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叠层体及自剥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2484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包含:具有来源于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的结构的发泡性粘着聚合物;或者通式(1)所示的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和粘接性树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叠层体及自剥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叠层体以及自剥离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具有自剥离性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有以下组合物。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43851号公报)中记载了,在高弹性的压敏粘接剂中配合了发泡剂的剥离性压敏粘接剂。记载了使用无机系发泡剂(碳酸铵等)、有机系发泡剂(偶氮系化合物等)作为发泡剂,进而将发泡剂微囊化了的热膨胀性微粒等。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于加热处理带来的发泡剂的膨胀或发泡而使粘接力降低。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66164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包含平均粒径18μm以上的热膨胀性微小球(微囊)的粘着层的加热剥离型粘着片。专利文献3~4(日本特开2001-2002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51940号公报)中记载了,将包含叠氮化合物的粘着材用于半导体制造工艺。专利文献5~8(日本特开2003-2318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7398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7399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231867号公报)中记载了,包含通过刺激而产生气体的气体产生剂的粘着材。作为气体产生剂,记载了偶氮化合物、叠氮化合物。此外,非专利文献1(杂志“高分子”59卷12月号(2010年)926~927页)中记载了UV感应型的耐热自剥离带。作为与具有梅尔德拉姆酸骨架的化合物等有关的现有文献,有以下文献。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公报2010/025983号小册子)中记载了,含有具有梅尔德拉姆酸骨架的聚合物的低释气的光致抗蚀剂。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9-227996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梅尔德拉姆酸的骨架的聚合物。非专利文献2(NATURECHEMISTRYvol2.March2010.p207~212)中记载了,具有梅尔德拉姆酸骨架的化合物通过热而产生乙烯酮和二氧化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438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6616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0023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151940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231871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173989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3-173993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3-231867号公报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公报2010/025983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9-227996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杂志“高分子”59卷12月号(2010年)926~927页非专利文献2:NATURECHEMISTRYvol2.March2010.p207~212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专利文献1~8所记载的技术在以下方面具有课题。偶氮化合物通过给予刺激而产生活性自由基种,因此作为基础的粘接材料由于活性自由基种而易于被分解。因此,分解了的粘接材料附着于被粘体(糊料残留),或在分解时易于污染被粘体。此外,叠氮化合物通过给予冲击也可容易地分解,而且如果分解开始则引起链反应,因此难以控制氮气放出。另外,与偶氮化合物同样地,叠氮化合物也可考虑到由活性自由基种的产生带来的问题。此外,无机系发泡剂、微囊由于不溶入到作为基础的粘接材料中,因此在剥离时有时残留于被粘物表面。另外,与这些自剥离型粘接剂有关的现有文献中并未记载梅尔德拉姆酸骨架的化合物。专利文献9、10、非专利文献2中并未记载将具有梅尔德拉姆酸骨架的聚合物用作自剥离型粘接剂的发泡性粘着聚合物的例子。本专利技术可如下所示。[1].一种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来源于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的结构的发泡性粘着聚合物。[2].根据[1]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由下述通式(1)表示,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12的芳基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R1与R2可以互相结合而形成环结构。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3与R4可以互相结合而形成环结构。R1、R2、R3、R4、R1与R2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和R3与R4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中的至少1个具有选自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吖丙啶基、硫杂丙环基、氧杂环丁烷基、硫杂环丁烷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砜基、羟基、羧基、酸酐基中的反应性官能团作为取代基。[3].根据[1]或[2]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性粘着聚合物包含粘接性树脂,所述粘接性树脂是介由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所包含的反应性官能团而结合于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4].根据[2]或[3]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所述发泡性粘着聚合物包含(a)和(b),(a):来源于R1、R2、R3、R4、R1与R2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和R3与R4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中的至少1个具有选自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中的反应性官能团作为取代基的、通式(1)所示的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的构成单元,(b):来源于(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构成单元。[5].根据[4]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所述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中,R1、R2、R3和R4中的至少1个为具有乙烯基作为取代基的苄基。[6].根据[1]~[5]的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而测定得到的玻璃化转变点为40℃以下。[7].一种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和粘接性树脂,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12的芳基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R1与R2可以互相结合而形成环结构。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3与R4可以互相结合而形成环结构。[8].根据[7]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苄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R3与R4互相结合而形成环戊基。[9].根据[7]或[8]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性树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而测定得到的玻璃化转变点为40℃以下。[10].根据[7]~[9]的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性树脂为丙烯酸系压敏粘接剂。[11].一种叠层体,其包含:基材;在所述基材上形成的包含[1]~[10]的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剥离层;和在所述剥离层上粘贴的被粘物。[12].一种自剥离方法,是使用了包含基材、在所述基材上形成的包含[1]~[6]的任一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叠层体及自剥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来源于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的结构的发泡性粘着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14 JP 2011-273692;2011.12.14 JP 2011-273681.一种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来源于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的结构的发泡性粘着聚合物,所述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由下述通式(1)表示,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12的芳基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R1与R2可以互相结合而形成环结构;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3与R4可以互相结合而形成环结构;R1、R2、R3、R4、R1与R2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和R3与R4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中的至少1个具有选自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吖丙啶基、硫杂丙环基、氧杂环丁烷基、硫杂环丁烷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砜基、羟基、羧基、酸酐基中的反应性官能团作为取代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性粘着聚合物包含粘接性树脂,所述粘接性树脂是介由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所包含的反应性官能团而结合于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所述发泡性粘着聚合物包含(a)和(b),(a):来源于R1、R2、R3、R4、R1与R2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和R3与R4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中的至少1个具有选自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中的反应性官能团作为取代基的、通式(1)所示的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的构成单元,(b):来源于(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构成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所述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中,R1、R2、R3和R4中的至少1个为具有乙烯基作为取代基的苄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所述发泡性粘着聚合物包含(a)和(b),(a):来源于R1、R2、R3、R4、R1与R2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和R3与R4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环结构中的至少1个具有选自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中的反应性官能团作为取代基的、通式(1)所示的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的构成单元,(b):来源于(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构成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所述梅尔德拉姆酸衍生物中,R1、R2、R3和R4中的至少1个为具有乙烯基作为取代基的苄基。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而测定得到的玻璃化转变点为40℃以下。8.一种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选自由2-乙基-2,5-二甲基-1,3-二烷-4,6-二酮、8-甲基-6,10-二氧杂螺[4,5]癸烷-7,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杉真一川崎登镰田润相田卓三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东赛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