向,从而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当然,所述电源盒5的下端面与散热片4.2的上端面之间设有隔热层,从而防止风道内的热空气的热量传递到电源盒5上,影响该电源盒5内部的驱动电路5.1。以上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实行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投光灯,它包括内部设有光源(1.1)的底座(1)、设于底座(1)上用于固定底座(1)的安装架(2),以及固定于底座(1)下端的反光罩(3),所述安装架(2)与底座(1)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反光罩(3)与底座(1)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散热器(4),所述散热器(4)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电源盒(5),所述电源盒(5)内设有驱动电路(5.1),所述驱动电路(5.1)与光源(1.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投光灯,它包括内部设有光源(1.1)的底座(I)、设于底座(I)上用于固定底座(I)的安装架(2),以及固定于底座(I)下端的反光罩(3),所述安装架(2)与底座(I)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反光罩(3)与底座(I)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上端设有散热器(4 ),所述散热器(4 )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电源盒(5 ),所述电源盒(5 )内设有驱动电路(5.1),所述驱动电路(5.1)与光源(1.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上设有导线管(4.1),所述导线管(4.1)的一端与电源盒(5)固定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振武,来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前风振业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