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读写装置,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编程寄存器读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OTP寄存器读写装置包含:写控制器、读控制器与OTP寄存器。写控制器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尚未被编程过的设定地址内;读控制器读取OTP寄存器中存储的芯片标识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写控制器在将待写入数据写入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之前先检测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是否已被编程过,避免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段被重复写入,保护OTP寄存器不被损坏,同时以防原数据丢失。(*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编程寄存器读写装置
本技术涉及读写装置,特别涉及一次性编程寄存器读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嵌入式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产品的安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硬件设计,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产品本身的安全。为了保护芯片中的数据,越来越多的厂商在芯片内部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寄存器:0ΤΡ寄存器(One Time Programmable,—次性编程寄存器)。OTP寄存器是每位信息都是一次性写入,不可重写,掉电不丢失数据,可以反复读出数据。目前的OTP寄存器读写装置如图1所示,包含系统接口、读控制器、写控制器和OTP寄存器。系统接口用于接收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数据,并可以返回读取数据;写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数据写入OTP寄存器;读控制器读取OTP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并将读取数据输入到系统接口 ;系统接口将读取数据返回给用户。通常情况下,写控制器将接收到的待写入数据直接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如果上述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已经被编程过,那么上述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的数据段很可能会因重复写入而遭到损坏,且原数据也可能随之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编程(OTP)寄存器读写装置,使得避免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段被重复写入,保护OTP寄存器不被损坏,同时以防原数据丢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OTP寄存器读写装置,包含:写控制器、读控制器与OTP寄存器;所述OTP寄存器与所述写控制器和所述读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写控制器和所述读控制器相连;所述写控制器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OTP寄存器中尚未被编程过的设定地址内;所述读控制器读取所述OTP寄存器中所述设定地址内的数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写控制器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之前,可以由读控制器对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进行读取操作,并将读取数据输出给写控制器。写控制器可以通过读控制器对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数据的读取,得知该设定地址是否已被编程过,写控制器只能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尚未被编程过的设定地址内。这样,可以避免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段被重复写入,保护OTP寄存器不被损坏,同时以防原数据丢失。另外,本技术还包含合并器,该合并器用于对用户设定的值和厂商设定的值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扩展为512位比特的数据。由于合并器是现有的成熟器件,保证了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另外,本技术还包含系统接口,该系统接口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值和厂商设定的值,并可以向用户输出读取数据。由于系统接口是现有的成熟器件,保证了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可行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OTP寄存器读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OTP寄存器读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OTP寄存器读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写入OTP寄存器的芯片标识符的数据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OTP寄存器读写装置,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OTP寄存器读写装置包含系统接口、写控制器、读控制器与OTP寄存器。其中,系统接口用于接收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数据。系统接口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数据,并将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数据通过系统接口的输出端口输入到写控制器中。写控制器与读控制器相连,读控制器读取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写控制器将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之前,先由读控制器读取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并将读取数据输出给写控制器;写控制器检测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是否已经被编程过,如果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尚未被编程过,则写控制器将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如果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已经被编程过,则写控制器结束工作,不将从系统接口接收的待写入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已经被编程过的设定地址内,并通过系统接口发送错误报告,向上层系统软件报错。这样,可以避免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段被重复写入,保护OTP寄存器不被损坏,同时以防原数据丢失。OTP寄存器是通过电子熔丝e-Fuse、烧断laser或熔断fuse实现的,其中e_Fuse型OTP寄存器包含耦合电容型的e-Fuse寄存器、串联晶体管型的e-Fuse寄存器和电介质击穿型的e-Fuse寄存器。这些方式实现的OTP寄存器特点是只能一次性写入,不可改写,但是可以重复读出数据。读控制器读取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系统接口的输入端口接收读控制器输出的数据,并将读取数据通过系统接口的输出端口输出给用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写控制器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之前,先由读控制器读取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并将读取数据输出给写控制器;写控制器检测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是否已经被编程过,如果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尚未被编程过,则写控制器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设定地址内;如果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已经被编程过,则写控制器结束工作,不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OTP寄存器中已经被编程过的设定地址内。这样,可以避免OTP寄存器中设定地址内的数据段被重复写入,保护OTP寄存器不被损坏,同时以防原数据丢失。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OTP寄存器读写装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待输入数据的内容不限。而在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待输入的数据具体为芯片标识符Chip ID。本实施方式中的OTP寄存器读写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该OTP寄存器读写装置包含系统接口、合并器、写控制器、读控制器与OTP寄存器。其中,系统接口用于接收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数据。该数据是芯片标识符Chip ID。该Chip ID包含用户设定的值、厂商设定的值、其它自定义的值或其任意组合的值。系统接口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Chip ID,并将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Chip ID通过系统接口的输出端口输入到合并器中。合并器用于对用户设定的值、厂商设定的值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扩展为512位比特的数据,具体如图4所示:首先,系统接口将待写入到OTP寄存器中的由用户设定的值(图4中编号I)和厂商设定的值(图4中编号2)组成的Chip ID作为第一字段,如图4中的编号3 ;然后在上述第一字段后的第二字段存放停止位,如图4中的编号4 ;之后把上述第二字段后的第三字段作为为填充字段,该填充字段中的各比特位填充为0,如图4中的编号5 ;最后将第三字段后的第四字段作为指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编程寄存器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写控制器、读控制器与OTP寄存器;所述OTP寄存器与所述写控制器和所述读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写控制器和所述读控制器相连;所述写控制器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OTP寄存器中尚未被编程过的设定地址内;所述读控制器读取所述OTP寄存器中所述设定地址内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25 CN 201320664638.61.一种一次性编程寄存器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写控制器、读控制器与OTP寄存器; 所述OTP寄存器与所述写控制器和所述读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写控制器和所述读控制器相连; 所述写控制器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OTP寄存器中尚未被编程过的设定地址内; 所述读控制器读取所述OTP寄存器中所述设定地址内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器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写入数据是芯片标识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寄存器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标识符包含用户设定的值和厂商设定的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器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合并器; 所述合并器用于对所述用户设定的值和所述厂商设定的值进行合并,并将所述合并后的数据扩展为512位比特的数据;所述合并器的输入端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定的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陈煜,胡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创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