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44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涉及LED灯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LE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技术领域。LE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是在一透光的灯管本体二端设有开口,在此一灯管本体内部设有至少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在接近灯管本体二端开口的部位分别设有一被结合部,另有二独立的侧片组件,在各侧片组件一侧表面设有能结合在一般日灯具上的二导电柱,在各侧片组件另一侧表面设有能直接连结固定在前述被结合部上的结合部,且所述结合部是与前述二导电柱形成电连接,使前述日光灯具的外部电源得以经由导电柱、被结合部及结合部而直接导入电路板,藉以达到简化结构且便于组装、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LED灯管
,尤其涉及LE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L E D灯管结构,主要是在一透光的灯管本体上设有至少一开口,在此一开口外侧可套合一塞盖,且在各塞盖上设有多数与外部电源连结导通的接点;而在灯管本体内部则设有至少一电路板,此电路板上可依需要焊设有发光组件(L E D)及其它所需的电子组件(稳压电路),在前述电路板与塞盖上的各接点之间是以导线相链接,以将外部电源导入该电路板。如图1所示,是适用在一般日光灯具的L E D灯管结构,其主要是由一散热座1I及一透光罩盖I 2相对组成一灯管本体I,在所述灯管本体I二端设有开口,在各开口外侧可分别套合一塞盖2 O ,且在各塞盖2 O上设有二朝向灯管本体I外侧平行延伸的导电柱2 I,以便于插入日光灯具上对应灯座(图中不另绘出)的插孔内,以与外部电源形成导通,在灯管本体I内部设有至少一电路板3 O及一稳压电路模块(图中不另绘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稳压电路模块是设置在前述散热座11上预设的中空部位内),电路板3 O上可依需要焊设有发光组件3 I (LED),再分别以导线2 O I链接在二塞盖2 O的导电柱2I与稳压电路模块,以及以导线3 O I链接稳压电路模块与前述电路板3 O,使前述外部的交流电源得以经由导电柱2 1、导线2 O I而导入稳压电路模块,再由稳压电路模块将直流电源经由导线3 O I导入该电路板3 O。然而,上述结构在组装时,需先将组合完成的电路板3 O固定在灯管本体I内,然后以导线2 0 1 , 3 0 I连接在前述电路板3 O、稳压电路模块与塞盖2 O之间,最后将塞盖2 O组合固定在灯管本体I 二端的开口外侧;此种利用导线2 O 1、3 O I分别焊接电路板3 O、稳压电路模块与塞盖2 O的组合结构,除了加工上较为不便,容易影响组装效率夕卜,其焊接部位也容易因施工不当或外力作用而脱落,造成故障或接触不良的情形发生。有鉴于常见的长形L E D灯管结构有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 E 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该结构可有效简化组装程序、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 E 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该结构无需使用导线焊接链接,可避免因为焊接不良造成日后松脱的故障情形发生。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该结构可进一步简化组装,节省灯管本体内部所需的空间。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 E 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至少包括:一透光的灯管本体,具有至少一开口,在前述灯管本体内部设有至少一电路板,此电路板上设有一接近该灯管本体的开口的被结合部;至少一独立的侧片组件,在侧片组件一侧表面设有二凸出的导电柱,在侧片组件另一侧表面设有与前述二导电柱形成电连接的结合部,此结合部能直接连结固定在前述被结合部上,且使侧片组件与该电路板形成电连接。依上述结构,所述灯管本体在二端部分别设有一开口,且前述电路板在接近灯管本体二开口的部位分别设有一被结合部,所述灯管本体二端分别结合一侧片组件,各侧片组件的一侧表面设有二凸出的导电柱,侧片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设有与前述二导电柱形成电连接的结合部,前述二被结合部分别与二侧片组件的结合部相互链接固定。依上述结构,所述二侧片组件的导电柱能分别伸入日光灯具的二灯座内形成定位与电连接。依上述结构,所述被结合部为一插座,而前述结合部为一能插入该插座的插头。依上述结构,所述结合部为一插座,而前述被结合部为一能插入该插座的插头。依上述结构,所述侧片组件为一侧电路板,且在此一侧电路板上组设有电子组件。与以往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技术是在一灯管本体内设有至少一电路板,此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被结合部,另有至少一独立的侧片组件,前述侧片组件一侧表面设有可结合在一般日光灯具上的二导电柱,在各侧片组件另一侧表面设有与前述二导电柱形成电连接的结合部,利用此结合部直接与被结合部连结固定,同时使侧片组件与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因而可有效简化组装程序,提升生产效率。且由于其无需使用导线焊接链接,可避免因为焊接不良造成日后松脱的故障情形发生。再者,由于前述侧片组件可依需要为一电路板,且在各电路板上可直接设置所需的电子零件,因而可进一步简化组装,节省灯管本体内部所需的空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常见适用于一般日光灯具的L E D灯管端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构造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应用情形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2至图4所示,可知本技术的结构主要包括:灯管本体1、侧片组件2等部份,其中所述灯管本体I为一透光的管状体,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此灯管本体I是由二半圆形断面的散热座I I及透光罩盖I 2相对组合而成的一长形管状体,在前述散热座I I外周侧设有一平直的定位面111,以及具有较大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散热表面I I 2,前述定位面I I I 二旁侧各设有一定位槽I I 3,在散热座I I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114。透光罩盖I 2在二侧设有可嵌入定位槽I I 3内的钩部I 2 I,使前述透光罩盖I 2得以与前述散热座I I相结合,且在所述灯管本体I的至少一端设有开口。一电路板3是固定在前述定位面I I I上,在此一电路板3上焊设有发光组件3I (L E D)及其它电子组件3 2 (稳压电路),另在此电路板3接近灯管本体I开口部位设有一被结合部3 3,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前述被结合部3 3可为一具有插孔3 3 I的插座。侧片组件2为一片状结构体,在侧片组件2的一侧表面设有二导电柱2 I,侧片组件2的另一侧表面设有一能与前述被结合部3 3相连结固定的结合部2 2,在一个可行实施例中,此结合部2 2可为一具有凸伸导电部2 2 I的插头,且结合部2 2是与二导电柱2 I形成电连接。在实际应用时,所述侧片组件2可为一侧电路板,在此一侧电路板上可依需要组设所需的电子组件2 3,藉以减少电路板3相对所需的面积与空间,进而提升灯管本体I内部的空间利用效率。当组装时,可利用所述侧片组件2的结合部2 2 (凸伸导电部2 2 I )连(插)结在前述被结合部3 3 (插孔3 3 I)上,并形成适当的定位,且可依需要另在灯管本体I 二端部与侧片组件2之间设有黏着物质,使所述侧片组件2得以更稳固地结合在灯管本体I 二端部,且使侧片组件2与电路板3形成电连接;藉由此种直接(插接)组合结构,可有效简化该侧片组件2与灯管本体I之间的组装,并无需使用导线,以降低生产成本。请参图5所示,可知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可令前述灯管本体I的长度符合日光灯管的规格,且在灯管本体I 二端部分别结合一侧片组件2,各侧片组件2上二导电柱2 I是具有符合一般日光灯管二端部的尺寸结构;因此,在使用时,可将灯管本体I置在一日光灯具9二端部预设灯座9 I之间,并以二侧片组件2的导电柱2 I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至少包括:一透光的灯管本体,具有至少一开口,在所述灯管本体内部设有至少一电路板,此电路板上设有一接近前述灯管本体开口的被结合部;至少一独立的侧片组件,在侧片组件一侧表面设有二凸出的导电柱,在侧片组件另一侧表面设有与前述二导电柱形成电连接的结合部,此结合部能直接连结固定在前述被结合部上,且使侧片组件与该电路板形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 E 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至少包括: 一透光的灯管本体,具有至少一开口,在所述灯管本体内部设有至少一电路板,此电路板上设有一接近前述灯管本体开口的被结合部; 至少一独立的侧片组件,在侧片组件一侧表面设有二凸出的导电柱,在侧片组件另一侧表面设有与前述二导电柱形成电连接的结合部,此结合部能直接连结固定在前述被结合部上,且使侧片组件与该电路板形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 D灯管的端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本体在二端部分别设有一开口,且前述电路板在接近灯管本体二开口的部位分别设有一被结合部,所述灯管本体二端分别结合一侧片组件,各侧片组件的一侧表面设有二凸出的导电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泰
申请(专利权)人:昱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