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56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凸轮结构复杂,易于损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凸轮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与电机相连接,连杆下端分支左右两端,从动件由两个滑轮组成,从动件固定于连杆下端,且两从动件之间有缝隙,凸轮外边缘呈凹形,从动件与凸轮凹槽表面相切,凸轮形状为不规则圆形,连杆上端连接笔尖加工设备的中上盘,从动件为轴承结构,机架中心孔为键槽孔或花健孔,从动件表面为橡胶外层。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法简单,连接牢固,生产效率高,耐磨损,设备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笔尖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装置。
技术介绍
凸轮通常作连续等速转动,从动件根据使用要求设计使它获得一定规律的运动.凸轮机构能实现复杂的运动要求,广泛用于各种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械装置中,自动加工设备,是一种高性能、高精度的全自动或半自动设备,笔尖加工需要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需要一个夹头定位加工,每一个夹头加工需要一个凸轮传递动力带动,此方法涉及多个凸轮,结构复杂,浪费资源,且凸轮耐磨性差,易于损坏,同时一个损坏耽误其他工序的进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的笔尖加工过程中凸轮易损坏的问题,该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方法简单,连接牢固,生产效率高,耐磨损,设备使用寿命长,更容易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整体保证运作过程中的连续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装置,包括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连杆下端分支左右两端,从动件由两个滑轮组成,从动件固定于连杆下端,且两从动件之间有缝隙,所述凸轮外边缘呈凹形,从动件与凸轮凹槽表面相切,凸轮形状为不规则圆形,所述连杆上端连接笔尖加工设备的中上盘;所述从动件为轴承结构;所述机架中心孔为键槽孔或花健孔;所述从动件表面为橡胶外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连接牢固,生产效率高,耐磨损,设备使用寿命长,更容易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图中1、凸轮;2、从动件;3、机架;4、高副机构;5、连杆;6、中上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装置,包括凸轮1、从动件2和机架3三个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4,所述凸轮I固定在机架3上,机架3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连杆5下端分支左右两端,从动件2由两个滑轮组成,从动件2固定于连杆5下端,且两从动件2之间有缝隙,所述凸轮I外边缘呈凹形,从动件2与凸轮I凹槽表面相切,凸轮I形状为不规则圆形,所述连杆5上端连接笔尖加工设备的中上盘6。两从动件之间没有接触,有效避免运作过程中一方出现故障,影响另一个,从而影响整个设备的工作,使生产效率高,两个从动件同时工作提高其耐磨性,使用寿命增长。所述从动件2为轴承结构。从动件2由于摩擦作用由凸轮I的转动带动可以旋转,减少以往只有连杆时对凸轮表面的摩擦损伤,提高凸轮装置使用寿命。所述机架3中心孔为键槽孔或花健孔。机架3课牢固固定凸轮,防止相对滑动。所述从动件2表面为橡胶外层。增加使用寿命,橡胶层易于更换,方便维修,结构简单。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装置,包括凸轮(1)、从动件(2)和机架(3)三个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固定在机架(3)上,机架(3)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连杆(5)下端分支左右两端,从动件(2)由两个滑轮组成,从动件(2)固定于连杆(5)下端,且两从动件(2)之间有缝隙,所述凸轮(1)外边缘呈凹形,从动件(2)与凸轮(1)凹槽表面相切,凸轮(1)形状为不规则圆形,所述连杆(5)上端连接笔尖加工设备的中上盘(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笔尖加工设备的凸轮装置,包括凸轮(I)、从动件(2 )和机架(3 )三个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I)固定在机架(3)上,机架(3)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连杆(5)下端分支左右两端,从动件(2)由两个滑轮组成,从动件(2)固定于连杆(5)下端,且两从动件(2)之间有缝隙,所述凸轮(I)外边缘呈凹形,从动件(2)与凸轮(I)凹槽表面相切,凸轮(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中普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