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99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加热镜面辊、软辊Ⅰ、软辊Ⅱ和气缸;所述加热镜面辊设置在机架中上方;软辊Ⅰ两端通过气缸安装在加热镜面辊的水平前下方,软辊Ⅱ两端通过气缸以所述加热镜面辊为对称轴相对于软辊Ⅰ安装在加热镜面辊的水平后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提高纺织品、无纺布织品或纸张的质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过程省时省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光机,尤其涉及一种纺织、非织造、造纸业用的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
技术介绍
轧光机的目的是将纤维在混热条件下的可塑性将织物表面轧平或轧出平行的细密斜线,以增进织物光泽。经过轧光机处理过后原料的柔顺度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正常纺纱时又再次进行分梳,这样增加了分流次数,使原料的毛粒数量大大减少。常用的轧光机为双压型双辊轧光机,主要包括机架、加热镜面辊、软辊1、软辊I1、橡胶弯辊和冷却水辊,力口热镜面辊设置在机架中间,在加热镜面辊的上方设有一软辊I,在加热镜面辊的垂直下方设有一软辊II ;在加热镜面辊的垂直后上方设有一橡胶弯辊,在加热镜面辊的垂直后下方设有一冷却水辊;该双压型双辊轧光机可以对织物纺织品、无纺布或纸张单面进行连续二次轧光,但是此种双压型三辊轧光机存在以下缺点:1、此种双压型三辊轧光机利用软辊I和软辊II分别对加热镜面辊加压工作,加压过程中加热镜面辊所受冲击较大,特别是跳头时,易出现褶皱现象,导致纺织品、无纺布或者纸张的产品质量下降;2、任何一根辊需要维修时,机器需要全部停止工作,生产成本高;3、结构复杂,安装与维护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纺织品、无纺布织品或纸张的质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过程省时省力的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加热镜面辊、软辊1、软辊II和气缸;所述加热镜面辊设置在机架中上方;软辊I两端通过气缸安装在加热镜面辊的水平前下方,软辊II两端通过气缸以所述加热镜面辊为对称轴相对于软辊I安装在加热镜面辊的水平后下方。为方便生产,在所述软辊I和软辊II之间的垂直正下方的机架上设有导布辊。软辊I和软辊II为纤维辊、尼龙辊、橡胶辊或无级调压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将加热镜面辊移至机架的上方,并将软辊1、软辊II分别移至加热镜面辊水平方向的前、后方,由此使辊1、软辊II与加热镜面辊形成两个热轧点,加压过程中加热镜面辊所受冲击较小,特别是跳头时,加热镜面辊所受冲击力较小,产品不易出现褶皱,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加热镜面辊2、软辊I 3、软辊II 4、气缸5和导布辊6 ;所述加热镜面辊2设置在机架I中上方;软辊I 3两端通过气缸5安装在加热镜面辊2的水平前下方,软辊II 4两端通过气缸5以所述加热镜面辊2为对称轴相对于软辊I 3安装在加热镜面辊2的水平后下方,在所述软辊I 3和软辊II 4之间的垂直正下方的机架I上设有导布辊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织物经导布辊进入软辊I 3和加热镜面辊2之间,软辊I 3将织物推向加热镜面辊2,加热镜面辊2加压对织物进行第一次轧光,织物再进入加热镜面辊2与软辊II 4之间,软辊II 4将织物推向加热镜面辊2,加热镜面辊2再次对织物进行二次轧光,最后织物由出布装置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加热镜面辊、软辊Ⅰ、软辊Ⅱ和气缸;所述加热镜面辊设置在机架中上方;软辊Ⅰ两端通过气缸安装在加热镜面辊的水平前下方,软辊Ⅱ两端通过气缸以所述加热镜面辊为对称轴相对于软辊Ⅰ安装在加热镜面辊的水平后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双压区三辊轧光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加热镜面辊、软辊1、软辊II和气缸;所述加热镜面辊设置在机架中上方;软辊I两端通过气缸安装在加热镜面辊的水平前下方,软辊II两端通过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宏伟张广宽
申请(专利权)人:博路威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